苏世民那本书里到底说了些啥?

这两天那本苏世民的书热卖,各种大佬和这人热情互动,不少小伙伴让博主讲下他那本书到底是说啥的。

咱们先说这个苏世民到底是干啥的。

这人看名字还以为跟中国有啥关系,其实没关系,他真正的姓氏应该是“施瓦兹曼(Schwarzman)”,看这个姓氏,就能看出来这人应该是德国搬过去的,而且“Schwarz”在德语里就是“黑色”的意思,“Schwarzman”可以翻译为“黑人”,他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叫苏世民。

这人耶鲁毕业,跟布什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去了雷曼兄弟,对,就是那个2008年已经倒闭了的雷曼兄弟银行,不过在苏世民大学毕业那会儿,这个公司如日中天,他也在公司里顺风顺水,然后迅速升迁为银行合伙人,后来跟另一个人合伙,他名字里不是有个“黑”嘛,另外一个人名字里有个“石头”,所以新成立的公司就叫“黑石”。

这个黑石类似于这段时间美剧《亿万》里的那个公司,给富人,或者其他机构养老金投资。

大家可能不太明白这都是干啥的,其实我说几句大家就明白了,明白了他在干啥,大家再看他的书写了啥也就门清。

美国跟中国不太一样,比如消防员,每个月都拿出一部分钱,放到一个基金里,将来退休后用,但是如果单纯放在那里,不是有通货膨胀嘛,这个东西方同理,美元在过去七十年里损失了87%的购买力,如果你的钱三十年后花,也差不多损失没了。

所以就需要通过专业公司来打理,你把钱给某些对冲基金什么的,他们拿你的钱去投资,每年都有收益,争取跑赢通胀,等到你退休的时候,钱才能够你养老。

但是这些机构不是干义工的,他们也需要赚钱,一般叫“2%、20%原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我这里投资了一个亿,我要这一个亿的2%做管理费,明年给你赚了1000万,机构要拿走两百万,也是管理费。这些机构主要是靠这个赚钱。

由于金融机构经手的钱非常非常多,以至于他们稍微扒点皮,就是个天文数字,所以华尔街那些人都是金领,也好理解。

这也是为啥美国前段时间股灾,大家痛不欲生,因为大家的养老金什么的都在股灾中遭到了重创。

富人们面临的问题也一样,财富也会每年缩水,所以他们也急需有人帮他们打理。

苏世民和我们之前提到的达利欧,甚至我们熟知的索罗斯,都是做这个的,从富人和机构那里拿钱,然后再去资本市场上投资,赚到钱后拿管理费。现在这个苏世民从富人和养老金那里募集到多少钱呢?5000亿,这几乎是个天文数字了。后续大家看到说XXX管理着多少钱,千万别以为那是他自己的,他们自己可没那么多钱,他们主要是拿着别人的钱去投资。

这客观上就要求他们这些掌门人有两个技能:

1、拉客户;

2、投资赚钱。

我把“拉客户”放在前边,因为这个事情是最重要的,直接关系到那些金融机构的生死,因为手里的钱足够多,本身就能扭曲市场,而且如果钱多,某一笔投资亏了,还能从其他的项目那里赚回来,可以保证不下赌桌,而且有钱就可以雇佣牛逼人嘛,让牛人帮你干活。

这也是为啥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各个银行都快倒闭了,想混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政府贷款给各个银行,不过银行拿到钱后,依旧给那些雇员发了天价奖金,这事遭到了奥巴马的痛斥,不过痛斥归痛斥,大家都知道华尔街大佬们最关键的事就是留住人才。

也就是说,其他事都好说,可以交给别人去做,唯独拉钱这事,小钱手底下的人去拉,大钱领导自己去拉。

这就是为啥大家看那本《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主要内容都是给人打交道的,毕竟他的工作,更加接近“企业家”,而不是真去做金融,或者干脆点,就是个“中介”,那这本书其实就是教大家怎么做好一个杰出的中介从业人员,只不过他是盘踞在食物链顶端的中介。

看他的书吧,整体感觉是返璞归真,什么意思呢?

大家不知道有这么个感觉没,小时候家长告诉我们,要节俭,要诚实,要有信用,要坚持不要放弃。

等我们慢慢长大了,发现这些生活原则很难坚持,而且坚持了之后就跟个傻子似的,在社会上没法活。

但是等到人到中年,重新思考这类问题,又开始有了新的理解,比如如果真的一直坚持做一个有信用的人,估计能比现在走的更远,如果真勤俭持家,现在应该也能攒下不少钱,说不定房子都买两套了。还有很多放弃了的事,其实当初再坚持一下就好了。

看苏世民或者达利欧的书,其实都是这个体验,到了最后,返璞归真了,道理也就跟小时候老师们教的差不多。

比如:

做一个有韧劲的人,做事就要做到底;

注意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要诚实守信;

要信任别人;

坚持不懈地对别人推销你的产品;

帮别人就是帮自己;

不要拖延;

。。。。。。

嗯,基本都是用他自己的角度重新说了一遍那些小时候学到的古老教养,如果我要是刚大学毕业,我也不会相信他说的,不过慢慢做管理也有几年了,体会越来越深,开始真的相信“小胜在智,大胜在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