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唐陵下的子民

在中国陕西关中地区蒲城县由东向西经富平、泾阳、礼泉直至乾县共计六县渭北高原一字型排列着唐代的十八座陵墓。而陵墓前的各种石雕、石马、石人各不相同它们代表着当时年代的文化,每一尊石雕、石人、石马的背后都是一部历史故事。这些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石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洗礼,静静的矗立在今天的天空下。常年的风雨侵蚀、人为损毁,让他们本已沧桑的面容更添伤痕。据说:各陵之间主次关系不大,目前尚未发现有可循之规律。完全是根据风水需要选址。

唐代帝陵在中国帝王陵寝制度历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不仅汲取前世帝陵諸元素,而且对后代帝陵影响深刻。可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饱尝沧桑的唐陵保留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映照着李唐社会的重大变革,极富研究旨趣。毋庸置疑唐陵是各个朝代礼仪制度的典范,也是贵族官吏乃至平民墓葬各应遵循的最高标尺,与其他墓葬一起反映出社会的等级秩序。帝陵的排列、陵园的布置、建筑石刻的样式。以及背后的丧葬观念、习俗、礼仪、制度,甚至带有个性化的奢华与节俭,都直接影响着一个时代各类墓葬的基本面貌和演变。而高大的封土山峰,宏伟的陵园布局,屹立的石刻象生,形成物化的礼法标示,在人们无法抹去的视野和常规的祭奠活动中宣示着后人。

帝陵是礼仪和制度的集中体现。帝王葬身之地被视为江山社稷的象征,欲图皇权永固,皇家陵寝的风水被认为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帝陵是王朝的兴衰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缩影。帝王陵寝占地规模之大,耗费之巨,直接反映当时经济状况。帝陵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农业机械无法使用。一千三百年来住在唐陵下的农民一直沿用最原始的方式从事农耕生产。尽管如此,唐陵下的守陵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无论谁家的老人去世也都埋在这里,一代一代他们不敢忘记祖宗,坚守在这里、守护在这里、防止贼人盗墓,平日里他们打扫陵墓,巡山放牧。在陵墓周边的沟沟坎坎种一些庄稼、蔬菜维持生活。一部分人走出了山里,然守陵人仍坚守在这里,他们是永远埋于黄陵之下的皇帝最忠实的子民。

001.大唐十八陵--唐高祖李渊---献陵

002. 大唐十八陵--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003. 大唐十八陵--唐高宗李治---乾陵(与女皇武则天合葬)

004.大唐十八陵--唐中宗李显---定陵

005.大唐十八陵--唐睿宗李旦---桥陵

006. 大唐十八陵--唐玄宗李隆基---泰陵

007.大唐十八陵--唐肃宗李亨建陵

008.大唐十八陵--唐代宗李豫---元陵

009. 大唐十八陵--唐德宗李适---崇陵

010. 大唐十八陵--唐顺宗李诵---丰陵

011. 大唐十八陵--唐宪宗李纯---景陵

012. 大唐十八陵--唐穆宗李恒---光陵

013.大唐十八陵-- 唐敬宗李湛---庄陵

014. 大唐十八陵--唐文宗李昂---章陵

015.大唐十八陵--唐武宗李炎---端陵

016.大唐十八陵--唐宣宗李忱---贞陵

017. 大唐十八陵--唐懿宗李漼---简陵

018. 大唐十八陵--唐僖宗李儇(xuān )---靖陵

019.顺陵 (唐武则天母杨氏陵寝)


邓海,生于1958年6月,大专学历,陕西省兴平市人、自由职业摄影师。从事摄影30多年,擅长民俗题材摄影创作,作品先后在《摄影世界》、《大众摄影》、《人民摄影报》、《中国摄影报》等报刊发表,在省市及全国摄影比赛中270多次获奖。
2001年2月被陕西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
2011年7月获第三届中国数码摄影师提名奖。
2012年获陕西省现代摄影协会“创作奖”。
2014年 获陕西省文联第三届“陕西摄影奖”。
2015年“远古的梦”入围 “侯登科”全国纪实摄影展。
2015年出版专著《木轮车记忆》一书。
2015年“木轮车记忆”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
2016年“木轮车记忆”参加《首届中国三门峡白天鹅;野生动物国际摄影大展》。
2016年《公益光影助学工程》聘为该工程的形象大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