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琳:乡村行记
山水之情,花草之性,土屋之筑,全真全裸,没有许多作态,也无需包含。寂静的乡村,阳光洒落,悠闲生活,常态习惯。
周末随朋友一起,计划寻找历史建筑的痕迹,无意中走到阳新某山脚下的山村.这里没有轰轰烈烈,但有自我闲情;无需匆匆忙忙,也无需忙忙碌碌。有灿烂阳光,有家常闲聊,有针线活和自己的小农活,有安逸和谐。留守的孩子,在村子中玩耍,玩他们的简单的童年,玩没有父母守护的孤独留守。
我们在行走,我们用愚笨的镜头,记录下他们一点点的生活。
灿烂阳光照进山坳,仿佛拧开了天空的照明灯,光芒四射,远山在呼唤………
这里是湖北阳新山区里面很普通的一个乡村,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变得像温暖的暖色调。
远山的绿浪,近房参差,灰砖的庄严,红砖的新潮,泥土的陈旧,聚会在村子的中央。
斑驳的梯墙上,养殖业的食物,是最耀眼的广告。
简陋的副食店,他们的商品很简单,但却获得了最纯粹的生活。
“油面”风采。洁白如丝,晒架如墙,如冬天暖阳般的光线条!
夫妻合奏美好的“丝弦”。
她纯真可爱,油面架子下,她的乐园!
祠堂有操场还有乒乓球台、小图书馆,也是孩子们的小乐园。
书籍对孩子们是一种快乐的吸引。书籍不丰富,农业种植科普书籍占多数。寻得一二本儿童书籍如开心之喜悦。(这里缺少儿童书籍)
这位老人是村子里年纪最长者,他吃着低保,去年破旧的泥土房子垮了,和老伴搬到村里安排的这里。生活虽然困难,但在他96岁的肌肤上看不到一点沧桑,他非常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老人的女儿头发也已花白,他们有自己的简单生活!
孩子们没有游戏机、电玩城,孩子们也没有牛奶、面包,但他们依旧过得无忧无虑,
对于我们这些带着相机来到村子的人,孩子多少有些奇怪。
人们或许不需要很多的文娱活动,但是他们懂满足、懂分享、懂生活,再平淡的日子也能开出花来。
左邻右舍比亲人还热情,一块空地,无忧无虑。
阳光和摇篮曲中,与孙儿同小息。
手巧的妇女,做点手工棉袄和棉鞋。
小院人禽相融。
简陋也是生活,灶台、小桌、木柜,簸箕,一粥一饭,这样也有幸福的春秋,因为懂得生活。
虽然有自来水,人们还是喜欢聚到池塘边洗菜洗衣。聊天,是沟通的一种方式。
她们长大了,她们爱着这块土地,但土地满足不了她们的追求,她们会暂时离开这里。
冬日古房枯树,更显苍凉。
曾今的泥土辉煌,如今已变历史残痕。
墙壁上的墨迹,是祠堂中的文化遗产。
墙外的雨棚,摩托车的车库!
模范的住房,有灯照耀!
社会在进步,也在发展;农人们的生活,依然延续着传统,年轻人出去打工,孩子老人留守。村子每天很安静,我们的到来,他们感觉稀奇,因为我们是路人甲。
大山,隔住了人们与外的沟通,也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高速路的修建,在未来会改变这里的一切。 2016-11-29
蒋晓琳,男,50岁,湖北黄石人。从事摄影5年,摄影的宗旨是,将镜头对着身边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