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民族的魔幻漂流: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方向和特点

提到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大迁徙,人们总会下意识地想到由汉族人口主导的“闯关东”、“走西口” 和“下南洋”(拓展阅读:)。实际上,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人口迁徙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特点更明显。他们“出东北”、“入中亚”甚至“进欧洲”,对中国甚至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大多是游牧民族,均过着迁徙不定的游牧生活。诸如匈奴“随畜牧而转移”、“逐水草迁徙”,柔然“冬则徙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突厥“随逐水草,不恒厥处”的记录,在中文史料中可谓比比皆是。

那么问题来了,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都有哪些特点?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回鹘具装骑兵想象图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流动迁徙,主要有两大方向:一是由东向西迁徙,二是由北向南迁徙。

由东向西流动迁徙的民族,主要有月氏、乌孙、匈奴、鲜卑、吐谷浑、柔然、突厥、回鹘、蒙古等族。他们或举族流动迁徙,或部分流动迁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远迁至海外其他诸国。

由北向南流动迁徙的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突厥、蒙古等族。不过,尽管由北向南的流动比较频繁,但多以“局部流动”为主,几乎很少有举族迁徙的记录。这些迁徙至内陆的北方民族人众,基本都融入到了北方汉族或其他民族当中。

6世纪-7世纪初期的突厥汗国

纵观中国历史,由东向西方向流动迁徙的主要代表有大月氏、北匈奴、吐谷浑、西迁的土尔扈特部以及“戍边”西迁的锡伯族。

1)月氏

月氏是我国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在匈奴崛起以前一直居于河西走廊和祁连山一带,亦称“月支”“禺知”,司马迁称其为“行国也,随畜移徙,与匈奴同俗”。

公元前1世纪的西域诸国

一直以来,月氏与匈奴“势如水火”,有着非常深的矛盾。因为不堪匈奴侵扰,月氏不得不频繁西迁。

公元前206年左右,匈奴冒顿单于(?—前174年)击败月氏,大部分月氏部众不得不从今甘肃西部地区,西迁至今新疆东部地区。文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左右,冒顿单于派右贤王领兵西征,再次击败月氏,迫使月氏再次西迁。

前元六年(公元前174年),匈奴老上单于(?—前161年,冒顿单于之子)再次击败月氏,并全面控制了整个西域地区。溃散的月氏部众不得不再度西迁。学界普遍认为,迁徙至伊犁河流域的月氏部众为大月氏,“其余小众不能去者,保南山羌,号小月氏”。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的小月氏人最终与当地各民族融为一体。

匈奴故地

文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61年)左右,与大月氏人有着杀父之仇的乌孙(《汉书》记载,乌孙“其形最异,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王猎骄靡(生卒年不详)率部西进,击败大月氏,并留居伊犁河流域。

大部分大月氏部众不得不离开伊犁地区,又双叒叕一次向西南方向迁徙;留在伊犁河流域的一小部分大月氏部众,选择向乌孙臣服,并与当地各民族逐渐融合为一体。

西迁的大月氏经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越过锡尔河后,到达今河中地区,“遂都妫水(今阿姆河)北,为王庭”。大月在20年后,他们越过阿姆河﹐“西击大夏(即位于阿姆河上游一带的巴克特里亚王国)而臣之”﹐并以大夏的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尔赫)为都城﹐使之成为“属国”。

史载“(大月氏)控弦者可一、二十万”,“地肥饶”、“志安乐”,俨然已成为中亚一大强国,彻底离开了古代中国。

汉武帝时期的大月氏

约在公元1世纪上半叶,大月氏的贵霜翕侯(xī hòu,月氏官名)丘就却(?—约公元75年)统一了大月氏诸部,最终创建了贵霜王国。

鼎盛时期的贵霜王国,疆域西起伊朗边境,东至恒河中游,北起锡尔河、葱岭、南至纳巴达河,一度被视为欧亚四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帕提亚帝国)并列。

进入公元3世纪,贵霜帝国日期衰弱,并分裂为若干个小国。到了公元4世纪,东印度的笈多帝国(约320年—约540年)兴起,位于西北印度的贵霜诸王公的残余势力,处于笈多帝国的控制之下;北方嚈哒(yàn dā,居于欧亚大陆的游牧民族,有白匈奴之称)的持续武装攻击,更让风雨飘摇的贵霜王国雪上加霜。学界认为,大约在公元425年前后,大月氏在当地建立的最后一个小国,最终为嚈哒所灭。

巅峰时期的贵霜王国

2)匈奴

战国时期,匈奴人主要活动于燕、赵、秦以北地区。秦汉之际,冒顿单于统一匈奴各部,统治大漠南北地区。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下附汉的称为南匈奴,留居漠北的称为北匈奴。

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北匈奴被东汉和南匈奴组成的联军击败。汉军的最高统帅窦宪,特意在燕然山(今杭爱山)刻石记功(碑文是班固所写),这就是“勒石燕然”的由来。两年后,北匈奴遭受最后一击,“北单于逃走,不知所在”。至此,北匈奴便在中国的史料中彻底消失了。

“勒石燕然”碑刻

原则上,北匈奴残余只能往西迁徙,事实上也是如此。客观地说,他们的西迁经过了较长时间。

北匈奴西迁的第一站,是乌孙(国)部众游牧的伊犁河流域,留居时间约为91—160年。东汉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北匈奴大部继续西迁,部落中的部分部众留居于故地,最终与当地的乌孙人、高车人同化融合,自成一国,即史料中的“悦般(pan)国”。

南北朝时期, 悦般国是西域地区不可小觑的豪强之一。《北史·西域传》记载,悦般国“地方数千里,众可二嚈哒十余万,凉州人犹谓之单于王”。在与北魏和柔然争锋的战争中,他们一开始与柔然交好,但不久便反目成仇,最终与北魏结为盟友,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

魏西戎校尉府 焉耆镇 北凉 龟兹 于阗 疏勒 乌孙 悦般等国(南北朝)

北匈奴西迁的第二站是位于中亚的康居地区,留居时间约为160—260年。据《后汉书》记载,康居国的西南都城与安息(帕提亚帝国)相邻,东南与贵霜王朝接壤,北部的奄蔡国和严国为其“属国”,是当时人口较多、势力较强的中亚国家,自锡尔河下游至吉尔吉斯平原是其疆域的中心地带。

实际上,匈奴郅支单于(?-公元前36年)早在公元前44年前后,就曾率部进入康居并一度控制了该地区,但很快便被汉朝击败。一百多年后,北匈奴势力卷土重来,再次占据了康居。遗憾的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史料记载,北匈奴人在康居的具体活动,成为了“历史之谜”。

汉武帝时期的康居

光阴似箭,到了公元四世纪,一股让整个欧洲闻之色变的东方神秘力量,突然出现在了欧洲人的面前。这支力量的首领,正是有着“上帝之鞭”的“匈奴大帝”阿提拉(公元406年—公元453年)。那么问题来了,这位“匈奴大帝”,是不是北匈奴的后裔?

阿提拉画像

坦诚说,基于当下的史料记载,没有人能证明阿提拉“一定是北匈奴的后裔”,但也不能证明“他跟北匈奴没有任何瓜葛”。不过,有趣的语音学学,或许能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最早提出“地心说”的古罗马地理学家托勒密(约90年—168年),在其大致撰写于公元150年的巨著《地理学》中,提到过一个栖身于里海北岸的游牧部族“Xouvol(读音类似于“匈沃”),这应该是西方关于“匈人”的最早记载。

托勒密(约90年—168年)

实际上,西域的于阗国,曾用“Huna”(音近“忽纳”)一词来指代周边的游牧部族;在亚美尼亚文中,也用“Honk”一词指代一些游牧部族的居民。

在一封粟特人(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带)的来往信件,曾提到了匈奴裔首领刘聪(?—318,汉赵第三位皇帝)率兵包围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的事情。信中,作者将包围洛阳的汉赵军队称为“Xwn(发音与“匈”非常相近。)”,

一言概之,从公元150年左右至公元300年前后,欧亚大陆上存在着一个被称为“匈”的部族,其活动范围从中国洛阳一直延展到今里海北岸。

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

进入四世纪下半叶,一个被西方称为“Huns(匈人)”的神秘武装力量,突然出现在了世界历史的舞台上。他们在战胜了高加索北部的阿兰人后,又迅速击溃了居住在第聂伯河以西的东哥特人。

376年,他们开始向日趋衰微的罗马帝国发动了进攻,并于两年后大败罗马皇帝瓦伦斯,严重动摇了罗马的统治根基。此后,匈人逐步征服了北方的各日耳曼部落,夺取了潘诺尼亚平原。由此,起自黑海至多瑙河以北的大片地土,尽入匈人之手。

380-453匈人入侵路线

434年左右,阿提拉崛起,匈人势力变得愈发强大。大约在435年左右,阿提拉对南罗斯和波斯萨珊王朝发动了一系列的突袭,并将目光投向了拜占庭(东罗马)帝国。阿提拉不仅要求东罗马缴纳更多的贡税,并不断插手其外交事务。显然,东罗马根本无法满足阿提拉“天马行空”的“需求”。

441年,阿提拉向拜占庭宣战,并大肆洗劫巴尔干半岛。442年,他被东罗马的阿斯帕尔将军阻截于色雷斯地区,不得不选择后撤。443年,匈人攻到东罗马首都君士坦丁堡城外,东罗马全军覆没,不得已签城下之盟,与匈人订立和约。

在阿提拉的带领下,匈人的疆土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

阿提拉势力的最大化阶段

这就是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给出的可信度比较高的历史。但是,“匈奴=Xwn=Huna=Honk=Xouvol=Huns=匈人?”换言之,中国“匈”和欧洲“匈”的渊源到底有多深,只依靠语音学恐怕很难给出答案。或许,我们可以猜测,无论是Xwn、Huna还是Honk,大概率指的是“某一地域内以游牧为生的部族的总称”。

拓展阅读:

3)吐谷浑

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其先祖最早游牧于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吐谷浑”原为人名,即鲜卑慕容氏单于慕容涉归(?—283年)的庶长子慕容吐谷浑(约245年—约317年),治下大约有1700户。

西拉木伦河

慕容涉归去世后,其嫡子慕容廆(269年—333年,前燕奠基人)继任单于。一开始,二人还维持着比较好的关系。不过,由于慕容廆屡受外部挑拨,二人关系渐次疏远,一度因为“马匹互咬”的琐事而产生争执。事后,慕容廆尽管主动致歉修好,但慕容吐谷浑认为二人嫌隙已生,决心求去。

公元283年,慕容吐谷浑率所部1700户西迁到内蒙古阴山。大约在313年左右,他又率部从阴山南下,经过河套南部,度过陇山,到达袍罕(今甘肃省临夏市),“自为君长”。公元317年,慕容吐谷浑逝世,享年七十二岁,其长子慕容吐延继位。

公元329年,吐延被羌人酋长姜聪刺死。临终前,吐延嘱咐长子叶延“速去保白兰(大致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缘)”。叶延继位后,在沙州(今青海省贵南县穆克滩一带)建立慕克川总部并以吐延为氏,以吐谷浑为姓、族姓及国号,并设置司马、长史等官职。

从此,吐谷浑由人名转为姓氏和族名,到5世纪中叶,吐谷浑已成长为我国西陲的一股强大势力。

梁 东魏 西魏和吐谷浑等国(546年)

隋朝统一中原后,吐谷浑与隋朝时战时和,领地也一度被隋军攻占。唐朝初期,吐谷浑与唐朝保持着友好往来。贞观九年(635),吐谷浑为唐军击败,旋即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部以鄯善为中心,后归附吐蕃;东部居伏俟城(今青海湖西共和县铁卜卡古城),归附唐朝,与唐结成“舅甥之国”。

高宗龙朔三年(663),吐蕃出兵灭亡吐谷浑,吐谷浑末代统治者诺曷钵(?-688年)率领残部逃到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

安史之乱后,盘踞于河西和灵州一带的吐谷浑人,一部分加入唐军,另一部分在吐蕃的进逼向东迁入盐(治今陕西定边县)、庆(治今甘肃庆阳县)和夏州朔方县(治今陕西靖边县东,于此置宁朔州)等地。12世纪后,部分河东吐谷浑人重返甘、青故地,大都融合到当地汉族或其他民族之中。

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前室壁画——牵马迎宾图

4)蒙古土尔扈特部和锡伯族

土尔扈特部原游牧于塔尔巴哈台西北的雅尔(今新疆塔城西北及俄罗斯境内的乌拉尔扎地区),1628年,首领和鄂尔勒克因与准噶尔部首领巴图尔珲台吉不合,遂率其所部及部分和硕特、杜尔伯特部众,于17世纪30年代,向西迁至当时人烟稀少的伏尔加河下游地区。

后因受到沙俄的侵扰和欺凌,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初离开伏尔加河流域,历尽千难万险后回到了祖国。没能西迁的土尔扈特人继续留在伏尔加河流域,最终成为俄罗斯国家的一部分,即“卡尔梅克人”。

了解更多:

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根据史料记载,锡伯族(大概率)是鲜卑后裔之一。他们一直留在大兴安岭地区,过着渔猎生活。元(北元)明时期,锡伯族人一直受蒙古科尔沁部所统辖,如明朝史料中就有“(锡伯人)科尔沁之奴,为科尔沁纳贡奴役”的记录。

在锡伯族历史上,有四次较大规模的流动迁徙。

  • 第一次:将锡伯族人分别迁住于齐齐哈尔、吉林乌拉和伯都纳新建的木城;
  • 第二次:从1699年至1701年,把这一地区的锡伯族人迁至北京、盛京(沈阳市)以及盛京所属的地区;
  • 第三次: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从东北锡伯族官兵中挑选千余人,连同家眷一起派往新疆伊犁地区,进行驻防屯田;
  • 第四次: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官方从锡伯族人里选出千余名官兵,迁至云南边塞地区驻防。

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第三次“戍边西迁”。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为加强新疆防务,清廷又从盛京及其所属诸城的锡伯族官兵中,抽调1016名年富力强者,连同家眷3275人,一起迁到新疆伊犁,屯田戍边。现在新疆各地的锡伯族人,就是他们的子孙后代。

了解更多:

锡伯西迁路线示意图。绘/关捷,来源/关伟:《略论锡伯族西迁及其历史贡献》

历史上由北向南流动迁徙的北方少数民族代表,无疑是乌桓。

乌桓是我国古代东胡系统的民族之一,秦汉之际活动于饶乐水(今西拉木伦河)一带。汉朝初期,东胡被匈奴击败,部众离散,乌桓余部退至乌桓山(今大兴安岭山脉南端)一带,并“引以为号”。

西汉时期的乌桓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朝大破匈奴,并将乌桓迁移到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东南)、渔阳(治今北京密云西南)、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辽西(治今辽宁省义县西)、辽东(治今辽阳市城区)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乌桓乘“匈奴转北徙数千里,漠南地空”之机,南迁至塞内辽东、辽西、右北平、渔阳、代、雁门、太原及朔方等郡,即今东北的大凌河下游、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与中部以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牧。

东汉末期,乌桓卷入进了中原地区的争斗。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曹操亲自出征,攻破乌桓,《后汉书-乌桓传》记载,“(曹操)首虏二十余万人”。战胜乌桓后,曹操将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部众迁至邺城附近诸郡或蓟县(今北京市西南)、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一带。随着时间的推移,乌桓部众逐渐被汉、鲜卑、铁勒等族同化。

《观沧海》主题绘作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流动迁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跨度大

要论跨度之巨,无疑是北匈奴的西迁。他们从蒙古高原出发,经过伊犁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最远甚至落脚至欧洲多瑙河流域(当然,匈人是否是匈奴后裔,还有待讨论)。

除了北匈奴和前面提到的月氏、吐谷浑等族外,作为西突厥别部的沙陀,其迁徙跨度也很大。沙陀原本居于金娑山(新疆博格多山或尼赤金山)以南,新疆东北巴里坤湖以东地区。贞观年间(627—649),不断有沙陀首领率部众归附唐朝。

(沙陀)沙陀人画像

安史之乱后,沙陀先依附回鹘,后又降吐蕃。元和三年(808),沙陀首领朱邪为吐蕃所败,其子朱邪执宜率余部近万人到达灵州(今宁夏灵武)后降唐。唐朝将沙陀降众安置在盐州(今陕西定边),并设阴山都督府,委任朱邪执宜为兵马使,“为市牛羊,广其畜牧,善抚之”。随着时间的推移,流散各处的沙陀相继投奔,势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元和四年(809)六月,“朝议以沙陀在灵武,迫近吐蕃,虑其反复,又部落众多,恐长谷价”,令沙陀举军前往河东。河东节度使范希朝“选其骁骑千二百,号沙陀军,置使以统之,而处其余众于定襄川”(今山西忻县一带);朱邪执宜与部众则居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号“阴山北沙陀”。

一言概之,原本居住于新疆的沙陀,经甘肃,过宁夏,转陕西,最后抵达山西,迁徙跨度也非常大。

拓展阅读:

五代后唐、后晋、后汉的建立者李存勖、石敬瑭和刘知远,都是沙陀人

2)阶段性

客观地说,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迁徙,都不是一次性完成迁移全流程的。

  • 乌孙先从今河西走廊西迁到伊犁河流域,后又西迁到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南北朝时期在东部柔然的攻击下,再次西迁到葱岭一带;
  • 大月氏西迁中亚也经历了不同阶段,先由甘肃迁到新疆,然后迁到中亚阿姆河流域;
  • 乌桓迁徙也具有阶段性特点,先南迁退保乌桓山,然后迁至五郡塞外,一部分又塞内。

丝绸之路示意图

3)多向性

总的来说,中国的北方少数民族主要沿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两大方向迁徙,但就具体而言,往往是多向流动的。如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回鹘在内乱、外患和天灾的重压下,诸部溃败,“散奔诸蕃”。

有的西迁到今新疆和今甘肃境内,有的向迁徙到西南方的吐蕃,有的南下迁徙到云州(今山西大同一带)、朔州(今山西朔县一带)西到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乌加河东岸)一带。

拓展阅读:

喀喇汗王朝和高昌(西州)回鹘,都是原回鹘汗国的分支

4)艰难性

坦诚说,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迁徙,基本是都伴随着内乱、自然灾害或外敌入侵等极端情况。因此,整个迁徙过程都是比较艰难的。以唐朝突厥为例:

  • 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在乙毗射匮可汗“遣兵追逐”、“不常厥居” 的情况下,“率(领)其部落内属”;
  • 武则天时期,西突厥十姓部落屡遭后突厥默啜可汗的侵略,“死散殆尽”,余下的六七万人随阿史那步真之子斛瑟罗“徙居内陆”。

阙特勤碑

实际上,关于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迁徙问题,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问题值得探索和研究。比如:

  • 北方匈奴和西方“匈人”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 少数民族在长时段的迁徙过程中,民族文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 少数民族在迁徙过程中,与其他民族通婚情况如何,少数民族对迁入地是否适应?
  • 已迁徙的少数民族与“后来者居之”的其他民族之间,是否存在交流与互动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考古技术的发展和学者们的不懈努力,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实现新突破,一些认知上的分歧也会逐步达成共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