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行:寻访蓬安广兴场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去年春节回王家场的时候,寻访了一下蓬安广兴场。这广兴场啊,与王家场接壤,是我外婆的娘家,小时候常常去玩。
据度娘介绍,这地方现在叫睦坝镇,位于蓬安县西北部,东北隔嘉陵江与平头、石梁乡相望,南靠巨龙镇和高庙乡,西北以西河为界与南部王家场接壤,省道204线跨境,距县城28公里。睦坝乡西边、西河东岸,有广兴场而得名广兴乡。清嘉庆年间广兴场毁于战火,后迁建集市于大坟包(现址睦坝乡),乡以场得名。明初编户睦坝里。清道光三年(1823),设西乡广兴场团。清光绪二十年(1894),广兴场仍为西乡4团之一。民国2年(1913),设广兴乡。1950年,建立广兴乡人民政府,属四区盘龙管辖。1952年,分为广兴乡和大观乡。1955年,合并为广兴乡,属金溪区管辖。1958年,成立火箭人民公社,为原南充地区最早成立的公社。1959年,恢复广兴公社。1961年,复为盘龙区管辖。1967年,改为火炬公社。1969年,成立广兴公社革命委员会。1981年,更名为睦坝公社。1983年,撤社建睦坝乡。最近一轮撤乡并镇时更名为睦坝镇。
在王家场转了一上午,后来碰见一个社区工作人员,在他的回忆下帮助我们找到了老家的位置猪市坝。猪市坝位于正街背后西河与小河沟的交汇处,站在这里可以看见小河沟对面的蓬安广兴场。
现在西河渠化后,小河沟也跟着沾了光,记得小时候可以一脚跨过去,现在的河面比过去宽多了。
河对面的平坝上有一个祝家大院,是我外婆的娘家,他的四个兄弟都住在那个院子里。小时候我站在猪市坝里就可以一眼看见,现在我用600的长焦镜头拉过来,也看不见了,因为这个平坝上已经修满了房子。
印象中这个小河沟上原来有一个石拱桥连接两个场镇,好像不能过汽车,当然那个时候王家场也没得公路。
现在小河沟上的石拱桥已经变成了钢筋混凝土大桥了,汽车也可以在上面跑。
午餐后我们步行来到了桥头,桥的两头都正在修房子,房地产大潮也席卷到了这些偏僻的场镇。
这些地方居然还有中美合资的企业,想想也挺有意思。
过了桥,一条似乎被我遗忘的街道呈现在眼前。掐指一算,我已经快50年没到这个地方来过了。当年街上的泥结石路面已经变成了水泥路面,当年街两边的小青瓦房子也变成了川内乡镇常常可见的那毫无特色的楼房。
虽然已经临近元宵节,但街上还是冷清清的。
终于在街上碰见了一户开着门的人家,与他们闲聊了一会儿,才知道这广兴场早就改成睦坝乡了,但乡政府依然没有设在这场上。
钻进一栋陈旧的青砖大楼房,从里面残存的遗物看,应该是一座废弃的酒厂。
也许这些楼房都是散落在这老场上的国有资产吧。
看见街上还有一个诊所,知道了这条街叫肉市街。我想既然是肉市街,当年那个食品站应该距这里不远。
一打听果然就是对面这房子,小院的门锁着没法进去。这个食品站给我留下的记忆太深刻了,在那食物匮乏的岁月,这里可是大家向往的地方呵。当年我的那些表叔们常常在这里做零工,帮助食品站熬骨油,剔渣子肉。做完活路后,他们也可以在这里买一些骨油和渣滓肉,还要给我们家送一点过来,大家就可以打个牙祭了。
从食品站过来,走进一个农家大院儿,总觉得这个院落好熟悉哟。
继续往里面走,终于记起了,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常常来玩的祝家大院吗?
五十年过去了,这个大院儿除了有点破落,基本的格局还是没有变。
墙上还挂着小时候十分熟悉的筐,那是表叔们到王家场赶场卖菜时用的菜筐,他们有时候会留下一点菜送到我们家里来。
这时候正中那间房的大门打开了,那是当年二舅公家里的房子。
房里走出一个老人,我一眼就认出她是二舅婆。
一番打听,方知二舅婆现在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了,她老人家那一辈的也就也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她目前一个人独居在此吃斋念佛,有一个女儿就住在王家场河街上。
与二舅婆合影留念。
二舅婆把我们带到了桥头的春生表叔家去,记得我离开王家场的时候,春生表叔还没有结婚呢,现在也是一大家子人了。
二舅婆还陪我们回到王家场去看她的女儿女婿,大家又在一起摆了一会儿龙门阵。离开王家场的时候,表姨还让我们给母亲带了几把她们自己做的挂面呢。这次在广兴场意外的见到了这么多的亲戚,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