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从武夷茶说起
武夷茶,武夷岩茶,仅“岩”字之差,内涵却大不一样。
武夷茶,自有传颂以来,至今已2000余年。最早见于商周,“濮闽族” 的君长会盟伐纣时,将武夷茶进献给周武王。
唐朝时期,以团茶为主,而建州的团茶,又称“蜡面茶”、“研膏茶”、“武夷茶”备受世人青睐。孙樵在《送茶与焦刑部书》将武夷茶赞誉为“晚甘侯”。
至宋朝,武夷茶达到了兴盛时期,成为了北苑贡茶的一部分,此时以产“龙团凤饼”(属于蒸青绿茶类)闻名于世。
而明朝,朱元璋诏令“罢龙团,改制散茶”。武夷茶结束了单一的茶类,由蒸春团饼茶逐渐改为晒青、蒸青散茶制法,后期改进为炒青绿茶。此时,炒青绿茶、红茶、黄茶、黑茶和白茶同时存在,武夷茶产量大大提高。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烹茶方法也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
到了清朝,武夷茶迎来了大发展,除五大茶类外,出现了青茶的制作方法,也就是乌龙茶的创新。
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中提到“武夷茶在山上者为酽茶,水边者为洲茶,酽茶为上,洲茶次之;酽茶北山者为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又说:“凡茶见日则味夺,惟武夷茶喜日晒,武夷造茶,其“酽茶”以僧家所制者最为得。”
他引用了王草堂《茶说》记载:
“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夏,谓之头春。约隔二旬复采,谓之二春。又隔又采谓之三春。头春叶粗味浓,二春三春叶渐细,味渐薄,且带苦矣。夏末秋初,又采一次为秋露,香更浓,味亦佳。来年计,惜之,不能多采耳。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辘,香气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
这完全是武夷岩茶的特点和炒制方法,乌龙茶延伸至今始终未变的传统工艺,与当今乌龙茶制法和“三红七绿”的品质要求相同。由此可推断,“武夷茶”的乌龙茶制造方法在王草堂《茶说》之前已广泛应用生产,其所引用的《茶说》才有可能做出全面、系统、有重点的总结。而《茶说》著于1717年,武夷岩茶初制工艺应早于《茶说》,因此其形成最迟应在十七世纪末或更早。
一言以蔽之,乌龙茶的改制始于明末,兴盛于清。
武夷茶:
武夷山所产之茶,包括历史上所产的多种名茶,也包括现今产制的各类茶。
武夷岩茶:
武夷茶之一,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按国家《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定义,“是指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种特征的乌龙茶”。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上品。岩茶与其他乌龙茶区别在于①茶性温和;②首重岩韵;③有明确的地理区域性。
响品专注武夷岩茶,致力于“以上品致尚茶者”。
武夷山丹山碧水,坑涧林立,岩壑纵横,风化岩土,小气候特征显著,造就一方水土一方茶。响品斟酌山场之别,以寻觅到美妙的岩韵体现。
响品关注茶园管理,所选茶园遵循自然法则,保持原始自然生态系统,浅耕式人工管理,保证茶园表土常年疏松、保水、透气。
此外,武夷山被称为“茶叶品种基因库”,迄今为止,记录在册的武夷名丛有千余种。响品通过实地考察、专家品鉴,充分考量香、醇、韵,从近百个品种中挑选出最具特色的肉桂、水仙、大红袍三大品类。
响品一年只采摘一次春茶,由不为繁华易匠心的制茶师,将武夷岩茶的至真至美,施以精行,倾尽心力为爱茶人呈上具岩韵之上品,与爱茶人一起分享。
至目前,响品推出上品、臻岩、沁心、呈韵四个系列产品,欢迎大家品鉴。
注释:
见日则味夺:指传统绿茶;
晒青:日光萎凋俗称晒青;
摊:指晒青和凉青的萎凋;
辘:指平面旋转动作,亦兼有上下回圈动作之意,即武夷岩茶特殊的传统摇青手法,其他茶类无;
炒:指岩茶在做青工艺中形成花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