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二冬”发ong音为何诗韵分开?14岁学生发问,老师竟难作答
“一东二冬”分别在平水韵上平第一、二韵部,两个韵部相连在一起,即邻韵。现在普通话(依新华字典),东dong、冬dong拼音完全一样,但在古诗运用规则中,两个韵部却是不能相通的,即不能混押。依今音看来,发音及韵母完全一样(或相似),为何却区别开来成为各自独立的韵部,做古诗时一般却不能混押,这是怎么回事呢?
课堂上,一位14岁的学生,平时非常爱好古诗词,对此发出疑问。面对学生的发问,老师摇摇头,这个问题,一时难以作答。不单单一般的老师回答有难度,就连其它古诗词的学者,也不一定能完全作答。
因为涉及上古音(商代——南北朝)、中古音(隋——唐——宋)的发音问题,即便是处于中古音韵的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与当今相比,音韵系统肯定有很大的变化了。所以这不但是个古诗用韵的疑难问题,也是古音韵学的研究问题。
笔者也是管窥一豹,在此与大家探讨。先看一下前人带有“一东”或“二冬”韵字的诗作。
秋兴八首其七 (唐·杜甫)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麟甲动秋风。
波漂孤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暮登四(一作西)安寺钟楼寄裴十(迪)(唐·杜甫)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
孤城返照红将敛,近市浮烟翠且重。
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潭州(唐·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题僧壁(唐·李商隐)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
大去便应欺粟颗,小来兼可隐针锋。
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杜甫与李商隐两人七律很多作品为后世推为典范,皆工整严谨,韵律完美。看出“一东”与“二冬”韵部的韵字各自独立成篇,都没有相混。
上古音体系中:
东[oŋ]
冬[uəm]→[uəŋ]
中古音体系:
东 [uŋ]
冬[uoŋ]
可以看出,不管上古音,还是中古音,两者的发音存在差异的,尤其上古音早期,一个是东[oŋ],一个是冬[uəm],两者有显著的发音差别。
据民国文学家、诗学理论家王力考证,上古音中,[东]韵部与[阳]韵部存在不少通押情况。前者发[oŋ]音,后者发[aŋ]音,两者韵部相近,虽然诗经中[东]韵与[阳]韵一般严格分开,但直到东汉,一些诗歌中还是找到一些两者通用的痕迹,将两者韵字同押于一篇诗歌中。
随着时代的变迁,音韵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东]韵与[冬]韵也是在发展变化。从上古到中古,再从近古到今音,[东]韵与[冬]韵,渐渐地发音相近,直至今音(依据现代普通话)来看,一个[东](ong),一个[冬](ong),两者的声韵几乎完全一样了。怪不得现在会出现一些古诗初学者会质疑的情况:既然“一东”与“二冬”韵部,现代普通话发音基本一样,为什么不能通押呢?
如果想写好古诗及研究古诗词,继承并发展的,那么就得要求使用古韵(即平水韵)。因为唐诗都是严依平水韵的,而唐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古诗歌的巅峰阶段,可能千百年后也是如此,那么是不可能丢弃的,而且还要大力钻研以不进诗歌的进步繁荣,所以必须严格要求用韵。当然有些年纪大的及文学水平不高的古诗爱好者,可能精力有限,纯属自娱自乐的,也就随他使用新韵(现代普通话声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