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吴国名将,尤其弓术极为了得,历来箭不虚发。其为人信义双全,助小霸王孙策扫清江东。
太史慈少年时候就博览群书,不到二十岁就在青州东莱郡担任官职,当时青州州府和东莱郡府之间起了冲突,州府抢先将弹劾奏折送往朝廷。当时朝廷处理两府之间的纷争,一般都是采取先到的奏折为准。
东莱郡太守得知后,立即派当时能力出众的太史慈前去拦截,刚刚到达弱冠之年的太史慈立即动身,昼夜不停的赶往洛阳。到达皇宫门口时,太史慈就看见州府使者在宫门处等待传召,于是太史慈装作洛阳官员走到他的面前,询问道:“你就是青州府要上表奏折的使者吗?”使者不知太史慈是何许人也,只好称是。太史慈又以检查为由,让使者将奏折递给他,这使者依旧照做。太史慈接过奏折之后,立马掏出匕首将奏折砍得粉碎。州府使者这才知道自己中了东莱郡的圈套,大叫抓人,太史慈不慌不忙的对他说:“事已发生,如果我被抓走,那么州府一定会以误事问罪于你。不如我们当做无事发生,你回去说奏折已经交上去了,我们俩人都相安无事,岂不是两全之策?”
州府使者担心受罚只能照做,和太史慈一起返回青州。路上两人辞别之后,太史慈又悄悄返回洛阳,将东莱郡的奏折呈了上去,这场官司最终以东莱郡获胜结尾,太史慈担心受到州府的报复,于是便逃到辽东避祸。
当时身为北海相孔融听闻太史慈的事迹后,便一直想要与之结交,只是其已经逃到辽东不得相见,于是就多次派人带礼物前去看望太史慈的母亲。
黄巾起义爆发之后,孔融在都昌被黄巾军包围。恰逢太史慈归来探母,他母亲讲述了在他前往辽东避祸的时候,孔融便常常派人来看望,如今孔融有难,希望太史慈能前去帮忙。太史慈在陪了母亲三天之后,便独自一人前去都昌。太史慈到达都昌后,趁着夜色潜入城中拜见孔融,只是孔融并未听取太史慈建议举兵杀敌,依旧期望于虚无缥缈的支援。过了几天,黄巾军赶来的士兵越来越多,包围也愈加严密,其他州郡的救兵更是不见影子。孔融这才知道大事不妙,想要找附近的刘备求救,只是此时都昌被围,成功出城突围的希望实在渺茫。太史慈此时请求他愿做信使出城求救,孔融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所幸死马当作活马医让太史慈试试。之后太史慈一连几天骑马出城,在城门口练习射靶。一开始时黄巾军还对太史慈有所提防,到后来就视若无物。在一天早上,太史慈依旧骑马出城,黄巾军还以为他同前几日一样出城练箭。太史慈突然拍马急行,在黄巾军还未反应过来时就突破重围,追击的几个黄巾军士兵全都被其搭箭射死,其余黄巾军都被吓住不敢追击。
太史慈见到刘备之后说明情况,现在刘备还没打算争夺天下,正想着传播自己的仁义之名,便派遣关羽率兵三千,同太史慈一道回去援救孔融。那些包围都昌的黄巾军一看有援兵到来,立即撤军退走。
太史慈后来投奔同郡的扬州刺史刘繇。恰巧碰上此时孙策打算统一江东,正要进攻刘繇。刘繇麾下听闻过太史慈事迹的人劝说刘繇,希望可以命太史慈为统帅,让其率兵迎击孙策。刘繇自以为是不识栋梁,只让太史慈负责探查敌情。
有一次太史慈外出侦查的时候,在走到了神亭的时候,正好遇到孙策带着十三位将军正在考察地形,这时太史慈身边仅仅只有一个随从小兵。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绝大多人肯定都猜不到,太史慈面对江东小霸王孙策,还有黄盖、韩当等勇猛将领十三人显得丝毫不惧,拍马冲过去就同孙策等人斗在一起,一时间难分胜负,孙策夺到了太史慈背着的手戟,太史慈也挑飞了孙策的头盔,随着双方军队赶到时,这才罢战撤退。没有重用太史慈的刘繇失败已是必然,太史慈则带着追随他的士兵逃到芜湖,自称为丹杨太守,开始征召士兵。孙策把太史慈视为强敌,亲自率军前去征讨,而太史慈还远远没有发展到能和孙策抗衡的实力,在一次战斗中战败且被抓获。孙策听说太史慈被抓获之后,立即过来给太史慈解绑,握着他的手问道:“还记得神亭之战吗?如果当初你把我抓获之后,你会怎么处置我?”太史慈说他也不知道,孙策听后大笑,对太史慈说:“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从此太史慈跟随孙策一起,助其扫荡江东。公元206年,太史慈离世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若不是太史慈没有受到孙权的重用,又仅仅四十一岁就英年早逝,未来三国鼎立定有子义大展身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