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怎么称呼皇上皇后?皇家的后妃、皇子...

唐朝人怎么称呼皇上皇后?

皇家的后妃、皇子、公主、贵族子弟怎么称呼呢?

首先,没有“母后”。这个在唐代,不是用来当面叫的,私下直接叫“阿娘”,因为唐代宫廷不像后世那么严格,如果是正式场合,当面称为“皇后殿下”。
  
唐代,对皇帝当面的称呼,一般叫“圣人”“主上”“大家”有时候也叫“陛下”,至于“皇上”这个称呼,在唐代只是在书写的时候才用,无论是前唐书还是后唐书,都没看到,有活人敢当面叫皇帝的例子。“万岁”是老百姓激动的时候,给皇帝拍马屁用的,日常并不是一种称谓。
  
  皇子也不是叫“父皇”,这个词,在唐代没有记载,史书上记载就是叫“父亲”或“阿耶”。
  
比如杜甫的《兵车行》,“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还有《木兰诗》“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但还有一种对父亲的叫法,确实是叫哥哥。根据《旧唐书.王琚传》:玄宗泣曰:四哥仁孝……这里的四哥,指的就是玄宗的父亲,他父亲排行老四。

再比如《旧唐书.棣王琰传》:惟三哥辩其罪人。这三哥指的是他父亲玄宗,玄宗排行老三。李世民有一封信,写给儿子李治的,信中也自称为“哥哥”。但是,严肃场合,比如上朝,要叫父亲或大人。

大人,在唐代只用来叫父母,绝不能叫张大人,李大人来称呼官员。比如李世民在太原,劝他爹李渊就说:大人受诏讨贼……”
  
  大人用来称呼父亲的,现在也有,比如教育孩子:要听大人的话。但到了清代,比如《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叫他爹为“老爷”
  
  “大人”是什么时候,变成对官员的称呼?我也说不清,有兴趣的看官可以自己找一些历史书看。
  
既然唐代,不能用“张大人”来叫官员,那怎么称呼呢?一个是“姓”+“官爵”。“官爵”不必是全称,比如张某人,任“散骑常侍”,就叫“张常侍”。姓赵的“兵部尚书”就叫“赵尚书”“,姓李的“考功主事”就叫“李主事”。
  
再个是“姓”+“公”,比如房玄龄,就是“房公”,魏征就叫“魏公”
  
还一个是“姓”+“官名别称”。比如县令又叫“明府”,张县令就叫“张明府”。门下省高官都叫“阁老”。
  
“太监”是明代的,唐代叫“宦官”或“给使”。“宫人”“宫婢”“侍女”,与后来差别不大。

太子就叫“太子殿下”,其他的皇子就叫“大王”,按照当时的发音,叫“戴(daì)王”,除太子外,其他的皇子,不允许叫殿下的。
  
公主,就“公主”或者“贵主”,一样。
  
父母称呼孩子,一般叫“五郎”“六郎”和“大娘”“七娘”就是“排行+郎或者娘”,在唐代无论皇室百姓,都这么叫。
  
上了年纪的老人,男的叫“丈人”“老丈”;女人的叫“阿婆”“老夫人”;青壮男子,叫“郎君”;女子叫“娘子”;少年男女就叫“小郎君”“小娘子”。
  
跟皇帝说话,自称为“臣”,皇子公主自称为“儿”,不是“儿臣”,唐朝史书里,没有这种称呼的记载。
  
 
  唐代的“奴”,含义就多了,比如小名、闺名常用,可以用来骂人,父母也经常用来称呼自己的子女,表示怜爱。
  
孙子辈对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叫“阿翁”“阿婆”
  
闲聊至此,将来看唐朝史,如果再有新的想法或者感悟,愿意再次写出来与诸位看官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