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阴阳气血失调|道医病因学

阳性物源性致病内因
心的阴阳 气血失调
空净
    心在脏腑中是一个重要的内脏,有“君主之官”之称。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见心脉的运行异常和精神情志改变等病理表现,这些病理表现的出现,均是心之阴或阳、气和血的失调所致,因此,心的阴阳 、气血失调,乃是心脏 病变的内在基础。 
  由于阴和阳、气和血对于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因而心的阴阳 、气血失调等不同病机,即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
  (1)心阳、心气的失调: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脏阳气 偏盛和心脏阳气 偏衰两方面。 
  ① 心的阳气 偏盛
    心脏阳气 偏盛,即是心火。由于邪热、痰火内郁而致者,多为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 相对亢盛者,则多为虚;由于情志所伤,五志化火而致者,亦多属实。
    但心的虚火和实火之间,常可转化,实火可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虚火亦挟杂痰热、邪热。虚火和实火的成因虽然有所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各异,但对于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还是比较近似的。 
  心脏阳气 亢盛(绝对的或相对的)对其生理功能的主要影响是: 
  躁扰心神:阳气 主动、主升。心阳亢盛,则神明被扰躁动不安,从而使情志过于兴奋,而难以抑制,可见凡悸、心烦、失眠、多梦、言语过多,甚则狂言昏乱等病理表现。 
  血热而脉流薄疾:阳盛则热,气有余便是火。阳气 亢盛则血热而脉流薄疾,这是阳盛扰乱心主脉生理功能的主要病机。可见心悸、脉数,舌质红绛起刺等症;甚则可以导致血热妄行,而见各种出血等病理表现。
  心火上炎与下移:火性炎上,心开窍于舌,心火循经上炎,可出现品舌糜烂,舌尖碎痛,口鼻干燥等病理表现,心与小肠相为表里,心火不移,即是沿经脉而下移至小肠,可见小便黄赤、灼热疼痛等病理表现。 
 ② 心的阳气 偏衰

    心脏 的阳气 偏衰,即是心脏 的气虚的阳虚,多由慢性疾病的持续损耗,逐步发展而成。
    常见者如宗气不足,贯心脉而行气血的功能减退;肾阳虚衰,水气凌心;脾虚气弱,痰浊内生,郁阻心脉,以及血瘀气滞等,均能累及于心,而致心脏 的阳气 偏衰。心脏 的阳气 虚损,还可在某些急性病的危重阶段出现,多因邪气炽盛,正不敌邪,阳气 暴脱所致。 
  心脏 阳气 虚衰,有心气虚和心阳虚之分,但二者有许多共同之处,故常合并阐述。其对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有: 
  心神不足:多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失去阳气 的鼓动的振奋,以致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减弱,易抑制而不易兴奋。临床可见精神疲乏萎顿,神思衰弱,反应迟钝,迷蒙多睡,懒言声低等病理表现。 
  血脉寒滞: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心之阳气 不足,心主血脉的功能减退,寒从中生。血行不畅而致血瘀,甚则凝聚而阻遏心肪,形成心血瘀阻病证。可见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或晦滞青紫,心悸怔忡,胸口憋闷、刺痛,自汗,甚则大汗淋漓而亡阳虚脱,脉涩无力、或迟、或数、或结代等。 
  此外,心脏 阳气 虚衰亦常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如心脏 阳气 虚,可由肺气不足所致;而心脏 的阳气 虚损,亦能影响肺气而使呼吸失常,故在心脏 阳气 不足时,则常同时伴有咳逆上气,甚则端坐呼吸而不得平卧等症。
    这是由于宗气不足,同呼吸功能减退或失调所致。肾阳是心阳之本,心肾阳虚常能互相影响而同时并见,故在肾阳虚水泛凌心时,可导致心阳虚;而心阳虚时亦能损及肾阳,从而出现尿少、水肿等病症。

  (2) 心阴、心血的失调:

    心阴、心血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阴不足、心血亏损和心血瘀阻等方面。
  ① 心阴不足
    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多由于劳心过度,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心阴暗耗;或心肝火旺,灼伤心阴等所致。心阴虚则阴不制阳,心阳偏亢,阴虚阳盛,则虚火内生,而见五心烦热;由于阴的宁静作用不能收敛阳气 的浮动,影响心主神志,可见神志不宁,或虚烦不得眠。影响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则可见脉细数,舌质暗红。营阴不能内守,津随阳泄,则见盗汗等病理表现。 
  ② 心血亏损 
    心血亏损,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情志内伤,耗损心血等所致。心血不足,则血脉空虚而心无所主,可见脉细无力;血虚不能滋养心神,则神识衰弱,可见神思难以集中专一,甚则神思恍惚;血虚不能涵敛心阳,阳不入阴,则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血虚,心失所养,则心悸不安,甚则惊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可见面色苍白无华,舌色不荣等病理表现。
  ③ 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阴,是指血液运行不利,痹阻心脉和病变。阳气 不足,血脉寒滞,可导致心血瘀阻;痰浊凝聚,血脉郁阻不畅,亦可导致心血瘀阻;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常可诱发或加重。阳气 虚损,则无以温运血脉,故血液运行滞涩而不畅。瘀血痹阻于心脉,心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心胸憋闷、疼痛等。若心脉为瘀血所阻,气血凝滞而不通,则可见心悸怔忡,惊恐万状,心前区暴痛,甚则肢冷、脉伏不出,汗出而脱厥等。 
(0)

相关推荐

  • 孙桂杰说脏腑(四)

    孙桂杰说心脏!    心在人体内的地位就是"君主","君主"表示高于一切的含义.意思就是说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    心属阳,主神明,说的是心脏本身的功能和作 ...

  •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

    心与小肠证治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主血脉与主神志血脉证候:心阳虚,心阴虚,心血淤阻神志证候:痰火内扰,痰迷心窍 在小肠方面常见的病症为心移热与小肠 1.心阳不足(心阳不振) 主证:心阳不振包括心气虚.心阳 ...

  • 心脏(生理病理)---【祖国医学】

    心脏位于胸中偏左,有心包围护其外,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明,人体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在心的主宰下进行,是生命活动的中枢,说明心脏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整体统一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在学习心的基本病机之前,有必要复习一下心的功能特点. 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合脉,所以一旦发生病变,就容易出现心不能主血,包括心不能生血,或者心不能行血.还可能出现心不能合脉,表现为各种血脉的异常. 其次 ...

  • #健康头条##头条健康##中医##健康#...

    冠心病的四多 多虚.多郁.多瘀.多痰 多虚 多虚是指心阳心气虚.心为君主之官,主身之血脉,全身血脉运行正常则无病,运行异常则病成,不运行则死矣.冠心病好发生于40岁以上.所谓年过四十而阴气自半,就是指 ...

  •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其,充在血脉 心主管血脉 其:此处指心 充:主管掌控 看脸色知道 心是否健康 心的两个主要功能: 心主血脉和心藏神 心藏神我们会在 接下来的课程中 详细为大家解读 心主血脉的临床意义: ...

  • 晨雨老师讲心脏病

    ​先了解心的功能作用,心位于胸中隔上肺下,外有心包,主血,藏神,五行属火,与小肠为里表,与胆别通. 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面的一层薄膜,心包和心脏壁的中间有浆液,能润滑心肌,使心脏活动时不跟胸腔摩擦而受伤 ...

  • 道医观念里,心主神明,脑只是工具!搞清楚什么是神明?

    今天我们接着讲五脏中心的第二个主要功能,心藏神.很多初学中医的人,对心主血脉很容易理解,但对心藏神就不太明白了. 中医认为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记忆.情绪等等一系列有关神志的问题.有人会说这些功能 ...

  • 道医奇穴针灸:心肺三针

    道医奇穴针灸:心肺三针

  • 道医揭秘:人体为什么会阴阳失衡?

    打坐修行.站桩养生.丹道修炼.奇门遁甲 打坐站桩 打坐修行 | 站桩养生 丹道修炼 | 奇门遁甲 人体阴阳的平衡并非固定不变,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

  • 心、肝、脾、肺、肾逐个说,道医精华都在这儿!

    Official Account 一.君主之官:心 我们下棋的时候,不管是丢了车,还是丢了马,只要老帅还在,这棋就没输:但老帅被对方吃掉了,你的车马炮再多,也是输了.心在人体五脏中的地位就是棋盘中的老 ...

  • 揭秘当今真实存在的【道医】——把脉断生死,气针逆乾坤-续之阴阳针

    这个问题有点难写,因为如果不给大家科普足够的基础,是很难认识到医圣阴阳五行针的价值的. 专业的中医在学习针灸学时,必须要阅读的两本教材,一是黄帝内经当中的<素问·针解>,二是明代徐凤撰写的 ...

  • 道医:心乱了,病就来了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本自具足的. 人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心,是健康的根本 ...

  • 结缘:道医秘制三伏贴,冬病夏治,调补阴阳,错过再等一年!(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而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 ...

  • 道医:“心肾相交”的四大秘法!

    心属火,藏神:肾属水,藏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肾中真阳上升,能温养心火:心火能制肾水泛滥而助真阳:肾水又能制心火,使不致过亢而益心阴.这种关系,也称水火相济. <素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