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县北有个喇叭张家,你知道吗?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灵璧县杨疃街西十里有村庄,名叫“喇叭张家”。此村因善吹喇叭而得名。清朝康熙年间,年岁荒歉,民不聊生,山东、河南一带饥民逃荒南下。
当时河南张氏兄弟二人在逃难人流中,以吹唢呐沿门乞讨而行,后至杨疃街西十里处住下。杨疃地区当时为水乡,盛产鱼虾菱藕,张氏兄弟以捞鱼摸虾为生,四周邻村有办红白喜事的,二人便受邀前往为人演奏唢呐。然而,同行是冤家,时本地也有吹唢呐人,见张氏为外地人,便欺生“把门槛”(本地方言俚语,以本地人身份欺侮外来的人),因张氏兄弟艺尚不精,常被排挤。
张氏兄弟下定决心学好手艺,便于屋后挖一地窖,深约六尺,每到夜间便入窖中奋力吹奏。开始,因地窖闷音,地上人尚听不到声音,后渐隐约可闻。三年之后,村人每夜皆闻地下有阵阵清脆的唢呐之声,但不知响于何处,俱皆惊奇,后始知为张氏兄弟所奏。艺精之后,张大公便特制一大喇叭,口径三尺,状若簸箕,名曰“大海螺”,别之艺人皆吹不出声,张大公奋力一吹,声扬九霄,音飘十里!一大户人家办喜事,请来唢呐五班,张氏“大海螺”一响,其它结成哑巴。自此,张家喇叭名声大振,远近百里办事皆亲自来请。
张家不仅喇叭出名,其他乐器也样样精通,诸如笙、管、笛、箫等,受其影响村上男女老少都能吹奏。张家所奏名曲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最拿手者当属《百鸟朝凤》《雁落沙滩》。一九四二年春天,张家唢呐班为人办喜事,演奏《百鸟朝凤》一曲,只听场内紫燕呢喃、喜鹊喳喳、画眉流韵、黄鹂婉转。时见村前村后鸟儿嬉戏、绕树飞翔。这些鸟都是被张家唢呐召唤而来。又一次,张家唢呐班为人办白事,时值黄昏,演奏《雁落沙滩》一曲。演奏至高潮时,台上群雁哀鸣,引得空中之雁纷落村前,共同奏响了伤曲哀调,感染众多前来吊销的亲朋。
现在,喇叭张家已有百户人家,大多数人都会吹唢呐,在第十五代传人张贵宇的带领下,全村成立了十二个唢呐班子,每班均有一辆大舞台车。北方至山东,南方至江南,方圆七八百里,无不有喇叭张家的身影。不但方便了一方百姓,也极大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近十年来,张家唢呐班曾多次参加全省乃至全国唢呐大赛,并屡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