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故事】朝阳镇大小丁公山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磬乡故事:

话说朝阳镇大丁公、小丁公

文\赵秀永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广袤美丽的皖东北平原、苏皖交界处有一个千年古镇——灵璧县朝阳镇。在这个镇的东南三公里,九顶山脉西有二个古老的村庄:大丁公、小丁公。地理位置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颂着许多动人美丽故事。

在汉高祖元年以前,这里荒无人烟,杂草丛生,土地荒凉,芦苇浩荡,但土质肥沃。

秦末汉初的一场战争,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二个村庄因何而来,历史上有什么渊源?笔者长期在此工作,利用工作之余,走访了时任九顶邮电局局长,年近八旬的季庭华先生和小丁公村的王召振先生。季、王二位在当地可大有名气,博古通今,历史文化的研究颇有造诣,学艺功深,具有学者风范,可谓为村儒乡贤。待他们知道我的来意后,各自拿来文史资料,带我寻遗址,听他们二位的讲解,我按部就班的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果真让我我醍醐灌顶,迷感大解,终于有了答案。

早在汉高祖元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黄淮地区展开一场大战。项羽的军师桓楚排兵布阵,分派人马把守险道关口,借以围歼汉军。所有将帅都分派完毕,唯剩下大将丁峻一人在此冷闲。丁峻是项王麾下一名大将,他英勇,善谋,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丁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急忙走到桓楚面前说:”军师我的任务呢?”桓楚看见丁峻微言一笑说:”丁将军这几天连日作战,劳苦功高暂且休息吧!"丁峻说”战事正紧,急需用人我哪能闲着,我要上阵杀做"桓楚说:”那好,有一处关口不知你可能守住,我测算刘邦必走那道,吾知道刘邦与你有恩,到时怕你下不了手。"丁峻说:”和刘邦只是私情,我现在忠于项王是公,忠臣不事二主,公私要分明。”桓楚说:”我已算定,刘邦必定从守护的关口逃走,丁将军是否敢立下军令状?"丁峻理直气壮地说:”愿以吾项上人头担保!"随之两个在项王面前签字画押。

项羽与刘邦大战江淮,刘陷入桓楚设下的迷惑阵、困马阵、连环阵……。兵败如山倒,死伤无数,血流成河。汉军将士四处逃窜,各奔东西溃不成军。刘邦领着残兵败将慌忙向南而逃,当走到九顶山西一个小山口傍,兵溃马乏,人皆饥倒,衣甲湿透,鞋帽不整,身上所带物品尽皆抛弃,严寒隆冬何其苦也。

汉前军停马不走,刘问:”何故?”卒秉报:"早晨下雨,路面泥滑,马陷其坑。”刘听大怒”这是危险之地,不得停留,传令下去,老弱病残随后慢行,强壮将兵担土朿柴,挖土填草违令者斩!"众军点只好下马在路傍取土砍草,填塞山路。刘恐怕后面追兵赶来,命将官持刀监督,稍有怠慢挥刀斩之。众士兵死者无数,哭喊之声于路不断。而刘邦却怒言:”生死之命,何哭之有,如有再哭之,立斩不饶!”刘令已下,将士敢怒不敢言。过了险峻路段稍为平坦,刘回脸一看只有100多余骑相随。刘再令急行,众将兵齐言"马尽困乏,人累难行,只好稍歇。”刘说:”过了这一关口,再歇不迟。”士兵又行走不远,刘邦扬鞭大笑。众将问:"吾主何以笑之,刘邦答之:”都说项羽、桓楚足智多谋,料兵如神,以吾观之,不过是无能之辈。若派兵在此设伏,我等将束缚就擒。”

话没说完,一声炮响,两边突现六百多名持刀楚兵列队两傍。为首是丁峻将军,身跨枣红马手提青龙刀,截住汉军去路。汉兵见之闻风丧胆,面面相觑。刘邦说”看此情景只有拼命决一死战,”众将云:"人困马乏,安能再战?”一个将军来报”守将是楚军大将丁峻,他为人憨厚,欺强扶弱,恩怨分明,仁义著称。平时主公与将军相处很好,亲如兄弟,同时你有恩与他,求告于丁定能逃离此难。"刘邦听之只能如此。即纵马上前欠身谓丁峻说:"丁将军别来无恙,"丁峻亦欠身答之:"丁某奉项王之命,在此等候你多时啦!”刘邦云:"吾兵败势弱,别无它路。你我亲如兄弟,请将军念我们昔日交情为重,”没等刘说完,丁说:"昔日我不在家,父母双亲全靠刘兄照顾,这个我知道,后来我已报答,这你也明白。今曰奉命守护是公事,不能以公报私!”刘邦说:”我们都是乡邻乡亲,亲如兄弟,家中都有妻子儿女,特别是我那80多岁老母更是无人照顾,如我不幸,谁人能替之行孝?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廋公之斯,追子濯之事乎!"丁听之,他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年刘邦许多恩义,如何不动心!又观到汉兵惶惶,个个眼泪婆婆,他们家中都有父母双亲、妻子儿女。一发心中不忍,便把马头勒回,谓众将士:"四散放开。”楚军个个明白之意,丁峻低下头来。刘见丁峻回马便和众将士一齐冲了过去,待丁峻回身时,汉军将兵和刘邦已过山岗。丁峻大喝一声,众汉兵哭拜一片。丁愈更加不忍,任由它去。

后来有人诗云:

刘邦败走丁山口,

正逢丁峻狭路守。

只想当年恩义重,

放开金锁走骄龙。

刘却逃出此难,如蛟龙入海,虎进深山。收拾兵马,重整旗鼓在萧何、张良,韩信的邦助下,打败楚霸王,建立了汉王朝。由于丁峻放走刘邦,项羽丧失了一次灭刘机会,从此项羽兵败如山倒,陷入四面楚歌之围,逼其自刎乌江。而丁峻也落个穷困潦到,无处可生的地步。丁峻想起丁山口放刘邦逃过一劫的恩惠,去京城找刘邦怎么也给个一官半职。到了汉宫递上帖子,刘邦传旨上殿,赐丁峻上座敬茶。丁说明事谊,寻求刘邦给与帮助,弄个一官半职好安度晚年。这件事情在刘邦来说只是小事一桩,举人之劳。可是刘邦却说:”这事我知道,你仁义厚道,确实救我一命,你是义,吾感谢不尽。但是对君王来说你是不忠,忠臣不能事二主。当初你放是我,如果换我派你守关口,你也能放项羽!

这是不忠!属于该杀之人,现在没有杀你就宽待啦!,还能给官位做?你做了好事,我不能忘了你,就赐你在彭城郡南九顶山西一片封地,作为食邑养老送终吧!"丁峻听之,悔恨交加,不得不磕头谢谢!丁峻回到家里带着二个儿子分别寄居山的两侧。山西头为上,作为老大居住生活,庄名为大丁公。山南侧为下,老二居住庄名叫小丁公。丁是姓,公是尊称。

后来丁姓人口兴旺,枝叶繁茂、纷纷迁居全国各地发展,现在大丁公、小丁公虽然没有一户丁姓家族。但这两个村庄仍以丁公为庄名已有2200多年至今。

作者:赵秀永,曾任灵璧县朝阳镇旗杆村党支部书记,刘八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灵壁县九顶区朝阳镇党委员,镇政府副镇长。现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员,宿州民俗研究中心研究员,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灵壁县红杏诗书画院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写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