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家庭关系种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下)

观察6:矛盾

你们刺我不着!

许多孩子都是在“战争”中成长的!

应对这样的“亲密交流”使孩子们变得圆滑而成熟,最终胜利的还是孩子。如果在父母都是社会精英,孩子可能就不会那么幸运地蒙混过关,父母与孩子不交谈则罢,一交谈就要触及孩子的“灵魂”,直到把孩子的心灵挫伤得百孔千疮。

心理学专家塞奥多尔·利兹研究精英家庭的孩子在成长中的适应不良,发现家庭地位越高,孩子的心理问题越多,解决症结也更麻烦。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孩子智商很高,他们在与父母的“交锋”中易于找到或创造一种情绪或行为障碍来有效地应答困境,并从中获益。

心理咨询师看到许多孩子的问题是被不当的教育孕育出来的,企图用教育父母的方式达成一种家庭内部交流的平衡,这样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效果难以预测。有些家长听信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在教育孩子中变得束手束脚,无规无矩,让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更大的危险中。

聪明的治疗师不去为难父母。相反,在孩子的面前表示出对父母足够的尊敬与肯定。我们会和家庭一起重新来描述家庭的“情景”,并改变家庭呈现给我 们的“故事脚本”,让家庭得到一种新视觉和新感觉。

我们要给孩子的“症状”或家庭的冲突一个意料之外的赋义,使这些引发矛盾的信息产生积极互动的作用。我 们还要改译孩子内心对父母教育的感觉,让他看到教育中包藏着的那颗无私慈爱的心。我们会利用孩子的问题,给了父母一个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让父母变得更像 是个好父母,孩子更像是个好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要给出我们的暗示:“家庭必须在爱与教育的冲突中找寻隐藏着的和谐,让动荡的心趋于安宁。”

观察7:分裂

孩子,还是我对你好!

如果孩儿成为三头六臂的哪咤,也许能够满足双亲多重的需要!

心理学对家庭关系的一类描述——“婚姻分裂”,由五十年代的心理学大师塞奥多尔·利兹提出。利兹研究儿童精神病(躁抑症)时认为:家庭内部没有形成良好的结构和角色分化,夫妻间过分独立,缺少必要的情感交流和亲密依赖。甚至是夫妻同床异梦,彼此疏远,满怀敌意的竞争,拼命试图从孩子那儿得 到忠诚与亲近,导致孩子无力适应。孩子会强烈的感觉到家庭内部的不稳定和团结一致的重要性,迅速发展起一种自我控制,来应付或摇摆在家庭对立观念或非此即 彼的关系模式中,用自我“分裂”补偿性地满足父母对家庭关系的需求,以维持家庭分离中的统一,冲突中的和谐。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中,平衡是靠孩子勇于“自我 牺牲”来实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家庭维持的一种要件。但补偿总会有个极限,一旦缓冲失败,孩子可能陷入大麻烦,要么过度控制自己——抑郁,要么就是发 泄性失控——躁狂,并持续摇摆在这两种情绪状态中。

过度控制的孩子可能会把这种家庭冲突潜抑在内心深层,成为成年神经症或心身疾病的心理根源。失控的孩子 却像是反叛“家庭现实”,逼迫父母改变态度,调控家人,这种失控被医学称为儿童神经症或儿童精神病。

观察8:无奈

不做是你笨,做不好更是你笨。

在大人看来是天使的东西,小孩子心中是魔鬼!

双重束缚中的孩子,内心冲突持续存在,积攒着很大的焦虑。心理咨询师走进这样的家庭,易于同情孩子。如果一厢情愿的试图通过教导父母来消除家庭内部的矛盾信 息,及易引起有强烈自尊需求的家长的不满。结果,孩子在诊室里担惊受怕,有时不得不通过表达对心理咨询师的不喜欢来与父母“结盟”,让治疗陷入困境。对逆反或者有攻击性欲望的孩子,这样的教导又鼓励了孩子对父母的对抗与责难,让家长在医生面前处境尴尬,尊严尽失。

许多渴望权威感的心理咨询师,热衷于给家庭灌输心理学思想,培训当事人,以为如此这般就可天下太平。对有知识有悟性的家长尚可这样做,对悟性不高或矛盾纠结很深的家庭,心理学知识是双刃剑,帮助的同时伤害更深,会让家庭失去自我判断力和自我更新力,把家庭推向更大的危机与困境。

当然,不少的家庭也乐于把一切麻烦都推给治疗师,让孩子大事小事都来找心理咨询师拿主意,使治疗师在表面的辉煌下内心苦不堪言。

聪明的家庭治疗师会绕过对家庭交流模式的价值判断,通过家庭塑型(一种在诊室中的家庭心理剧)让父母与子女体验到彼此在关系水平中的亲疏近远,引发他们的内在联想。并创造新的交流模式,引发新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家庭对未来的期待。在与家庭的交谈中,需要灵活的避免发表对家庭事务对与错的看法,代之以引入一 种有效或无效的判断。

心理咨询师把许多看起来很好的家庭教育方法与亲子关系理论束之高阁,找到非常个别化的东西,来解开家庭的症结。当传递某种信息会给家庭带来价值判断或引发新的冲突时,治疗师乐于扮演一种模糊角色,并通过呈现多种交流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信息,悄声无息地对家庭作修改。当家庭完全更新后,家庭会发现所有有益的决 定都出自他们自己。

观察9:示弱

天啊!他的骨头到那儿去了?

孩子直不起腰来,难道是父母的基因遗传?

另一类更为困难的双重束缚,发生在个性分化不良或情感分裂的家庭,孩子无论依从母亲还是依从父亲都会遭到另一方的责难,无论做任何事都不能得到双亲肯定或者否定的观点。有时候双亲为了回避自身冲突,观点含含混混,要么就各行其是,互不干涉。孩子既不能在家庭找到规则,也形成不了有效的交流,凡事得先看父母的脸色,猜测父母的心思,难以适从。

有个男性咨询客已经28岁了,什么事也不能做,什么人也不能接触,被精神医生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观察他的家庭关系,发现他的父母之间根本没有像样的交流,母亲说话父亲就闭嘴,父亲说话母亲也装听不见。当事人与父亲如同陌人,父亲也很少回这个家。我还发现当事人与母亲的交流也很少,不到万不得一不开口,开口也是一些略带含混的语音,但行为上到是很默契。母亲跟他很亲近,他想要什么母亲都猜得到,是否要把话说清楚似乎并不那么重要。这个家庭的父亲的个性分化比较低,内向,不善言辞,夫妻之间情感淡漠,家庭中没有成形的交流,或者可以引起成员间循环互动的东西。

我的努力就是要重建家庭的交流模式,减少母亲的替代与母子间的情感纠结,以促进当事人的心理发展。

在治疗中,必须认清这个现实,母子纠结是家庭继续存在的情感核心,在没有新的平衡诞生前,你只能保持对它的尊敬。我对母亲说:“你十年来,一直无怨无悔的 照顾这个患病的孩子,你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对孩子说:“你十年来,放弃你的自由,心甘情愿的陪伴你的母亲,你也是个很乖的孩子。”当家庭在治疗师面前感觉到安全时,我建议母亲“退化”到儿子的年代,儿子“进化”到母亲的年代,父亲来扮演仲裁者,对游戏叫“暂停”。

扮演新角色时,儿子的脸变得明朗,语言也见清晰。

当一个家庭父亲的功能很弱的时候,为了家庭的稳定,母子纠结很容易形成,心理咨询师建议母亲可以多依赖社会的缓冲机制,逐渐让孩子的情感需要从母亲转向社会。如鼓励孩子与同龄孩子,同学,邻居,老师交往,尊重友谊,热爱生命和自然等。很多个性发展不良的孩子在这样的鼓励下,会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心理领路人, 心身发展得到补偿。

观察10:关爱

漫画呢?都是为你好!

许多对孩子的无力要求都被包装在美丽的语言中。

家庭的治疗师走进一个家庭,喜欢关注这个家庭可能存在的一些内部禁忌。我们会问孩子,家庭里有什么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常常发现几乎所有家庭在交流内容方面或多或少有些限制,这些限制代表着家庭的文化意识,权利等级与家庭的“游戏规则”,从中也可考量家庭成员间的亲密距离。

来看看这样的一种情景:

孩子快乐的回到家,兴奋的说:“爸!妈!我今天的物理考试拿了95分。”

妈妈认真的说:“先别高兴,告诉我你班上的最好成绩是多少”?

爸爸接着说:“想想那5分为什么要丢”。

待孩子收藏笑脸,快乐尽失,躲进了自己的小屋,父母脸上才有了笑容,说道:“我们的孩子还真不错”。

担心孩子骄傲而不敢公开的分享孩子的快乐,使家庭内部的交流变得无趣,孩子想得到父母认同的热情也被挫败了。也许是文化的原因,中国的父母习惯替孩子做决 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读书就业,仿佛不仔细管就是父母的失职。大多数喜欢韩国音乐的孩子不会和喜欢看韩国电视剧的父母交谈对韩国文化的感觉,如果这样做 一定是自讨不愉快。喜好争强好胜的孩子不敢与同样好胜的父亲讨论人际关系,即便讨论也会是一些虚假之词。许多孩子被明令禁止讨论父母的对错,或参与父母间 的情感活动。

父母本意是为孩子好,为孩子创造理想的生存空间,结果却是忽略孩子成长过程中自然生动的,多样化得的特点,恰巧让孩子失去了在家庭舞台大显身手的机会,减弱了成长的动力。

抱怨子女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父母,常常是对孩子任何独立思想与行为大加压制的人,形成“恶性循环”,家庭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家庭教育中的矛盾情 景,被心理学描述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假性互惠中的家庭看起来一家子和和睦睦,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替父母亲分忧,实际上,人人都受压抑与限制,个个心情都不舒畅。

(0)

相关推荐

  • 最可怕的教育:父母害了孩子,还浑然不觉

    进化妈: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父母的偏心,都会受到伤害. 作者:微笑喜乐 来源:爸妈进化论原创 知乎有个问题:父母可以偏心到什么程度,心理伤害多大? 有一个 ...

  • 当好成长顾问,做卓越型家长

    当好成长顾问,做卓越型家长 小编语: 曾听过这种说法:三流的母亲做保姆,二流的母亲做教练,一流的母亲什么样?姑且不讨论这句话的对与错,无论是怎样的母亲,都有一个共同问题要面对: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

  • 【写实抒怀】亲子之爱为别离

            炎炎夏日里,一袭亲子装春风扑鼻.海浪拍岸荡涤沙滩,在毫无杂念的金海岸,亲子装穿亮周末的日子.轻松悠闲的牵手,牵出一滩黄金万量,数不完的幸福时光.         物质条件充裕,带来了无 ...

  • 【心理学科】10种家庭关系种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心理学科] 10种家庭关系种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文/王  巍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在孩子早年的心理发展中, ...

  • 10种家庭关系种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REC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道,她恰好是他骨头越来越软的原因. ...

  • 10种家庭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关系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成长和思想方面都是父母老师引导的,殊不知家庭的关系模式也将影响着孩子.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关系.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 ...

  • 10种家庭关系与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的成长和思想方面都是父母老师引导的,殊不知家庭的关系模式也将影响着孩子.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10种家庭关系模式与孩子心理问题的因果关系. 观察1:强弱 一个喜欢抱怨先生是软骨头的太太不知 ...

  • 第二期!另5种家庭关系种类:对应子女心理疾病的关系!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林凡来送福利啦~ 推荐你52本浅显易懂的心理学书籍 每天空闲时间听30分钟从学到用 助力孩子教育.为自己充能 扫下方码即可免费听书 上周,我们分享了<5种家庭关系种类:对应子 ...

  • “性质稳定,疗效确切”的10种家庭常备中...

    "性质稳定,疗效确切"的10种家庭常备中成药,看看你家备齐了吗?没备齐的赶紧收藏. 1.愈风宁心片 --[性质稳定,疗效确切]--高血压头晕,头痛,心绞痛 2.复方丹参含片 --[ ...

  • “一到夏季就容易上火?”这10种家庭常备...

    "一到夏季就容易上火?"这10种家庭常备"清热泻火"中成药,中医师也爱用,不知道的赶紧收藏. 1.[黄连上清丸]--"清热泻火,分秒必争"- ...

  • 1病对1方,10种家庭常用中成药,经济且...

    1病对1方,10种家庭常用中成药,经济且...

  • 一病对一方,10种家庭常见病的对症中成药...

    收藏好,有备无患 1.祛痰定喘--对症--蛇胆川贝液 (由蛇胆汁.平贝母.辅料为杏仁水.薄荷脑.蔗糖.蜂蜜.等组成,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2.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