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陈何芳/邱敏:硕士生成长的社会支持有何不足
关键词:硕士生成长;社会支持;不足
摘 要:当前的硕士生成长面临社会支持的不足,导致声誉悬殊、资源悬殊和出路悬殊。首先,“社会的专业褒贬”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不同专业的推崇或贬损程度,影响硕士生的专业认同。其次,“社会的资源分配”体现出社会对人才培养资源支持的厚此薄彼,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最后,“社会的刻板评价”反映了社会大众对高校层次类型的标签化“成见”,容易造成“第一学历歧视”。
硕士生的成长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通常包括社会制度、社会群体、社会舆论、社会规范等,能够影响人们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硕士生成长中的社会因素影响,突出表现在社会的专业认可、资源分配和刻板评价三个方面,加剧了硕士生培养中的声誉差异、资源差异和出路差异,贯穿于硕士生培养的“入学-培养-求职”环节。
一、声誉悬殊:社会的专业褒贬影响学生专业认同
热门专业的社会声誉增强了求学者的专业认同。专业的社会认可,反映了社会大众对于大学特定专业的认可程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越高,学生的自信心越高,越能感受到社会大众对所学专业的价值肯定。因此也更加坚信,只要努力学习,日后就业时就能获取相应回报。访谈中S1说:“我的专业在社会上很受认可,大家一听到这个专业,都会说这个专业好厉害呀,很好找工作。所以我也比较有信心,会好好学习专业,争取找到比师兄师姐更好的工作。”可见,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越高,社会大众对其获得的成就也就越认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加速其成长。
冷门专业的社会声誉容易伤害求学者的自信心。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就会让学生感受到专业无用,不利于专业认同感的建立。S2说:“我现在正处于找工作的阶段,我发现自己的专业不被社会认可,找不到对口的岗位。我现在就属于跨专业找工作,因为本专业没有好的就业机会,只能往其他行业发展。而其他行业又不需要我这样的专业,根本体现不了专业优势。这种时候我就会觉得,研究生三年其实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找工作时更是处于食物链底端,非常打击信心,心情非常沮丧。”可见,专业认可度较低时,硕士生会产生“专业无用论”思想,觉得自己还不如本科直接就业;或者认为“硕士阶段学得再好也没有用”,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
二、资源悬殊:社会的资源分配失衡制约质量提升
资源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最高层次的教育形式,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最高素质、最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提高人才社会竞争力,是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遗憾的是,由于研究生不断扩招,我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资源不足问题。比如研究生教育阶段师生比失调,导师不能对每位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研究生课程的质量层次不齐,受师资水平的制约;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不足,缺乏足够的质量问责,等等。从微观层面来讲,调查中发现,研究生阶段依旧有较多质量不高的课程;依旧有不少老师照着PPT念读;依然有很多学生表示有些课程毫无收获。而
资源失衡导致不同类型或院校层次的硕士生待遇悬殊。对于专业型硕士生,主要问题是实践技能没有得到提升,虽然高校设置“校内外双导师制”,但校外导师如同虚设,没有提供实际指导;同时学校不能提供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实习实践机会,导致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与学术型硕士差别不大。S3说:“我觉得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有问题,模糊了职业目标与学术目标的界限。如果重视职业目标,就不应该设置太多创新和探索的任务。因为创新和探索涉及到知识边界,应该由博士生来完成。对于硕士生应该是考完试,获得学分,通过答辩,就授予学历学位。如果重视学术目标,就应该把学位课程推后,跟学位论文关联起来,而且整个培养重心都应该放在科研指导上。否则就会像现在这样,硕士生缺乏科研过程的具体指导,只是机械模仿,做一些假研究。此外,高校的任务划分也要拉开档次。比如清华北大,每年有几百亿的经费,可以让学生去做尖端科学研究。再到下一级211层次的高校,硕士生可以参与尖端研究的应用开发。而且其他高校的硕士生,根本没有经费和资源的保障,就应当不参与科研。但当前科研任务被下放到所有高校,在经费和资源上又分配严重不均,对那样弱势学校的硕士生而言,这样的要求就不公平,也没法保证科研质量。”可见,我国为硕士生提供的社会资源是不平衡的,并不是所有的硕士生都能得到相应的资源支持。尤其是对于普通高校的硕士生而言,在这个学历时代更难生存。因此,我国应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资源保障,清楚定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应确立不同的要求,为学生创设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发展和成长。
三、出路悬殊:社会的刻板评价加剧第一学历歧视
社会对于不同类别学生的“刻板评价”由来已久。硕士生遭遇的社会刻板评价,是指社会大众对于硕士生的评价较为简单粗暴,过于强调学校、学历、个体经历、个体能力等参考指标。在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是以学历和学校为标准来衡量学生。考研成功时,人们会询问:考上了什么学校?学校是211还是985?是不是双一流院校或学科?上了研究生后,依旧摆脱不了“唯学校”论断。
“第一学历歧视”导致硕士生的就业出路差异悬殊。在求职期间,招聘单位不仅看研究生的学业表现,当前学校的档次,而且还会看学生的第一学历,使“高考定终生”的论断成为现实。即使不少学生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考上更高层次的院校,却依旧摆脱不了第一学历的歧视。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无论在学习中和求职中如何努力,社会似乎都给自己定了“你不行”的标签。S4说:“我高考发挥失常,就读的本科学校层次较低。所以我一上大学就想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想寻求更好的发展。但读研之后,无论是在选择导师还是在求职方面,我都深深感受到本科院校层次的重要性。因为导师在挑学生时,会看重高层次学校的学生,而我只能接受'被选择’。在求职时,招聘单位都会关注我的本科院校。因为级别不高,我在求职路上也屡受挫折。第一学历的层次问题,让我感觉到歧视,似乎一切努力都成为泡沫,严重影响我的信心。”可见,当前我国的社会评价存在刻板印象,过分注重“第一学历”和“学校层次”。这样的评价标准并不健康,忽略了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与成长。这种畸形的评价标准,伤害了那些基础条件不佳的硕士生,让他们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甚至产生了“读研无用论”思想。因此,社会应建立合理客观的评价标准,减少“唯学校”和“唯学历”的歧视。这样才能看到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闪光点,鼓励硕士生的积极进取和能力成长。
总之,硕士生成长的社会支持存在诸多不足。在社会的专业认可方面存在声誉的悬殊差异,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数量悬殊问题,在求职中存在出路的悬殊差异。这些社会性的失衡状况,会影响硕士生的健康成长,期待社会资源配置能避免“马太效应”,增强公平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