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2010年北邮毕业,11年教龄。
✅2020年10月靠教课走进栏目【企业家精神】;
✅2019年出版【学好不难】、【学好不难2】,【初中物理题型方法一本全】,销量12.7万册;
✅有10岁女儿,现在的我为一名热爱教学的物理小老师;
我朋友圈分享了,初高中物理题型方法PDF电子版,您若需要或与我沟通,不要公众号留言,可加我个人微信
3~12岁,之所以,孩子还听家长的管,是因为毕竟是小孩儿,力量薄弱,社会生存能力低,对家长高度依赖。但一旦到了13岁,到了初一,新的环境开始,青春期开始。。。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家长以前小时候,经常给孩子报班,孩子几乎没有排斥过,都去。但现在再报班,问是否去,这个时候,由于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就不去了。孩子的心理、身体,都出现了明显变化,有了自己的小主见,不像小时候,会完全接受家长的想法了,父母的影响力,开始下降。虽不会完全接受家长的想法,只是心理会逐渐开始抵触。但不会立即反抗。。。。家长在这个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依然拿他/她当个小屁孩。我就经常经历这事儿:“家长当着孩子的面,和我聊:老师,上课时孩子认真听吗?要是走神儿,您就多提问他。他学习就是不踏实。老得大人提溜着。您多费心。。。”这时,观察孩子的脸,早就扭向另一个方向了,一般是门口的方向。。。或者,只要家长找老师聊天,基本上,孩子都跑的老远,家长让回来,也不回来。。。因为孩子已经是半个大人了,在他们的心里,老师是外人,怎么能当着外人,或者旁边那么多同学,(并且还有女同学),说自己的坏话呢。。。因此,家长有时偷看孩子手机聊天记录,有时就很感叹,怎么孩子在同学面前,和在自己面前不一样呢???好多、好多孩子,在家长面前,是很压抑的。。。这种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会越飞越远,基本上,一两个星期,才会给爸妈打一次电话。。。做企业的家长,或在公司就职的家长,可能会更理解。。。。批评员工,是不能当着很多人的面儿,进行的。。。。那会让员工颜面扫地,下不来台,员工只有离职一条路。。。孩子教育也一样,说ta的缺点时,最好就他一个人!若当着很多人,当着老师,当着他的同学,他肯定感觉特没面子。孩子,又不能”离职“,只能不断加深和家长间的矛盾。。。若孩子和家长有矛盾,吵过嘴,动过手,怎么可能还去听家长的意见呢?我当老师,教课也一样。若班里有个小朋友,老是闹腾,说话!不能在大庭广众下,当着全班所有人的面吼他:xx,别说了!而是,下课后,或课间,单独叫过来,和那个闹腾的孩子聊一聊。我每周在个人微信朋友圈更新的课堂笔记,也是这样。上面都有班里很多孩子的成绩。这些成绩,虽然公布了,但之前,我都在班里说过:哪个小朋友,若觉得考的不好,不想公布,只要偷偷在微信上,和我说一声就行。一定要照顾到孩子自己的内心感受。站在ta的角度想问题。当老师,绝不是会总结几个题型就完的,首选,你得让孩子喜欢你!中学生基本上都非常感性,他们绝不会喜欢,ta讨厌的那个老师的科目。。。对老师来说,有孩子讨厌他,其实没啥损失。但对学生来说,可就完蛋了。。。至少这科的分,基本上高不了了。。。受罪的是家长,还得掏钱一对一,或者大班补课,提上来。。。。多说一句:孩子眼中的好老师,和家长心中的好老师,是一个类型吗???所以,真正牛师,一定会满足孩子、和家长的双重标准!且同时,这两个群体之间还是有矛盾的。。。千万别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和医生一样,是个铁饭碗!上手容易,干好?难!尤其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辅导班老师。不是去看什么、虚大空的家庭教育类的书籍,那东西骗钱的太多。。。想让青春期的孩子,听家长的话,首先要降低身段,和ta做朋友。让孩子好好学习,听爸妈的话,这个过程,特别类似”销售“的过程。销售,就是和消费者做朋友,把握消费者的需求点、心理,把自己的思想,装进消费者的脑袋里,最终实现交易的完成。。。而教育孩子也一样,把自己的位置,降到和孩子一样,和ta做朋友,取得孩子信任。再把握ta的心理需求,从而ta才会听家长的意见,受家长的引导,这不就是,把家长的思想,装进了孩子的脑瓜儿里吗?试问,和孩子做朋友难,还是真正做销售时,和成年人做朋友难呢?肯定是:和成年人做朋友难。30~50岁的成年人,多鸡贼啊,当销售人员还没上门,就知道其目的,就拒之千里之外了。有一些大型项目的销售,为了能最终签单,把目标的客户的生活习惯、日常起居,家庭成员的职业和社会需求,都了解的相当透彻,非常耐心。。。但家长,一般对自己的孩子,往往是拿着放大镜去观察,看到的全是缺点!其实,再靓丽的帅哥、美女,也禁不止拿着放大镜天天看啊。。。且,家长对孩子,往往没什么耐心。。。而教育本身是个慢工夫,往往最需要的是耐心。人类社会的正常交往就是这样,人与人接触频次少的时候,往往看到的都是优点,当一旦成为天天见的朋友,亲人,时间一长,看到的全是缺点。刚谈恋爱时,全是对方彼此的好,要不也不可能在一起。。。结婚个十年、八年的,一想起来,全是对方的缺点。。。反应在教育中,就是:往往住宿的中学生的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要好于天天见面的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很多人的想法是:我天天管你吃、管你喝,上个辅导班,还牺牲我自己周六日的休息时间,送你。你还不好好学。。。你这样对得起爸妈吗?人的心理上来说,人是典型的会计算投入产出比的动物!很多是下意识完成的。。。因为这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也往往是没有站在孩子角度想问题。。。只站在了自己的角度。。。曾经有一位家长问我,她女儿怎么管?孩子也不好好学?挺焦头烂额的。。。我就说:那她朋友多吗?家长说:不多,就一个从小到大玩的好的。我说:那您女儿挺可怜的!成绩不好!肯定学校老师也不是很待见她,朋友也就一个,还是其他班的,平时下课,说个知心话的也没有。但家长一般不这样想,家长一开始想的,全是:柴老师,您说,怎样才能提分?应该怎样给她补补?您说,她也不写作业,可咋办呢?这成绩,怎么考好学校?深入不了她的内心,点燃不了她的学习动力,任何举措,都是无效的。。。分析了“局势”,知道了原因,也才能“抓药”,具体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