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大小姐体验打工妹的一天,有钱人的生活就是这么的朴实无华且枯燥
译言·译眼看世界
昨天,某博主发布了一段打工体验视频。视频中,身为集团大小姐的博主扮作打工小妹,体验搬砖的一天。打工结束后,转账工人发现,这位小妹的银行余额有一千多万。
视频发布后,引发网友争议:现在的富二代不光给你创造痛苦,还要嘲笑你的痛苦,更绝的是消费你的痛苦,最后告诉你,你的痛苦是理所应当。
对于出身一般的人来说,不能指望祖荫庇护,只能依靠个人努力。所以,人们常说“天道酬勤”,仿佛通往成功的路虽然陡峭,却没有失足的风险,只要经历付出与磨难就一定会如愿以偿。因此依靠努力而改变命运也成了许多社会底层人最大的追求。
但这条定律在现代还适用吗?不可否认的是,社会发展、时代改变已经为成功加入了更多不确定因素,而“内卷”“固化”等问题也似乎让走向成功变得难上加难。
由这些社会问题导致的成功焦虑在美国更加泛滥,越来越固化的阶层让他们对付出与回报的正比关系产生了怀疑,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让人失望的事实,那就是:“寒门”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01
生来聪明不如生来有钱
在很小的时候,美国的孩子就会听到别人对他们说,努力就会有收获。从入学起,这样的教育就开始了。然而,根据乔治敦教育与工作中心(CEW)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和自身的学术成就相比,出生在有钱人的家庭才是预示一个人会在成年走向成功的标志。
安东尼 P. 卡尔内瓦莱( Anthony P. Carnevale)是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也是CEW的负责人,他表示:“在美国想要取得成功,生来聪明不如生来有钱。成功的一般不是有才能的人。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家庭出身不好的孩子,即使聪颖过人,在前途上也比不上有钱人家的孩子,即使后者没有那么聪明有才。”
卡尔内瓦莱和他的团队对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的数据进行了一系列分析,追踪学生从幼儿园到成年的学习所带来的成效,并根据他们在统一数学测试中的表现来进行智力评估。随后,研究人员根据社会经济状况对学生进行了分类,其中考虑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父母的教育程度和父母的“职业声望”(对社会地位、社会权力和收入能力的一种评价方法)。
他们发现,和有钱但成绩差的孩子比起来,那些从幼儿园起就成绩优异、但家庭贫困的孩子,不论是从高中、大学毕业,还是找到高薪的工作,都更加困难。
具体来说,该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幼儿园学生经济社会地位处于底层25%,学习成绩处于顶层25%,那么他获得大学学历、在25岁薪水高于35,000美元、35岁高于45000美元的几率为31%。而社会经济地位在顶层25%,成绩处于底端25%的幼儿园学生,要达到上述的发展成就,几率达到71%。
进入小学后,衡量孩子成就的标准增加了,但他们取得成就的机会仍然与社会阶层状况紧密相连。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且数学测试中成绩中下的孩子,后期想要取得很高的成就十分困难。到八年级,这些孩子中成绩位于中等及以上的几率还不到1/5,与之相比,家庭富裕、幼儿园时期成绩数学测试较低的孩子几率则超过2/5。
与贫困家庭的孩子相比,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更容易保持高分。与黑人或拉丁裔的孩子相比,白人和亚洲孩子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好成绩。对于测试成绩不高、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要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高水平很困难。此外,在幼儿园获得数学测试高分的黑人和拉丁裔学生,和白人和亚裔的同学相比,保持高分的可能性也要小。
成绩高低在孩子上高中时就大致确定了。这在分数较低的学生中尤为明显:分数在末尾25%的学生一旦进入高中就很难提高自己的分数。
高中成绩为获得大学文凭奠定了基础,但家庭和社会阶层也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幼时的数学测试中获得成绩低、但经济地位高的学生,和成绩高但地位低的学生比,完成大学学位的几率更大。
02
现在,教育很难成为阶层流动的杠杆
在美国,阶级流动性不强,教育可以成为阶层流动的杠杆,但现在作用也十分有限。低分数、高阶层的学生成年后也跻身社会经济上层的几率是高分数、低阶层孩子的两倍。
即使一个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确实克服了重重困难,获得了大学学位,他们仍然面临挑战。乔治敦的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幼年时成绩名列前1/4、且获得大学学位的孩子,到25岁时获得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几率是76%。相比之下,他们那些学习成绩低、经济地位高、拿到大学学位的同龄人则有91%的几率维持目前的阶层。
卡尔内瓦莱说,造成这种状态的有几个原因。
他说:“人们一般喜欢将责任归咎于学校,认为学校错在没有保持住那些开始就脱颖而出的孩子的成绩。” “但是,还有很多因素:种族,阶级,性别……从家里有几本书,到读一年级认识几个词,这些都有关系。出身的劣势和优势,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
乔治敦研究中心还研究了有钱人家的孩子所享有的其他优势。2016年,收入在社会前1/5的家庭每年花费约8600美元用于丰富孩子的课外活动,而收入在后1/5的家庭的开销则不及1700美元。
03
教育不平等的问题,有解吗?
卡尔内瓦莱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追踪调查这些孩子,后来我们发现,所有孩子都会遇到挫折。但区别在于,有的人跌倒了能重新站起来,有的却不能。” 他认为,如果物质资源和有利支持能让低分且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生克服挑战并取得成功,那么类似的支持也可以对高分但处于劣势地位的学生提供帮助。
卡尔内瓦莱意在广泛推行公共政策的以解决教育不平等问题,包括普及学前教育,更公正的学校资助,招生多样化,在同一班级中既有表现优异的学生,也有成绩欠佳的学生,以及保障父母的基本生活工资稳定,维护学校和社区的安全。
“这些都不容易办到,耗资也不小。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们目前没有还没有制定过以学校和社区为出发点的综合性政策。”
他说,尽管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实施这些政策成本太高,但“另一种观点也是正确的,即,与政策的实施成本相比,由于人力资本和能力素质的欠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一样难以承担。”
原文链接:https://www.cnbc.com/2019/05/29/study-to-succeed-in-america-its-better-to-be-born-rich-than-smart.html
原文标题: Georgetown study: ‘To succeed in America, it’s better to be born rich than smart’
原文作者: Abigail H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