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湖的笔记/I】张学明丨掠过指间的黄昏(散文)



我不知道自己,已经第几次站在这里,面对这样一个——辽阔的湖。实际上,湖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是大地的眼睛,是自然界中,最让我们宁静的音乐。我每次面对,我总是抑制不住自己。湖在时光的阴影里,沉静而又安详。隐忍的目光,与长空的迷蒙,构成时光里,最圣洁的元素。

湖的四周,长满了树,参差辽阔,蓊郁苍茫。再远一点,就是青青的群山。淡青色的天光,掠过山峦,在这里聚集,正像一群要去远方的老人。清凉的湖面,反射着玉兰的光芒。浅浅的涟漪,像打开的经卷。群山的倒影,印证着生命的高度。使接近或者远离的我们,都能清清楚楚看见——自己今生今世——唯一拥有的——身影,或者容颜。

第一次在这湖边行走,是一个晴朗的秋日。弯弯曲曲的山路,渗入时光的界面。荆棘和茅草,蓬勃昂扬,纵横的身躯,伸向遥远。阳光透过树林,洒下斑斑点点的昀光,宛如斑斓多姿的蝴蝶。在这乱飞的蝴蝶群里,徜徉着湖水特有的气味。毛竹,挺着高大的身躯,夹杂在树林中。他们在这里,专心守望,宛如年迈的母亲,守候孩子的归来。我坐在临湖的一个制高点上,悄无声息地望着。远山肃穆。安静的天空,犹如静默的神灵。

湖面,几朵浪花般的水鸟,渐渐远去。淡青的水雾,从湖面升起,宛如黑暗里,摇曳的火。从这制高点望下去,视野所及,是一块透明的青玉。站在湖边,举目远望,湖水深幽,波光涵澹。空中浮起,朵朵白云。岸边的芦苇,站在黄昏清凉的水中,一簇簇,一丛丛。他们努力昂起,纤细的身躯,像我久违的亲人。我深深弯下,自己的头颅。

第二次到这里,是一个夏天的黄昏。群山更加寂静。湖水,已经消失。湖底,一汪青泥。我望着龟裂的湖。我想到湖的对面去。在湖的对面,我看见一堆堆瓦砾,一块块陶片。他们安静地躺在时光的落日里。这些岁月的伤口,在湖水逃走以后,不得已暴露了自己。——或许,他们只是想通过湖水,把自己藏起来,尽量地藏起来。就像我们,在生命漫长而又短促的眺望里,尽可能地通过生存,掩藏起,难言的苦难。

在陶片与瓦砾之间,我低头寻找,努力寻找。我看见悠远的悲怆,凝结在陶片的躯体里,我看见呐喊与泪水,暴露在陶片的纹路中。这些不屈的生命,通过逃亡,通过躲藏,宿命地来到我面前。我不知道湖水,究竟逃到了哪里。我只看见陶片,这些缥缈的黑暗精灵,煽动着残缺的翅膀,在炙人的天光下,像经书一样,在我面前铺展开。这些,通过神灵锻铸的肉体,从他们的完整,到他们的破碎,究竟需要,经过多少,漫长的对抗?

这些陶片,这些,从古越窑里,烧炼出来的青色灵魂,已被湖水浸润得太久。他们的残躯,泛着青白粗糙的微光,在湖水干涸的泥滩上,纵横交错,宛如一地散乱的花瓣,或者遭受过兵蠫的废墟——沉默而又侥幸的死亡鸟群。我在黄昏里茫然聆听。我随意捡起其中几块,我想把他们带回家去,放在我日夜对视的案头。或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在黑暗中安睡的精灵们,会从裂纹中走出,与我的梦幻,息息相通。我知道史料上,对这个湖有详细的记载,但我并不清楚,是先有这湖,还是先有这历史。当时光挥霍着时光,生命挥霍着生命,这些破碎的筋骨,在逃亡的路上,是否能躲过,一次又一次,邂逅的灾难?

第三次,是在今年春天。悄然的春天,以他素来的雍容,在江南大地姗姗而行。我仍然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我看不见白雾中茫茫的湖水,我只能闻到湖水固有的体味。历史沉淀在这里的,不仅仅是一个湖。风霜雨雪,通过四季。阴晴圆缺,通过月亮。明亮黑暗,通过光芒。当湿湿的白雾,渐渐散去,恬静裸露的湖,又在天光中,又在我面前,悄然打开。

我仍然沿着湖岸,缓缓而行,当我行走到湖边的一个院落,已是下午。竹林茅舍,掩藏在春天固有的苍翠里。摇荡着波纹的湖水,散发着春天幽雅的清香。在湖泊的深处,我终于看见了古越窑遗址。这个岁月中苍茫的圣地,如今,已是一片苍茫。灰暗的土地上,再也没有摇往远方的船桨,再也没有通往他乡的管弦。驻足翘首,只能依稀听见,远古的马蹄,只能依稀看到,虚拟的炉火。那些来来往往,匆忙的背影,早已喧嚣,也早已沉寂。他们青玉一般的容颜,与窑池,与炉火,与流水,早已走进了时光,浅笑的暗箱……附近村落的炊烟,如归巢的鸟群,在风中摇曳。远处的山峦,满身青碧,在湖光下,恬然静卧。

站在湖的深处,古越窑遗址前,看着春天里,圆润温暖的落日。也许,每个生命都是一个湖泊。我曾见过高原上辽阔的湖,也见过群山间深藏的湖,还见过大江边,桀骜奔腾的湖。但他们,都在时光的缄默里,独自沉默了。唯独那种一尘不染,与世无争的样子,很像慈祥睿智的老者,饱经沧桑,豁达隐忍,任时光,在他们身上,脸上,镌刻岁月的烽火。

无庸质疑,我所说的湖,是具体存在的。它是我生命的第二故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灵魂的家园。数年前,当我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忙碌,奔走,饱受生活的艰辛与喜悦。机缘偶然,在我独自闯入这湖之后,我的此生,就与这湖,走到了一起。

作 者 简 介

张学明,男,七十年代前期出生,做过教师、编辑。曾在《诗刊》、《文学港》、《雨花》、《佛山文艺》、《延安文学》、《青年作家》等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出版有散文随笔《最黑暗与最明亮的》(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长篇小说《城市蚂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




微信查找公众号“jgyxcpt”进行关注

(0)

相关推荐

  • 蓝色交响……泸沽湖

    泸沽湖俗称左所海,古名浪勒得海,鲁枯湖,纳西摩梭语意为山沟里的湖.位于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交界处,为川滇共辖.湖东为盐源县泸沽湖镇(原左所区),湖西为宁蒗县永宁乡.湖泊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5 ...

  • 美丽的千岛湖 ||王元

    美丽的千岛湖 早就耳闻千岛湖的风景很美,如诗如画,旖旎多彩.总想亲临其境,观赏一下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呢?阳春三月的一天,我和朋友结伴到千岛湖游玩.烟雨下江南,我们在朦胧的细雨中汽车驶入了千岛湖境区内.滨 ...

  • 当代散文‖【峡山湖四季】◆于强

    作者简介 于强,山东省高密市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现供职于国家税务总局高密市税务局.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 峡山湖四季   峡山湖的春 春天的峡山湖,是写在大地 ...

  • 西行慢记之五:青海湖上看日出

    经义小地理 2019年8月4日,海拔2900米 一觉醒来已是早上6时,无雨. 收拾完毕,打开房门,太阳正步步向上.我快步走到湖边,艳丽的朝阳从湖面升起,金色的阳光沐浴着湖边的草场,沐浴着露营早起的人们 ...

  • 寻 梦 西 藏(之二)

    一起去西藏 在西藏这片神奇而神秘的雪域高原上,一千多个大小不一的湖泊像散落的珍珠,星罗棋布的镶嵌在群山环抱之中.这些秀美的湖泊景色迷人,背后依偎着高耸的雪山,周围与宽广的草场相连,形态各异,湖光山色, ...

  • 【关于一个湖的笔记/II】张学明丨一个人的湖泊(散文)

    把自己交给大地,这是生命中的愿望.把自己交给湖泊,这是生存中的愿望. 这湖,无疑是年轻的.是诗,也是词.多数时候,是嫩绿的叶脉上,一颗晶莹干净的露珠,或者向日葵,一朵装满阳光的花瓣.站在她面前,我只有 ...

  • 【行参菩提】张学明丨大地上的音乐(散文)

    一.序曲 春天就像一场晚会.在我的感觉中.春天的姿势总是特别,有时简直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没有中途退场的.大家都铆足了劲,要坚持到最后.有时,春天到来的样子,就像临水梳妆的古典美女,悄无声息,袅袅 ...

  • 【关于一个湖的笔记/III】张学明丨让自己悄悄慢下来(散文)

    月光是透过云层降临湖面的.我坐在湖边,看那朦胧的山影.山仿佛在牛奶中泡过,乳白色的暮霭,像一群群纯洁的天鹅,聚集在光线参差,静谧朦胧的湖岸.她们灵动的身姿,与湖水的浅笑,相互交融,浸染出一幅养眼养心的 ...

  • 张学明丨陆游,那个风雨中昂然远去的身影

    感动于数百年前的诗人陆游.一方面因为他的苦难,一方面因为他的疼痛.他的苦难来自社会,他的疼痛来自家人.在陆游的一生中,我们看见的,是一个苍凉不屈的老者,用沙哑的歌喉,在阴影沉重的星空里,倔强而又多情地 ...

  • 张学明丨徐渭,一抹孤独的火焰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炎热异常,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夏天仿佛要了许多人的命.我在那个夏天的某个夜晚,顶着酷热,借助汗水的流淌,借着宿舍里不太明亮的灯光,在凌晨一点左右,翻读写明代一个艺术家叫徐渭的人的书. ...

  • 张学明丨像东坡那样寂寞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入,凌万顷之茫然."写出这样文字的人,注定是要寂寞的.每当我读到这里,我总是钝住,再也继续不下去. 想东坡当年,临风江渚,倚酒赤壁,竟然挣扎如是.& ...

  • 张学凤丨今生,我欠父亲一个拥抱

    序:此文从起意写,到前天完成历经了3年半的时间.每次都是写下很少的几行字就因为心痛而中断,仿佛平息悲痛的情绪才将它完成,但对该文整体还是不满意,感觉想表达的东西被一些琐碎的记忆描写冲淡了. 周日,可以 ...

  • 诗人样本||张学明:咖啡(组诗)

    作者简介:姓名张学明, 汽车维修工程师,曾于<工人日报><中国汽车报><散文诗><阿坝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日报><汽 ...

  • 诗人样本||张学明:除夕(组诗)

    作者简介:姓名张学明, 汽车维修工程师,曾于<工人日报><中国汽车报><散文诗><阿坝报><四川工人日报><四川日报><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