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效保持学习热情的方法,你该让孩子知道!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物无一不是对自己的事业和专攻的学科怀有异乎寻常的热爱之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使人的整个心理过程积极化。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求知欲望越强,学习就越主动,越具有创造性。史丰收、陈景润爱数学达到了入迷的程度,甚至废寝忘食,于是便创造出了快速计算法,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

可以说,兴趣是心理的催化剂,是认识和创造活动巨大的推动力量,是创造发明的精神源泉。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心理学家要求教师“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方式去激起儿童的求知和求学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望获取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索真理,力求认识世界带有的情感色彩。它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培养学习兴趣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

夸美纽斯说得好:“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要。”学生只有真正了解了学习的用途和目的,才能懂得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否则,就像现在的人追求片面升学率,不少人把分数作为谋取某种利益的“敲门砖”,而一旦目的达到,这块砖头就弃之不用。明代有个叫董明的人,他把这种人称之为“应试秀才”,把他们所写的文章叫作“纱帽文章”,意思是除了科举之外再毫无他用。

培养学习兴趣要注重改进方法

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说得好:“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碍才能的发展。”

在谈到学生学习方法问题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学生一袋干粮,不如给他一杆猎枪。”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如果掌握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立马可以独立行走,自己去寻求知识,自己可饶有兴趣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现在,终身教育的概念已经取代了以往的教育概念。我们已不能把教育目的限定在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上,而应该放在发展他们的智力、创新他们的学习方法上。那种传统的“仓库论”已经过时了,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学会积累相关的知识、资料,能把这些东西很快拿来为我所用。学会怎样学习,就意味着学习者对他所想要获取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

培养学习兴趣要不断丰富学习内容

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能不断给人以新鲜感,使人的心理过程经常处于积极兴奋的活动状态。随着知识量的积累,学生不仅会渐渐体会到“学海无涯”的道理,而且由于他日益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他的兴趣逐步会发展到高级水平。

很多教育专家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充分显示个人存在价值的基本需求,从而人人都希望过一种生机勃勃富于创造性的生活,这种需要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强烈。学生一般都倾向于解决比较困难的问题,解决能充分显示自己才能的课题,这就要求在我们的教学,要始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习兴趣要创造赏识氛围

夸美纽斯说:“教师愈是热忱,他的学生就显得愈是热心。”陈景润在中学老师的热情鼓励下立志在数学领域有所成就,这个事例早已被人们传为佳话。现代教育学把学生的倾向性分为“向学性、向师性、向上性、向群性,同学之间的互向性、独立性”等几大类,其中“向师性”对学生影响尤其突出,长辈为学生的楷模,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模仿、赏识、立志“青出于蓝胜于蓝”。正是由于这种鼓励和赏识,才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文章摘编自《基础教育漫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