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丨追梦——回忆我的创作之路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是我为人处世的基调。每每读书看报,总被济贫救困的情景所感染,并为之振奋心怀感激。
我的中学、小学生活是在学雷锋的年月度过,受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影响,耳濡目染学会了力所能及做好事。每当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人的夸奖心里总是美滋滋的。雷锋日记:“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看成了自己人生的幸福,这种幸福一直伴随我左右.
人生,就是一种责任,既然活着,就应该担起生存的职责,不是因为执著,而是因为值得。
高中毕业后,我回到村里当了教师,我这个“田秀才”,在那个年代竟成了全村人的骄傲,在教书之余还时常被村里委以重任,每年指派组织一两场所谓的“文艺晚会”。1997年村里响应上级号召,大搞集资建校,饱受目不识丁之苦的几代人积极踊跃,巴望着早日建成一所窗明寂静的好学校,也让自己的子孙能金榜题名,将来也能有人出人头地荣光耀祖。
在一次集资建校动员会上,面对窗户没扇、玻璃碎片、桌子没面、板凳两块的破败危房校舍,不少人热泪盈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动情挥臂高呼:“宁愿多吃三年苦,不愿孩子不读书”。在宣传动员会后,全村人男女老少群策群力;涌现出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集资建校为教育的感人故事。
不幸的村寨总是诞生苦难的岁月,饱受磨难的生活将为殷殷真情和幸福而欣喜。
建校开始后,一对新婚夫妇怕新校址刚灌注的水泥地梁冻裂,竟把娘家陪送的三床新棉被盖在了水泥地梁上;80岁的赵大爷让儿子套上牛车,拉上自己的棺材板,拄着拐棍到镇上去变卖,换钱建学校。他们的行为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心里反复在想用什么的题材创作讴歌他们呢?后来,试探着写了篇报告文学,幻想着,假如能登在报纸上岂不是更多的人来分享他们的快乐。稿子写好后,满头大汗步行8公里,跑到镇上邮局,试着第一次向报社投稿。稿子投出去后,期盼的心,在忐忑不安中一天天过去。
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将是演员,关键是看,谁能成为主演。
当年2月15日这天,一位乡干部推着沾满泥巴的自行车,把一份报纸送到了学校,喇叭一广播,全村人得知我创作的报告文学《卖棺材》刊登了,建校现场一片沸腾,捐棉被盖大梁的那位新婚嫂子泣不成声,拉着我的手,“兄弟,咱村出读书人了!”长辈的叔伯们也自豪地拍拍我的肩膀,用这种鼓励的方式,以表庆贺。
赵大爷尽管不识字,当把报纸递给他时,布满沧桑的脸庞老泪纵横:“娃呀,这辈子我也露脸了,没白活……”看着赵大爷一脸幸福的样子,我心里甜丝丝的像掠过一丝幸福的醉意。
达那以后,我选定了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当作家,也把读书看报分享快乐、撰写国家建设当成了我的幸福和追逐的梦想。
为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我这个门外汉自学起了文学创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每年总有多篇小稿,诗歌什么的在当地报刊见报,尽管是些豆腐块、火柴盒,但也感到很欣慰。
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
后来,工作有了变动,但文学创作一直是我追求的梦想。特别是调到公安机关后,我多次参加写作培训班的系统学习,写作水平逐年得到了提高,还被多家媒体聘为特约记者,采写、创作的热情更加高涨,一有时间就深入生活,精心聆听人间大爱正能量。2006年以来,已创作短篇公安题材的报告文学几十篇。特别是2012年又荣获了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十佳通讯员”称号。评委在颁奖词中写道:“一场救援,你写出了公安民警的责任与担当;一个‘背背女警’,你记录的是小片警如何构建警民之间那座和谐的‘桥梁’;一个这样的荣誉,是你和人民公安报·中国警察网为基层公安民警鼓与呼的新征程。”
作 者 简 介
李健,男,汉族、现年52岁,系洛阳市新安县人,大专文化,现供职于义马公安。1985年参加工作,历职教师、记者。主要从事新闻宣传和文学创作,兼职《河南法制报》特约记者,多篇新闻稿件获奖。2013年当选为义马市作家协会常务秘书长;《义马文学》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发表20多篇散文和文学随笔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