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敏丨欢歌笑语美味泡汤
年关一天天临近,又到吃泡汤的时候了。
吃泡汤是我们这方的风俗。据说还是从贵州的少数民族兄弟那边传过来的。农民杀年猪时,把猪头割下来,加上内脏,蒸煮炒炸,弄它十多样菜,再烧上一大锅汤。请亲戚朋友共享,称为吃泡汤。
有的家境条件好些的,甚至拿半条猪来弄。嫌家里窄,干脆就在院坝里支一口大锅,摆上十几张方桌,主人客人一齐动手。真是人声鼎沸,笑语欢声。什么炖猪蹄,卤猪尾,回锅肉;还有猪心、猪脑、肥肠、肚条、血花、豆腐花等。一道道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摆上桌来,琳琅满目,满院飘香。那种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阵式,与农家婚丧嫁娶的喜宴相比也毫不逊色。
我们那儿知青养猪的很少。再加上我又经常被抽去公社“帮忙”,就更没办法养猪。农民兄弟可以互请。我们光吃人家也不好意思。但我自认为写点什么还马马虎虎。平时就帮农民写写书信,逢年过节给他们写春联。要是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或是有人头疼脑热的;手放勤点,腿跑快点,帮忙请大夫、打点张罗等。这样一来,我自然就成了农民家的常客。
农民兄弟就这样,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你对他好三分,他准会对你好七分。只要一杀年猪,家家户户都来请吃泡汤。生产队近二百户人,有时一天就有三、五家请客。即使嘴再馋,肚子也受不了。如果吃这家不吃那家,他们又要怄气。于是我们也来吃转转,凡请必去。每到一家,喝口汤,吃两筷子就走。一天走四、五家都不成问题。这样做自己轻松,又不得罪人,农民兄弟也高兴。
农民请客和城里人不一样。他们盛菜不用盘子,全用大碗。而且盛得冒碗冒碗的。喝酒时一桌人共用一个土碗。你一口,我一口,依顺序转着喝。我原先也觉得这样不大卫生。但后来转念一想,农民兄弟也并非没碗没杯子。他们这样轮流转着喝,无非是想证明,既然大家都是朋友,就应该不分彼此,都不嫌弃。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碗酒,不停地转,不断的斟;意在传递一种延续不断的亲情、友情罢。
农家人不光兴吃,也喜欢哼点民歌小调。于是有人支招,要我在吃泡汤时拉点曲子,以助酒兴。这事当然不好推辞。但我也有条件。光拉曲子不成,得有人唱,我来伴奏。我约了另两位知青,竹笛、二胡加三弦,组成一个小乐队。那位兵嫂子倒也大方,带头唱了一首川北民歌“送红军”,声情并茂,感动得一位老婆婆当场直抹眼泪。至于那位兵哥哥的“我是一个兵”,更是放开喉胧一阵大吼,惹得满院人都放下筷子跟着他一起嗨。就连一向喜欢清静的“老把式”,也捧着一个旧铜盆跑过来,嘭嘭嘭地敲起了节奏。一时间,歌声,欢笑声,击打声,喝釆声,震荡着农家大院。引来了路人纷纷驻足观看,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昨天晚上,我又接到兵哥哥的电话。他再三邀我抽时间一定去他那儿坐坐,请我吃泡汤。他还问我要详细住址,说是把一个腊猪腿快递过来。话语间浓浓亲情溢于言表。只是兵哥哥还没玩智能手机。要不我会把这篇小文给他转过去,再给他发一个大红包。
注:“老把式”兵哥哥是我下乡当知青时最要好的朋友。老把式已过世。兵哥哥还健在。详见拙文《老把式,我的农民朋友》。
作 者 简 介
刘大敏,笔名“艾华”、“达明”、“鹤鸣春晓”等。大学文化,四川南充市人。现住重庆或阆中。本人属老三届,参加过文革,当过知青。在一大型国企干了三十多年。曾任党委、厂部秘书。被多家报社聘为特约记者。从八十年代以来,已在《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改革报》、《中国信息报》、《中国旅游报》、《中国妇女报》、《四川日报》、《四川工人日报》、《南充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南充日报》、《中国改革》、《中国工运》等国内200多家报刊发表新闻、通讯、特写、散文、论文、科普等各类文章100多万字,图片200多幅。有多篇文章获奖。有4篇文章入选《全国中青年精短散文系列丛书》。论文《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势在必行》获四川省社科院征文比赛一等奖。1999年10月至2015年7月因故停笔。2015年7月至今在网络发表文章3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