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实施策略—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单元学习任务”实施策略

 ——必修第一单元为例

左高超 

摘要: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每个单元最后都有一个“单元学习任务”专栏,它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导向。一线教师应该在“单元学习任务”的导向下,对标课程标准,整合学习情境、内容、方法和资源,创设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实施策略;素养

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每个单元最后都有一个“单元学习任务”专栏,它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导向。一线教师应该在“单元学习任务”的导向下,研究课程标准,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往往忽视单元学习任务的存在和价值,大多采用以往传统的学习内容目标的方式进行教学,学习效率低下,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1.广大一线教师分不清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任务群及学习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缺乏单元学习任务具体实施的策略方法。

基于此,笔者将依据课程标准对“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任务群及学习项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简单地阐述,并对单元学习任务的实施策略做探索性的阐释,以期有助于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并请教于各位方家。

一、聚焦课程标准,辨明三者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017年版2020年修订)》聚焦语文核心素养并以此设计了高中语文课程目标,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为课程内容。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

依据课程标准,很显然,学习任务群隶属于“课程内容”板块,是命名语文课程内容的大概念,是根据语文核心素养要求而确立的语文课程内容体系。[]

许多老师将学习任务群理解为教材设计或教师自行设计的学习任务的组合群,甚至有的老师将教材中每个单元后的“单元学习任务”理解为“学习任务群”很显然,这些理解都是错误的。

“单元学习任务”是若干个学习任务的组合,是教材为师生学习本单元课程所提供的目标任务。这些目标任务是实施学习任务群的导向,它起到的只是一个导向作用,正如新课标中所明确的那样:“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一线教师误将其作为实施教学的模式或载体。如此理解和运用,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生搬硬套,贪大求全;学生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其实,课程标准里说的很明白,学习任务群要“以学习项目为载体”,学习项目才是实施学习任务群的模式和载体。学习项目的教学理念是体验式学习,它是由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学习资源构成的统整性言语实践活动。[]

由上可知,学习任务群是课程内容的大概念,学习任务是实施课程内容的向导,学习项目是在学习任务的导向下实施课程内容的载体。如此,教师便理清了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与学习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也明确了“单元学习任务”既不是学习任务群,也不是可以直接当作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学习项目,它只是教师实施单元教学的向导。

因此,教师在进行单元教学的时候,需要定位单元所对应的学习任务群,对“单元学习任务”进行研究和梳理,提炼出学习目标和内容,然后,教师需要将这些目标和内容结合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将其转化为可具操作性的学习项目,通过完成学习项目最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接下来,笔者将结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具体谈谈“单元学习任务”的实施策略。

二、梳理单元任务,提炼目标内容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就是教材编写方式的改变,由过去的单线(主要以文本类型为单位)组元变为现在的双线(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组元。统编教材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青春”是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因而该单元又从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关注“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教学建议。这些建议在“单元学习任务”里有明确体现,教师应该把这种“体现意图”转化为让学生去思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如下。

1、本单元作品抒发的都是青春情怀。作品中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哪些是你以前未曾留意,而读过之后感受很深的?哪些已经点燃了你思考人生、积极向上的热情?认真阅读、欣赏这些作品,从你最有感触的一点出发,与同学就“青春的价值”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2、反复诵读本单元诗歌作品,围绕“意象”和“诗歌语言”探讨欣赏诗歌的方法,揣摩作品的意蕴和情感,感受不同的风格。

(1)五首诗歌风格各异,但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思。任选一首,想一想: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激发了你怎样的情思?如何通过意象来欣赏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思考,写一则札记。

(2)查找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资料,建议阅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加深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还要注意感受词作的意境,抓住“红遍”“尽染”“碧透”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来欣赏这首词。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进行分析并与同学交流。

(3)任选一首诗,有感情的朗读,把你对诗作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同学之间相互点评。

3、《百合花》写的是战争年代一名革命军人的牺牲,《哦,香雪》写的是改革开放初期山村少女对现代生活的向往。两篇小说的时代背景不同,表现得青春情怀却都是那样的感人。阅读时要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涵,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从两篇小说中各选择一两个感人的片段,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典型的细节描写,并作简要点评。

4、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弥足珍贵的。结合本单元诗作和能够引发你思考的其他作品,发挥想象写一首诗,抒写你的青春岁月,给未来留下宝贵的回忆。注意借剑本单元诗歌在意象选择 语言锤炼等方面的手法,使诗作多一些“诗味”。汇总所有同学的诗作,全班合作编辑一本诗集作为青春的记念。

温儒敏教授曾说,本单元“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就是依据不同体裁、从不同角度精读文本,举一反三,最终掌握阅读诗歌和短篇小说的一般方法。结合温教授的思想和本单元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建议,用思维导图梳理以上单元学习任务,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学习任务之间的层次和联系,如下。

由上图可知,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主要指向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掌握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创作的基本方法(鉴赏、创作和记录),领会和思考“青春的价值”,这就是本单元的两个主要学习任务。其中,领会和思考“青春的价值”这一任务是内隐型的,它是伴随着外显型任务(掌握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创作的基本方法)的完成来实现的。因此,教师在将单元学习任务转化为学习项目的时候,只需要聚焦外显型任务所包含的的目标和内容,整合学习情境、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即可。

三、整合相关要素,创设学习项目

鉴赏、创作和记录是需要整合的目标内容。单从鉴赏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十分清晰的层次,从语言到构思再到形象、意蕴和情感,这些都是鉴赏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规律。在鉴赏的基础上把握作品内涵和诗歌小说的一般规律,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创作经历尝试个人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

因此,在创设学习项目的时候应该以“鉴赏”为核心,在各个阶段的学习项目中将“创作”和“记录”相机融入其中。同时,在创设学习项目的同时,要注意学习情境、学习方法整合的恰当性,不要为情境而情境,为方法而方法。

本单元由5首诗歌和2篇小说组成。这5首诗歌中,有旧体诗有现代诗,有中国诗有外国诗;2篇小说的创作背景也不同,一篇反映的是战争年代的牺牲,一篇反映的是改革开放时代人民对城市的向往,可以说,课文选材十分丰富,相当全面。结合上文对本单元学习任务群特点的分析,教师可以按照阶段化分解的方式,层层累进,创设5个学习项目,如下。

学习项目1.班级诗歌朗诵会

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选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首(可以在本单元中选也可以选课外的),现在小组内部参加内部诵读,然后由小组推选1位代表参加班内复赛,由老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分小组进行打分,对优胜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这个学习项目旨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培养学生的诵读语感,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一面。通过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了解诗歌语言的共性特点;通过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通过打分评价,引导学生认识诗歌语言的表达效果,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学习项目2.模拟人物访谈

组织学生研读文本作品,可以把五首诗歌的作者作为研读对象也可以把两篇小说中的人物作为研读对象,深入研究。然后将自己代入角色,接受班级小记者的采访,畅谈“自己”的创作历程或者“自己”的心路历程。

推进这个学习项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提升学生形象思维力和逻辑思维力。在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力。但是推进这个学习项目,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点和典型样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人物访谈”类电视节目或者文章,帮助学生从整体架构上形成有效认知。

学习项目3.组织班级诗评大赛

阅读埃德加·斯诺的《毛泽东自传》,了解青年毛泽东的革命历程,用“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针对《沁园春·雪》写诗评,班级评选出优秀作品,刊发于《班级报》并发放给家长阅读。

还原《沁园春·雪》的创作背景,意在启发学生从中发现诗歌创作和鉴赏的一般规律,如诗言志、借景抒情、无理之妙等。在这个学习项目中,也可以引入其他4篇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了解诗歌创作,加强对诗歌创作构思的认识,同时,进行诗评写作训练也是对“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的落实。

学习项目4.排演“诗文里的中国”短剧

分年代让学生自主选择中国诗歌或小说作品,借鉴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样式进行改编和排演。此学习项目可以分为四步开展:(1)选择并深入研读文本。(2)集体讨论,改编文本,形成演出本。(3)进行排演,准备演出。(4)正式演出,评议总结。

学习项目1-3是学习项目4完成的基础,在进行项目4的过程中,可以建议和鼓励学生撰写短剧策划书、改编书,排练日记,排演反思,观剧体会等,把过程性写作和评论性创作有机融合。这个项目也可以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有效落实。

学习项目5.编写班级诗集

以“青春之美”为主题,引发学生思考想象,要求每名学生创作一首诗,提示学生注意语言锤炼和意象的选用。同时,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诗集征名,为诗集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并设计封面、制作目录和插图等。诗集制作完成后在全校展览。

推进此学习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但是此项目的推进需要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和典型样例。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诗集《繁星》,让学生知晓诗集的基本样式和编纂方法,帮助学生整体架构,形成整体认知。

要之,以上5个学习项目是在单元学习任务的导向下,整合了恰当的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照下,基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而创设完成的。5个学习项目是按照时间进程顺次开展的,从语言和形象入手,深入文本内核;从诗歌小说的文字解读入手到对两种文学体裁基本规律的体验;从语感到语理,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直至完成“文学阅读与写作”的终极目标——提升审美鉴赏力和表达交流力。

结语:

“单元学习任务”在新课标背景下的统编教材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足够重视单元学习任务作用和价值,充分发挥单元学习任务的教学引领作用,并将其整合转化为落实学科任务群的载体——学习项目,从而增加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