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农学著作《二如亭群芳谱》
《二如亭群芳谱》,简称《群芳谱》,明代王象晋所辑,全书共全书30卷,40余万字。明代介绍栽培植物的著作。1607年至1627年间,王象晋在家督率佣仆经营园圃,种植各种疏果,广泛收集古籍,以10多年时间编成此书,全书30卷。此书初刻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记载植物达400余种,牡丹的记载品种达185个。
王象晋(1561~1653),字荩臣、子进、三晋,康侯,号康宇,自号名农居士,山东桓台(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人,中国明代农学家。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中进士,万历四十一年(1613)任翰林、御史等职,与其兄王象乾皆为东林党人。因触怒阉党,被迫辞职还乡,数年后复职,历任苏松四镇参政道、河南按察使、浙江右布政使等职。为人正直,屡忤权贵,急公好义,济人利物,清廉自持,身体力行。思想开放,勇于纳新,总结经验,广采博引,遂成就农学和植物学方面的专家,集十六世纪以前古代农学之大成,编著成功中国历史上植物学巨著《二如亭群芳谱》。王象晋一生著述颇丰,还有《赐闲堂集》20卷、《清寤斋心赏编》、《剪桐载笔》、《奏张诗余台壁》、《保安堂三补简便验方》、《保安药石》、《卫生铃释》等。
《二如亭群芳谱》全书30卷(另有28卷本,内容全同),约40万字,初刻于明天启元年(1621),后有多种刻本流传。内容按天、岁、谷、蔬、果、茶竹、桑麻、葛棉、药、木、花、卉、鹤鱼等十二谱分类,记载植物达400余种,每一植物分列种植、制用、疗治、典故、丽藻等项目,其中观赏植物约占一半,对一些重要花卉植物收集了很多品种名称。尤其重视植物形态特征的描述,记述较详,并注意名称订正,纠正以往混淆之处,为该书突出优点。不足之处是“略于种植而详于疗治之法与典故艺文”。《群芳谱》可能以南宋陈景沂所辑《全芳备祖》为蓝本,从体例到内容,受该书影响较大。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汪灏等人奉康熙帝之命,在《群芳谱》的基础上改编成《广群芳谱》一百卷。
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部。“元部”有天谱三卷、岁谱四卷。“亨部”有谷谱全一卷、疏谱二卷、果谱四卷。“利部”有茶竹谱全一卷(目录为茶竹谱全一卷,书中正文分为茶谱一卷、竹谱一卷)、桑麻葛棉谱全一卷(书中正文分为桑麻葛谱一卷、棉谱一卷)、药谱三卷、木谱二卷。“贞部”有花谱四卷、卉谱二卷、鹤鱼谱全一卷。目录为二十八卷,正文实际为三十卷。在各分谱的首端,均写有分谱的“小序”,旨在简介该谱的概貌。接着是“首简”,概括本谱的要点,包含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书中每一植物项下大都记述有艺植(包括栽培、管理、留种、加工、制用等措施),系参考前人的著述并结合个人经验写成的,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关于《二如亭群芳谱》的“纂辑”时间和成书背景,王象晋在“天启辛酉花朝”写的“跋语”中说:“回忆甲寅、乙卯间,同乡二三贵人得时行志,衔宪握爵,念之所向,山岳动而风雷驰,三事六曹而下,颐指唯命。予时方备员秘省,迂愚憨拙,不能承顺意旨,用是摈归林麓。八庚岁符,未敢片楮达长安。”
“二如”二字源自《论语》中“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盖作者自谓如老农、老圃之意。这里的“历十余寒暑,始克就绪”,当是一个约数,不是确指。因为不但跋中明确指出“甲寅、乙卯间”,“摈归山林”,在朱国盛于“崇祯二年仲春”写的序中,也明确标示“盖王公于先朝寅、卯间,避权居山。观生之暇,深明物理,悟朝槿之虚幻,扶孤松而盘恒,间有删辑,根极《尔雅》,取裁《月令》,原‘恭秩’、‘平秩’之义,究‘一食’、‘二货’之宗,其言斐然,自足名世”。由此可见,《二如亭群芳谱》开始纂辑的时间应是万历四十二年甲寅(1614),定稿于天启元年辛酉(1621),正是王象晋“摈归林麓,八庚岁龠”。
《二如亭群芳谱》在明清时期有多种刊本和抄本行世,比如明万历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阁刻本、清代沙村草堂刻本、清代文富堂刻本等。(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