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与七首经方介绍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知母是常见的清热泻火药,其最大的特点是: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医圣张仲景在经方中,有七首用到知母,介绍如下:

治疗阳明热证

(阳明热证是指饮食不节,过食厚味辛辣之品导致阳明胃热亢盛,腑气不通,热盛伤津,筋脉失养所表现出来的一类病证。)

1.白虎汤(阳明气分热盛)

组成服法:石膏30g,知母9g,甘草3g,粳米6g。水煎至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功能主治: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2.白虎加人参汤(里热盛而气阴不足

组成服法:知母18克,石膏30~45克(碎,绵裹),甘草(炙)6克, 粳米12克 ,人参9克。上五味,以水1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分服。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益气生津。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3.白虎加桂枝汤(温疟兼骨节疼烦

组成服法:知母180克,甘草(炙)60克 ,石膏500克 ,粳米60克, 桂枝(去皮)90克。上锉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5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汗出愈。

功能主治:清热通络止痛。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壮热汗出,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数。

治疗虚烦证

虚烦证:气不和则见胸中结痛,余热未退,可见身热不去或烦,热,名以“虚烦”。

4.酸枣仁汤(虚劳、虚烦不得眠)

组成服法: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功能主治:养血安神,清热除烦。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5.百合知母汤(百合病,误发汗后者)

组成服法:百合7枚(擘),知母3两(切)。先以水洗百合,渍1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升,煎取1升,去滓;别以泉水2升煎知母,取1升,去滓;后合和,煎取1升5合,分温再服。

功能主治:百合病,发汗后者。

治疗痹证

痹症是指人体肌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了等引起的以肢体关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浊、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6.桂枝芍药知母汤(诸肢节疼痛)

组成服法:桂枝12克 ,芍药9克, 甘草6克, 麻黄12克 ,生姜15克 ,白术15克 ,知母12克 ,防风12克 ,附子10克(炮)。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温服70毫升,日三服

功能主治: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者。

治疗肺热证

肺热证:指火热炽盛,壅积于肺,肺失清肃,以咳喘气粗、鼻翼煽动等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

7.麻黄升麻汤(肺热郁闭,脾虚下利

组成服法:麻黄7.5克(去节),升麻3.5克 ,当归3.5克 ,知母2.5克 ,黄芩2.5克 ,萎蕤(一作菖蒲)3克 ,芍药2克 ,天门冬2克(去心),桂枝2克(去皮),茯苓2克, 甘草2克(炙),石膏3克(碎,绵裹),白术2克 ,干姜2克. 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功能主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