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强行者有志”如何理解?「强行」有何深意?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道德经》“知足者富”有何深意?什么是修心六要义?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四段经文:强行者有志。

此句经文看上去很普通。强在《道德经》其他章都是贬义,但在此章却是褒义。可见《道德经》用词有褒义用法和贬义用法,还有特殊义和普通义的区别,知道这一点才不会错会经文。

王弼注:“勤能行之,其志必获”。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之,勤能行之”。老子把修道者分为三道九品,有上士道,中士道,下士道。强行者是上士道,修行必定获得道果。

河上公注:“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道亦有意于人。”行善是修道的第一步,行善者才是真正的修道者,道才会眷顾这样的修道者。行善与修道不是二条路,而是一条路。河上公的注解有独到处。

明是明道,强是战胜欲望,只有明道者才能战胜自己的欲望洪流。曹丕、曹睿父子都是被欲望洪流淹没的可怜人,不是真正的强者。但要真正的战胜欲望洪流,必须强行。强行就是壮士断腕。

古印度的耆那教徒是世界上真正的苦行僧,是真正的强行者。耆那教徒坚信心灵可以战胜肉体,战胜肉体就能战胜欲望洪流。他们高举一只手,手指指向天空,直到因血流缺乏而使手指干枯。

苦行就是头陀行,古印度流行十二头陀行,穿上粪扫衣在亲友面前行乞,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战胜自己的羞愧心。晚上住在坟墓处,锻炼自己的胆魄。对世间万物不生一点贪着,即使住在野外,也不会停留超过三宿,防止贪心生起。

经文没有展开强行的内容,这里借助古印度耆那教和佛教的头陀行来窥探强行(苦行)的内容,也能了解强行的内容。老子的妙法只有细心体会,才有收获。

今天青少年进行意志锻炼也是一种强行,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有益,时代变了,强行的内容也会变化,但目标不会变。

强行在修道行善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切不可当做格言来读。强行是关键的一步,没有强行,修学毫无收获,最多口中会背几句经文而已。如同“不学诗,无以言”,增加谈资,获得他人口才好的赞美而已。

志是士之心。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的强行。可见老子的“有志”就是有志之士,即后世称赞的志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