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身体棒,“进补”需谨慎

前言

又是一年进补季,适当进补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要掌握一个度,进补不当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哦。


进入秋冬季节,很多人选择吃补品,而且是听说什么补吃什么,什么贵吃什么,最喜欢买鹿茸、人参、冬虫夏草、阿胶、燕窝之类名贵补品。

适当进补自然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要掌握一个度,过了这个度,反而对身体并不利。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盲目进补还会有损身体健康。

你需要辨证进补

进补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缺什么,补什么,才能事半功倍。吃补品前一定要判断自己的寒热虚实状况,如果寒热都判断不准确,进补的方法、药材或者食材也很难选择准确。

如今虚证多,但虚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找准原因进补会改善虚证,但不对证的话很容易“火上加油”,或者“雪上加霜”。

● 阴虚体质的人常有虚火

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阴虚之体的主要表现为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头顶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 阳虚体质的人火力不足

所谓阳虚,是指机体阳气不足,即俗称“火力不足”,是气虚的进一步发展,机能减退或衰退,反应能力低下,代谢热量不足的一种体能状态。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气虚为主,临床表现为平素怕寒喜暖,手足不温,口淡不渴,喜热饮食,饮食生冷则易腹痛腹泻,或胃脘冷痛,腰膝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体胖嫩,舌苔白滑,脉象沉溺等。

● 气虚体质表现为疲劳乏

气虚体质是指气力不足,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低下。常表现为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常自汗出,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虚弱等。

● 血虚体质常为面苍色白

血虚是指血液不足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出现一些变化。若血虚不能充养机体,则出现面色无华,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等病理变化。血虚不能完全等同于现代医学所讲的贫血。血虚体质之人,临床常易表现为面色苍白无华、口唇淡白、头晕眼花、舌质淡白、脉细无力、妇女月经量少、延期,甚至闭经等症状。

进补,要把握用量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补品“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别人吃什么,自己也跟着买,不是明智之举,认为补药多多益善的更是大错特错。比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头痛。所以进补一定要看看自己的承受能力。

补品适不适合自己和最适合自己的量,身体会告诉自己。可以先按照一般的量来进补,如出现口臭、咽痛甚至流鼻血等症状,就补过上火了,那就是自己用的量太大了,要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减量进补。要是吃了一段补品之后身体状态很好,那么就是已找到适合的东西,可以坚持下去。

适时进补

进补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在冬天,温度低,人活动也少,吃进去的补品能慢慢消耗,不容易随着汗液或尿液等排出体外,有营养的东西能够慢慢被身体吸收,功效发挥的也最好。而夏天,心火当令,吃进去的食物代谢的快,营养物质来不及被吸收就排出体外,且此时身体的火本来就旺,再一直吃补品,很容易出现口疮、小便疼痛、口干舌燥的情况。

药补不如食补

像人参、鹿茸、冬虫夏草这样的补品,吃不对反而会导致身体出现诸多不适,从安全和经济的角度上来说,还是推荐大家多吃一些药食两用的食品,相对安全,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就会小。

轻松解决虚不受补

在进补之前给身体来一个大扫除,好好清扫一下,再吃补品。给身体清扫的秘方就是三子养亲汤

药材:炒莱菔子、炒白芥子、炒苏子

功效: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湿。三者合用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帮助身体排出毒素,疏通经络,调养气血,改善虚不受补的情况。

尤其是长期服药的人,在进补之前,一定要看看补品和药是不是相冲,谨慎选择补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