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的陪葬俑是“刍灵”,可是因一个原因,它已经消失不见了

在陕西省梁代村附近,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座两周时期的墓地,并于该墓地中找到数件彩色木俑。据专家称,该木俑应该是我国古代最早期的殉葬俑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因为最早的俑人,应该是一种名叫“刍灵”的东西。刍灵究竟是什么?它为何从未被发现过?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07年5月到6月期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当地梁代村一处两周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并从中找到大量珍贵文物。此次于梁代村出土的墓葬,属于古代王公贵族们的墓葬群,该墓葬群内的墓葬,共分大、中、小型墓葬20余座。其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此次在梁代村所发现的文物,不仅可以对西周考古研究提供宝贵资料,而且也能为研究古代贵族生活带来巨大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在梁代村大墓其中一个墓室的四角处,考古专家们各发现一个约80厘米高的彩色木俑。据考古专家称,此次所发现的彩色木俑,由于年代太过于久远,木俑已经被严重腐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烂俑”。但是出于保护文物的目的,专家们已经试图通过石膏和试剂浇灌的办法对其进行复原。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该木俑本身埋藏年代较早,最少要比秦始皇兵马俑早500多年。更重要的是,此四个人俑的出土,也打破了“最早的木俑出自春秋晚期的楚国”的论断,重新定义了考古界俑人出现的时间。

如果对俑人的历史追根溯源,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古代一项残忍的殉葬制度——人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殉制度中的受害者才是最早的人俑,他们也是后世各类俑人出现的最直接原因。顾名思义,人殉制度便是利用活人进行殉葬,继而希望他们在地下永远陪伴墓主人。与此同时,除了人殉制度外,还有一种名为“人牲”的制度,但是二者之间仍存在较大的不同。人殉的成员,通常为墓主人生前的姬妾、陪臣、侍卫亲信等,其社会地位并不十分低下,甚至大多数的时候,他们都是自愿殉葬。人牲并不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相反,他们多为战争的俘虏或奴隶,在被殉葬时,就会如同祭祀时被杀死的牛羊牺牲一样卑贱。

人殉制度是残忍的、落后的制度,反映了封建社会思想对人民的荼毒。正是因为如此,至汉代时期,该种制度便被朝廷大力废除,转而以各种材质制成人形俑陪葬,代替这些不必要的杀戮。至明初年间,太祖皇帝朱元璋竟然又重新开设人殉制度,索性其子孙仁慈博爱,才“违背祖宗”将此制度废除。

此时一个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木俑的出现,是从人殉直接过渡而来的吗?答案其实并不是,相反,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过渡体”,而它便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刍灵。刍灵究竟是什么?我们还是要翻开史书来寻找。《礼记·檀弓下》记载:“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不殆于用人乎哉?”。意思就是说,刍灵这种东西的出现,从本质上来说是符合道义的。孔子曾经说过,以刍灵陪葬之人为善人,以人殉陪葬之人为不仁之人,况且刍灵的样貌与人极度相像,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为何要肆意剥夺他人生命呢?

刍灵的出现,早就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他们遍查资料,通过仔细的对比,确定刍灵这种东西,既非木质也非石质,而是一种以稻草制成的俑人。也就是说,在人殉制度被取消后,封建贵族官僚们仍需迫切需要人俑殉葬,故此有人才想出以稻草制成俑人的方式,将它们作为替代品。

众所周知,稻草与木头的材质完全不同,稻草化学性质较不稳定,难以保存长久,即使在其表面涂上各类漆料,其本身也会在几十年,上百年内彻底灰飞烟灭。反观木质俑人却完全不同,在合适的条件下,木制品可以保存千年不朽,并且在表面被刷上油漆后,其本身的耐腐蚀性会更强。正是因为如此,考古专家们才难以寻觅到刍灵的踪迹,以至于我国考古的各类墓葬中,都未曾出土过一具刍灵。

一种事物从出现到演变,再到彻底成熟,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前期的陪葬木俑或是后来陪葬陶俑的出现,都是以刍灵为基础而逐渐演变而来的。虽然刍灵实物尚未出土,但是小编仍然相信,只要考古学家心中存有一线希望并为之努力,刍灵必然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