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64期

目  录  

封面人物

许  炀

美术推荐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

修复研究室

名家赏析

李昌彦、侯保亚

石湾陶魂

吴钜强、吴飞阳

封面人物

许  炀| XU  YANG

广东澄海人。199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研究员。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主任。

中国文化与旅游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移动的修复学堂”负责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IIC国际文物修复保护学会会员。

法国阿维尼翁高等美术学院2005届艺术品修复研究生毕业答辩会评委。

广州大学“艺术品修复与鉴藏”硕士研究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油画材料与修复必修课”外聘教师。

云南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外聘研究员。

专长与成果:

美术和文化遗产保护跨学科研究。

美术学科:欧洲绘画材料技法研究,专研蜡画和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拓展与融合——中国现代油画研究展”等展览,多幅作品被广东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出版专著《蜡彩画技法》《宾卡斯油画技法》。

文化遗产保护学科:擅长油画及潮州金漆木雕修复与研究。负责“韶山'一号工程’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油画修复”等项目和《油画保存与修复教学研究》《潮州金漆木雕修复与研究》省级课题。

多年来致力于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拓展教育和社会服务,策划组织“艺术与科学论坛”“移动的修复学堂”“红色经典艺术品保护修复专题研究”“修复展”“综合材料绘画展览”等教研项目和学术平台。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落成揭幕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成立于1999年,依托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管理,是学校产学研综合发展的系(院)级科研机构,是国内高校油画保护修复及综合材料研究最早的专业机构之一。2013年,研究室获得财政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提升建设成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修复保存研究基地”。2017年,研究室成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主任单位。研究室位于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广州市历史建筑)广州美术学院主楼,与美术馆主体相互呼应又具备相当的独立性,便于展开美术馆藏品、展品修复的主体工作和专业的外联拓展。研究室的工作空间由实验室、修复室和综合材料研究室组成,学术力量由专职人员和国内外的外聘专家构成,是学校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平台,是聚集和培养优秀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研究室以兼容并蓄、和衷共济的学术态度,与法国阿维尼翁高等美术学院、法国阿维尼翁大学、澳门文物保存修复学会、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东省博物馆协会、各省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艺委会,在保存修复技术、专业宣教、材料科学、博物馆学、修复鉴藏教学、综合材料绘画研究等领域进行跨学科多层面的合作,形成了学术国际化的特点。

中法科研合作:李铁夫油画材料检测研究

中德教育合作:纸本艺术品及古籍保护修复培训工作坊

研究室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的职业操守,敦本务实地探索本专业的理念与方法,重视思想与技术、传承与创新、艺术与科学的关联研究。研究室以“站在未来立场上的现状修复与研究”为核心理念,循着“稳定今日之形态,发现昨日之故事,启迪明日之思想”的学术路径,在油画保存修复和材料技法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拓展出西式纸质艺术品修复和潮州金漆木雕修复,为学院和院外文博单位修复保护了大批珍贵艺术藏品,同时组织发动相关的课题研究项目。

研究室依托美术馆丰富的藏品资源和学校的教研机制,自觉于历史使命,以科研为基础推动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拓展教育和社会服务,开启多个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的教研项目,成系列推出“艺术与科学论坛”“移动的修复学堂”“修复展”“红色经典艺术品保护修复专题研究”“艺术品诊所”和“研讨会”“培训班”“工作坊”等多个学术品牌和平台。

“中法文化之春”项目:中法文物艺术品保护修复交流展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公共教育项目:

“移动的修复学堂”

美术推荐

“2020年胡一川诞辰110周年纪念系列展览”作品修复

2020年,适逢胡一川先生诞辰110周年。广州美术学院申请举办“2020年胡一川诞辰110周年系列研究展”,通过展出胡一川先生革命艺术人生近两百余件艺术精品和历史文献,传承弘扬其革命艺术精神。

胡一川先生是我国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美术家、最早响应鲁迅号召的美术活动家、新中国杰出的美术教育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艺术人生及其作品正是“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中国美术榜样。他的革命艺术辗转南北,在白色恐怖的上海、抗日最前线、延安、新中国美术建设及新时代国家风景中,践行“艺术为人民”的创作理念,以赤诚之心为中国美术事业奉献一生。这种坚毅的革命精神和真挚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在当今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广州美术学院积极响应“培根铸魂”的号召,以胡一川先生为研究案例,以“2020年胡一川诞辰110周年系列研究展览”为媒介,梳理新中国革命美术细节、书写新时代美术风貌,反映时代巨变、描绘精神图谱,正是广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重要契机。

2020年11月23日上午,“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广州展览将于2021年9月24日至10月22日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

“2020年胡一川诞辰110周年系列研究展”的展品修复工作由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承担。研究室自2019年9月开始,协同胡一川研究所对藏品进行保存状况调查,制定了修复方案。修复研究室遵循工作规程,组织了科研和工作团队,经过两年的研究和操作,根据作品保存状况分批分类有序展开工作,整理、保护及修复油画和版画一百四十多幅,保证了展品的安全,恢复了作品的美学效果。

版画《出击之前》修复前正面和背面

版画《出击之前》修复后

(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提供作品)

《黄果树瀑布》修复前和修复过程(局部清除劣化光油)

《黄果树瀑布》修复后

(广州美术学院胡一川研究所提供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材料技法·修复研究室

工 作 剪 影

名家赏析

李昌彦| LI  CHANGYAN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水利部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广州岭南国画院花鸟画院副院长、香港画院研究员、中国当代艺术网顾问、河南省花鸟画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巴蜀画派促进会副会长、四川水利厅诗书画院副院长、龙门山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山花鸟语写性灵

—— 李昌彦花鸟画法度浅论

文/郭汝愚

张大千先生72岁时在美国西部很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卡梅尔接受过记者的采访,其中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他说,他没有学过西洋画,他的泼墨山水颇有西方抽象画的意味,这是因为根基到了的自然反映,虽然没有刻意追求,但是这种出自胸襟的表达更有价值。无论中西,只要是最高境界是没有区别的。

的确如此,我们常看到一些刻意创新而又缺乏中华文化精髓的作品,很有东施效颦之感,那些用国画材料画西画,就更令人作呕了。

我初识昌彦是看他的西画作品,水粉写生最多,画得很好,无论色彩处理,还是结构形象塑造都十分精到。然而当他在西画上取得成功的时候,他突然改画国画了。以一般状态而言,这种国画多数都很糟,中西画家都不认同,不伦不类,失掉了自身应有的味道。中国画经历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思潮的洗礼之后,已经从激进躁动的思潮中走出来,寻求文化精神的回归,从中探寻中国画自身的价值,开始丢弃用西方古典绘画观念来统摄中国画的创作与审美。对所画物象极力营造西方绘画的感觉,对中国画的笔墨元素不予重视,越来越失去自我的时代已经开始改变了。这对具有坚实西画根底的昌彦来说,这时转国画是个挑战,他不仅接受了挑战,并取得了成功。

李昌彦      半酣问花      96cm×68cm      中国画

努力与其他绘画拉开距离,着眼于从传统内部向现代转换已是当今中国画的现实课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中国画的现代性被西方现代性取代了,习惯于用西方现代观念来审视中国画的新与旧,忽视了从中国传统中擢升出自身的现代性。昌彦以他睿智的眼光来对待他的探索,在中国画的传统审美意趣中寻求当代意味的笔墨传统功力,并力求中国文化内涵的纯粹性。从他的国画作品来看,他没有被时下的思潮和观点左右,他在传统的法式中找到了属于他的语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从他的纯粹的笔墨法式中感受到当代性。如果像其他人从西方绘画中窃取现代意识,就失掉了中国画的文化意味,其存在性也必然会受到质疑。

昌彦出入于龙门山中,餐霞饮露,怀抱烟云,静听鸟鸣蝉唱。山花香染衣,沁润胸怀,滋养了他的艺术根苗,成就了他质朴真淳,自然鲜活之风韵,让其作品浑然一气,笔墨交融,这是昌彦确立自己的艺术风貌很重要的基点。

李昌彦      清  香      扇面33cm×45cm      中国画

中国画历来重视格调,只要低俗,不管怎么画都不行。高雅的画如玉壶春水,简洁干净,是内在精神的流露,毫无造作之气,落笔随机生发,自然成相,工笔写意皆应如此。纵观昌彦各个时期的作品,不难看出他正步入画格高而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境界。

李昌彦      秋景图      68cm×96cm      中国画

写意花鸟画是最讲究笔墨的画种,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笔墨有较深的体悟,绘画语言才能有所成就。昌彦是深知其中奥妙的,在书法上他下过苦功,并阅读了大量的先贤著作,所以才能使其艺术作品流露中华文化的典雅气息。

年纪尚轻的昌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的路是属于自己的,没有他人的痕迹,他用自己对生活、艺术的感受认识来建造属于自己的艺术殿堂。

李昌彦      咏牡丹      136cm×68cm      中国画

李昌彦      阳春图      136cm×42cm      中国画

名家赏析

侯保亚| HOU   BAOYA

珠海会同画家村驻村负责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写意油画学会会员、珠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珠江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珠海画院特聘画家。

侯保亚的肖像画

文/王关朝

油画的前身是15世纪前欧洲绘画中的蛋彩画,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奠定了油画的古典写实倾向。画家也只为皇室贵族服务,以绘制肖像、群像及大型宗教题材为目的来创作绘画作品。

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许多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和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

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和现代等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无论是古典主义、学院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还是印象主义,肖像画都是画家恒古不变的创作、制作题材,也深受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和不同阶层的人们所喜爱。

珠海市会同画家村的画家侯保亚老师,是一位写实风格的油画家,创作的人物画非常棒,尤其肖像画形神兼备、视觉效果特别好。画肖像要求画家对模特人物的容貌、体形、情态、服饰及背景等作真实生动的描绘,表现其精神特征、身份地位、民族属性、年龄性别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艺术感情。

侯保亚      瑶家妹子      60cm×50cm      油  画

侯保亚      学  者      100cm×80cm      油  画

来到幽静的珠海会同画家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走进侯老师的工作室,偌大的空间繁杂而充实,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油画作品,两幅色彩艳丽的水果静物画,再就是人物画,包括人体画和肖像画,有的已经完成并装框,有的正在创作中。

侯老师低调、内敛,但聊起绘画却滔滔不绝,谈到肖像画,他的感触是非常深的,要求自己对特定人物形象一定要把握好,如果画得不象,使用任何创作技法技巧的作品都是失败的。只有画得象,符合被描绘者的各项特征,让观众一眼认出来,在这个前题下再追求节奏、空间、笔触和色彩等艺术效果。

作为画家,作者最喜欢谈的,都是自己的从艺经历。侯老师的从艺经历也是不平凡的,到过无数地域工作,期间也换过工种,但画画的热情持续不减。丰富的阅历让侯老师的人物画创作涵盖广泛,有藏女、苗女,也有普通的劳动工人,每一幅画的创作都有其背后的故事,每一幅作品的完成都是一个艰辛、愉悦的经历。被作品感染的不止是我,还有一同前来的张先生,他欣赏过这些作品之后,便表示想让侯老师为自己女儿创作一幅肖像画,在她生日时作为生日礼物来留念。侯老师愉快地承接了作品的创作,并详细地询问了被描绘对象的性格、年龄、精神面貌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挑选了合适的照片。

侯保亚      苗岭的早晨      140cm×90cm      油  画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侯老师陆续用微信传来创作进度的图片,从起稿构图、底色铺设、局部刻画等。一个月后,一幅少女的肖像画完成了,准确地说为半身带手像。这幅作品并不是单纯的图像再现,而是用传统的古典技法细腻生动地塑造了一个活泼的女中学生形象,画面中的深色背景,更衬托出少女那天真烂漫又略带羞涩的天性,牛仔上衣的厚与白色裙子的薄也表现得恰如其分,是一幅难得的好作品,跟据画面内容与张先生的初衷,便有了作品题目《小棉袄》。

侯保亚      小棉袄      80cm×55cm      油  画

油画人物创作的流派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客观的再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就是传统的古典油画人物,让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认识和丰富油画作品的内涵。第二类是以主观表现为主的创造性作品,如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它们不再忠实客观对象的真实描绘,而是根据画家的主观意图进行自由创作,把观赏者带到画家所反映的一个艺术境界之中,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侯保亚老师的作品无疑是属于第一类,但又在传统的古典油画里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如亮丽的固有色彩、微妙的明暗对比、人物的逼真细节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新古典主义吧。

在博宝宝珍商城中,侯保亚先生的油画作品备受藏友的追捧,沉郁的画风、内敛的叙事将静态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极具艺术深度。细腻的笔调,巧妙的背景烘托使得整个画面氛围凝重,独具表现力,高贵典雅的风格令他的作品成为收藏的大热。在侯保亚先生的笔下,人物是一个饱满的生命体,不同的细节延伸出人物的情感,不同风格的人物焕发出不同的生命力。

——博宝艺术网评论员悠悠

侯保亚      我家的牛羊满山坡      160cm×160cm      油  画

石湾陶魂

吴钜强| WU   JUQIANG

1951年出生于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从事石湾陶艺40年,现为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禅城区书法协会理事、禅城区美术协会理事。

心有山海,即是远方

文/高世现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大声朗读一下曹操的这首诗,再看吴钜强的《观沧海》,你也会豪气万丈。浪遏马肚,马啸仰天,前蹄贲张如翅膀,仿如飞起,曹公却侧望大海澹澹之水,纵万涛齐奏也比不过他的壮志雄怀,千军万马在低处的荒野上等着他。艺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营造氛围。

沈德潜评曹操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全诗通篇写景,无一字议论抒情,而诗人却将万丈豪情融于沧海之壮景,句句可见其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吞吐日月,磅礴壮烈。而吴钜强却借盖过来的“大浪”,仿佛托起了前行的骏马,受惊之马已在奋蹄,但曹公仍面不改色。值得注意的是,吴钜强所塑之曹操诗沉雄、凝重、慷慨,一滴水里观沧海,一粒沙中看世界,《观沧海》所带出的造型图像表达的是自我内心的一种写照。苍凉的最终是悲凉的。之所以“星辰大海”“诗和远方”令理想主义者念念不忘,是因为月光与大海都是永恒之物。所谓观沧海之瀚而感日月之行,登高山之巅而知天地之大。

吴钜强       观沧海

什么是建安风骨?

风骨,是六朝以来很流行的一个概念。从建安到初唐五百年间,风骨莫存,兴寄都绝,故发愤振起,他们倡导弘扬“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建安风骨”。李白也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而吴钜强的陶塑作品,也甚讲究“风骨”,也注意其“气”,然雕塑,“气”何生?单从《观沧海》可见一个完整的“气场”,塑马上曹公那由内而外、自然生发的先天气质,是不可力强而致的,而是要互相烘托,从浪到马再到人,层层推进。就像音乐,同样的节奏,同样的曲调,运气不同,感觉就会有很大的差别。整个《观沧海》你会看到气息的流转,由远而近。气为风本,故又称作“气骨”,或曰“骨气”。气,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涵义最为丰富的概念。在不同场合、不同学科中,理解颇有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气足则文妙,气足则心满,气足则思飞,非同凡响也。

所以阅吴钜强的陶塑,可以深度体察出其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及人格、精神与追求,充分展示了他作为当代艺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实践者的精神记录。

吴钜强的《华容道》也是给英雄“塑像”,胡适说,给人“造像”,“最主要条件是纪实传真”,《华容道》里的关公不是供奉在神龛里满头光环的古代偶像,也不是正襟危坐、不食人间烟火的现代超人,而是一“原生态”的可爱、可亲和可近的关羽,捋须捋得近乎有些温柔了,目光平和,横刀立马,不前自威,却威而不严。不摆花架子,不重伪威义,不唱高调,不装腔作态,吴钜强的关羽让你既感到温暖,又感到平等和自尊。“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我知道这是罗曼·罗兰写在《贝多芬传》的序里的话,可吴钜强就是这样去塑英雄关羽的。

吴钜强       华容道

为什么会这样?回看《三国演义》里描写赤壁之战,曹操带着大军落荒而逃,只剩下几十骑兵来保护他。逃走的时候到了华容道一个山口,曹操还在那儿说:“诸葛亮还是不行,这个地方他没有设埋伏,要设埋伏,我非死在这不可。”这时候,“咚”地一声,鼓一响,但是打出来的旗号是“关”,是关羽。曹操一听说是关羽,立刻有了文化自信。他把头发整理好,把衣服弄整齐,把脸上的汗、泥擦掉,温文尔雅,骑着马就过来了。见着关羽一句话:“将军,别来无恙乎?”只这一句话,关公的眼泪就流下来了。因为曹操是讲义气的,是对得起关公的,是对关羽有恩的。当然,在军事纪律上,关公是有问题,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军队管理条例来要求关公。关公一听这话,极其感动,真正的有情有义,是不需要多说一句话的。于是关公下令:“闪开,让丞相走。”所以,曹操最后败走华容道、与关羽狭路相逢的对手戏,因关羽重情重义,对败下来的曹操的目光也是“温暖”的。

文化自信才是石湾陶塑传承的主心骨。

知史,而知人,文化自信是精神,也是底蕴。所以吴钜强在陶塑作品中直抒胸臆,现实感、真实感和符号感很强。陶塑亦成为他证明自身存在的方式,感受生命,呈现生命,释放生命,并追求个体生命的意义。吴飞阳告诉我,父亲吴钜强自幼爱好绘画、书法,一九七四年知青回城后便爱上陶艺创作,经长期研究潘玉书、林堂煜、刘传等前辈名家作品,掌握深厚的石湾公仔传统基础,并在学习绘画、陶艺创作方面不断努力拼搏与进取下,得以石湾传统技法结合国画写意手法,大胆融会创新,他的那种大结构,大气势,大场域,形态恣意放纵,色釉斑斓炫目,极具浪漫主义。

总之,吴钜强的陶塑作品给人以感觉,以感情,尤其以感动,这是一个境界。

吴钜强      道可道

吴钜强      贵妃醉酒

编者按:

吴钜强亦书亦画亦陶,善于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其画用色方面匠心独运,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极富韵味,其墨色沉稳、设色典雅,人物古朴传神。其书也各体兼容,互生气象。总的来说,他的作品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将水墨和色彩二者有机统一,以色为宗,色墨互补,形成一个整合性的结构。而得益于书与画,再制陶,便了然于胸,得心应手。而单言书画,他的山水风景类作品笔墨顿挫自如,线条简洁,色彩明快,风格独具。人物画亦能在笔墨淋漓外,形神兼备,豪放爽朗,人物造型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吴钜强的作品无疑是体现了传统笔墨的现代转换,体现了现代视觉方式对于传统审美体验的整合。至少,在石湾陶艺界,这是个有益的补充,由艺入手,由品入心,方能渐趋大成也。

吴钜强      罉塘潭      100cm×50cm      中国画

吴钜强      二湾底农作忙      100cm×50cm      中国画

吴钜强      竹杖芒鞋轻胜马      100cm×50cm      中国画

石湾陶魂

吴飞阳| WU   FEIYANG

1982年出生于广东佛山石湾,研究创作石湾陶艺十多年,现为佛山市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装饰高级技师,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佛山市陶瓷协会理事,佛山市工艺美术学会会员。

明心见性,大朴不雕

文/高世现

此生甚爱卢钺的《雪梅·其二》:“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而当我看到吴飞阳的《日暮诗成雪满天》,诗意与陶意互读,顿觉这个红衣文人还得是红衣,雪落满衣,红白错落恰好是天然的“雪梅图”。赏雪、观梅、吟诗,雪法梅、梅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梅人合一,最终一切艺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日暮诗成雪满天”就是天人合一,这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一阴一阳之谓道,东方智慧历久弥新。是故吴飞阳的《日暮诗成雪满天》,人物主体浑然天成的红白合得,雪梅一体,白见一阴,红见一阳,“雪”的本性与“梅”的本性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便见“道”的本性,它是自然的,它又是无为的,能化生万物,即自然之道是贯通天、地、人的,天地遵循自然之道,人也遵循自然之道,天地与人皆合于自然之道,所以,我对吴飞阳的《日暮诗成雪满天》甚是喜爱。

吴飞阳      日暮诗成雪满天

南国陶都,佛山石湾,称陶艺家的真的不少,但我喜欢多从作品入手。作品即人品,每次采访,我都喜欢去陶艺家的工作室,去看他的作品,甚至是未完成的泥稿。

吴飞阳告诉我 ,继承传统,博采众长,他喜欢融会自身灵性,大胆创新,竭力探索具有个性的艺术语言,追求“大巧若拙、大朴不雕、雄浑朴茂”的意境表达。信然,师法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观其作品,追根求源,知其变化所从来,取其神而遗其形,但又在石湾陶塑传统造型基础上,结合国画中泼墨、线描等写意理念,融会贯通“搓、捏、粘、贴、刻等基本技法,并自然地在作品中施以指纹和拍打痕迹,呈现出独特的肌理效果和手感韵味,斑驳质朴和沧桑的特点浑然天成。是故吴飞阳的《日暮诗成雪满天》,大写意的任性恣肆,雪梅一体的自出机抒,显示了他独特的领悟和创造力。

任何艺术不应仅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愉悦,更多的应该是心灵的共鸣,石湾陶塑亦然。就石湾陶塑的审美而言,更重要的是灵魂深处的触摸和撞击。吴飞阳的《日暮诗成雪满天》摒弃浮华,返璞归真,敦厚内敛,光而不耀,浑朴自然,去除雕琢,以真情实感动人,纵雪覆满身,心仍炙如红梅,纵闭目不望,心犹感花香扑鼻,须自扬,头自昂,拈花而笑,此乃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

其实石湾陶塑从创作成型、上釉,到烧制成品,还有具象的人物、山水、花鸟等,都是艺术家使用的“语言”,艺术创作的目的,就是借着这些“语言”,来传输作者的理念、感觉或情绪,如果我们不知道艺术家想传达什么,就是没看懂。所以,我观吴飞阳的《日暮诗成雪满天》之初,有卢钺的诗印象在先,所以,我便容易进入它的意境。由此我想,艺术品往往就是历史最真实的记忆。

再看吴飞阳的《高山仰止》,老者已然放下书与酒,仰头只观云和月,翘起来的胡子是因为“风的缘故”,不在不代表不存在,不存在的风如在眼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车舝》第五章,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有“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令人仰慕的德行。汉代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玄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

吴飞阳      高山仰止

塑人贵在塑其志,其品,其魂,这是艺术行为的准则。所以,我喜欢细读作品,吴飞阳《说法悟雄狮》,恰巧我也曾读一谒:有一天,一位云水僧前来参礼洪荐禅师,问说:“佛教里常提到'狮子’这两个字,究竟有什么含意呢?”洪荐禅师说:“狮子是兽中之王,佛陀是人中之王,狮子一吼,百兽皆惊,佛陀说法,众生都能得益,因此佛经常以'狮子吼’比喻佛陀法音的力量。”云水僧又提问:“不过,也有人问'狮子’究竟是指佛陀呢?还是指佛陀的弟子?”洪荐禅师说:“今日是弟子,明日不就是老师了?今日是众生,明日不就成佛了吗?佛和众生又有什么差距吗?世间上的人都希望称王,狮子是兽中之王,鲸鱼是海中之王,君主是国家之王,宇宙一切都在虚空之内,可见虚空之大。”

吴飞阳      说法悟雄狮

苏东坡也有这么一首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谁似濮阳公子贤,饮酒食肉自得仙。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学得忘家禅。门前罢亚十顷田,清溪绕屋花连天。”吴飞阳《说法悟雄狮》,狮子卧看闭目悟道老者,行为本身也是一种道德,形式本身为道德。而《神威》给予钟馗一个“带有戏剧化的现场”,一个“艺术事件的现场”,让神话与现实之间变得似是而非。因此在我眼中,他所塑的钟馗,呈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气象。是的,真正的质朴、朴实是无需任何雕饰、修饰的。这或许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最终,“以人为本”的艺术,终回归单纯。艺术,也没那么复杂,你看了满心喜欢,就够了。

吴飞阳      神   威

联系我们
电话:020-87561646
微信:dameishu440071
地址:广州天河水荫四横路34号一栋北602
邮编:510075
(0)

相关推荐

  • 【回到写生】天地大美——洪凌作品欣赏

    艺术家简历 ARTIST RESUME 洪凌(b.1955) Hong Ling 1955 年出生于北京,白族 1979 年毕业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7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 现 ...

  • 专题丨“与历史同行:四川美术学院建校80周年(1940—2020)” ​

    [四川美术学院2020年第34期 总第220期] 展览分为"美化人生""先生们""学以致用""为新中国建设"" ...

  • 王迎春作品欣赏

    2009-03-31 09:33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画家近影 画家简介:王迎春,女,1942年出生于山西省太原市.中国画研究员一级美术师.文化部特殊贡献专家.中国美协国 ...

  • “朝戈”油画系列部分作品欣赏

    <西部> 108cm×156cm 朝戈,1957年生于呼和浩特,蒙古族.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研究员.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3期

    目 录 封面人物:吴华先 雅逸翰林:罗殿龙 石湾陶魂:宋 敏.卢建业 论  文:刘  坚 文  苑 封面人物 吴华先 WU  HUAXIAN 湖北省监利县人,1930年12月生,早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5期

    目 录 封面人物:魏  华 名家赏析:刘炳清 石湾陶魂:李品康 论  文:冯为远 文  苑 封面人物 魏  华 WEI  HUA 广州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广东省高校陶艺学术委员会主任,国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2期

    邓扬威专刊 邓扬威 DENG  YANGWEI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州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棋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广州名城名人运动会.中国棋文化峰会等活动总策划:曾经举办国内首个数码版画个人作品展,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41期

    目 录 封面人物:许钦松 新锐人物:刘  飞 石湾陶魂:童新钰 艺星璀璨:朱建安 论  文:冯为远 文  苑 来稿选登 封面人物 许钦松 XU  QINSONG 1952年生,广东汕头澄海人.国家一级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38期

     主题: 木魂书韵 --胡景初·黄伟业书画作品展  主办: 侨城艺术协会 文昌街社区老年协会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时间: 2021年3月20日至 2021年5月10日  地点: 深圳市华侨城天鹅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48期

    广州艺博会专刊 本期艺术家有:(排名不分先后) 许固令.陈克明.戴培仁.党   禺.韩毅成. 黄紫云.李建中.李一杰.理习忠.梁荣新. 林文瑞.刘建忠.老   鲁.马在新.徐月红. 许东生.张泽明.赵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49期(一)

      目  录   封面人物 张道兴 名家赏析 陈半文 雅逸翰林 晏任飞 藏家故事 余贵平 石湾陶魂 李义鹏 文   苑 佛山来稿 简   讯 征文启事+简讯 美术教育 描绘红色记忆 传承红色基因 01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第2035期

    目 录  封面人物:李远东   文苑:  林兆帆.梁成坡.雨   尘  梁玉彩.冯雪颜.黎铭光  谭曦红.游凯萍.汪海林  蓝子华  艺博会推荐艺术家:   林伟权.肖亮生.马流洲   张宗彪.尚钧鹏 ...

  •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 │ 第2055期(一)

      目  录   封面人物 张祖泰 新锐人物 刘穗燕 石湾陶魂 黄志棠.范运勇 广州艺博会 北  海.黄锐才 美术教育 吴琳生 论   文 金仁贵.徐建韵.樊 蓉 艺术欣赏 樊  蓉 01 封面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