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为官清廉,穷得连肉都买不起,为什么却连娶三妻两妾?

在古代,“三妻四妾”是一个人生活发达的象征,男子想要妻妾成群没有什么法律上的阻碍,但想要享受齐人之福,有钱始终是一个大前提。

不过有时候这种大前提也未必准确,比如说明朝最著名的清官海瑞,据说穷的连肉都买不起了,但却仍是一共有三任妻子和两房小妾,尤其是第二房小妾,还是他73岁时娶的,真算是老当益壮。

那海瑞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呢?

先来说一下海瑞买不起肉的传闻。

当时海瑞正在淳安当知县,明朝自朱元璋开始给官员定的工资很低,收入微薄的海瑞只好自己种菜节约开支。有一天,为了给母亲过生日,他特地去当地市集买了两斤猪肉。

也许是平日里海瑞节俭的形象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他买猪肉为母亲贺寿的事不仅很快传遍淳安县,就连他的同僚和上司,乃至于当时负责在东南平倭的总督胡宗宪都得知了此事。

在一次军事会议后,这位胡总督用一种分享八卦的语气,和自己的幕僚、下属们分享了这个故事,“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买肉都成了新闻,想想看海瑞得有多节俭。

在当时不少官员看来,海瑞如此清贫和节俭,其实是“咎由自取”。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这位抠门大BOSS的存在,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史无前例的低,像海瑞这个七品官,一年的俸禄为粮食九十石。

虽然听起来不少,但别急,这笔收入在到个人腰包之前,还要经历两重考验。

先是朝廷先要受一笔“折耗”,还别觉得欺负人,不止官员们这样,就连军队的军饷都要经过这样一道坎,只不过他们的那种叫做“漂没”,一般在一成左右。

而第二道坎就更神奇了,明朝给官员发的俸禄,虽然名义上是粮食,但经常会用一些奇葩的物资抵扣,在永乐时期是郑和出航时收回来的香料,而在一般情况下,是大明特产的“大明宝钞”。

尽管“大明宝钞”是官方指定货币,但没有什么金融头脑的统治者们,其实是用一种多印多赚的心态来印发这种纸币的,它的滥发几乎能比得上前几年的津巴布韦的货币。这种大明朝特有的纸币在明代中后期通货膨胀到了什么地步呢?你用它擦屁股都不会太心疼。

就这样,在经历七零八碎的盘剥和折抵后,官员们终于收到了这笔严重缩水的薪俸。此时,官员们用这笔钱支付了自己身边幕僚和手下差役的薪水后,已经基本不够他们日常用度了。

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明朝后期官员们会公然收受各种冰炭孝敬了:不收钱,真的活不下去了。

但对于清正廉洁的海瑞而言,收受贿赂贴补家用?不存在的。在他当知县的几年里,他没办法突破自己的底线去无节操开源,就只能想方设法的节流了。这才是海瑞如此清贫和节俭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像海瑞这么节俭的人,为什么会接连娶了三个妻子,纳了两房妾室呢?

这就要说到古人对于延续血脉的看重了。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人看来,一个人如果无法将自己家族血脉延续下去,就是最大的不孝。如果一个家族某一系没有儿子,那么就意味着这一系后继无人。

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海瑞一生频繁娶妻纳妾的原因,就很好理解了。关于海瑞妻妾的记录,最早出现在明代沈德符所著的《万历野获编·补遗》中,里面记载,海瑞一生中一共娶了三任妻子。

第一任原配夫人为许氏,与海瑞一共育有两女,在生下第二个女儿后,海瑞就把她修了;

而第二任妻子潘氏就更加离谱了,在成婚不到一个月后,她也被海瑞赶出了家门;

第三任妻子王氏倒算是与海瑞走到了最后,但海瑞被调往京师后,因为不耐北方苦寒,她并没有与海瑞一起进京,而是留在家乡照顾婆婆孩子。

前两位妻子都没有能给海瑞生下儿子,而第三任妻子虽然先后诞下两子:海中砥、海中亮,但却都在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可以说,无子无后是海瑞心中最大的隐痛。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家境贫寒,但海瑞仍然在迎娶了王氏之后,又先后纳了韩氏和邱氏两房妾室。韩氏进门较早但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反倒是海瑞73岁时纳的邱氏又为海瑞生下了一个儿子,但可惜的是,老来得子的海瑞还没有来得及高兴多久,一场大病又再次夺走了这个孩子的性命。

客观来说,海瑞并不是一般人眼中死板僵化、毫无灵活性的迂腐官员,他之所以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地,凭借的正是他不和光同尘的道德自律。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海瑞说到底仍是一个古人,在他身上依旧能看到一些我们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观念,比如对于宗嗣近乎于执念的追求、对于孝道的律己律人。许多人猜测,他的妻妾们或是成为“下堂妇”,或是早早病逝,既与他求子心切有关,也与他母亲对他本人生活的过度干涉有关。

可以想象的是,无论是他的妻子还是妾室,在跟了他之后的生活都不会太好,一方面海瑞微薄的薪俸,使得他一家不得不节衣缩食;而另一方面,他对于母亲的孝顺让他不愿也不敢违背母亲的意志,他的妻妾也不得不生活在这位婆婆的阴影之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