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论文致谢刷屏:不是感谢苦难,而是感谢战胜苦难的自己

中科院博士黄国平博士论文后的《致谢》刷屏,读之,确实让人动情,字字看来皆血泪,二十二载不寻常。在我看来,这篇《致谢》,更像是他午夜梦回,写给经历过苦难的自己,也写给依然深爱着的世界的一封情书,是在无边的苦海中挣扎着终于快看到彼岸,在漫长的山坳间艰难行走好容易见到曙光,蓦然回首时的无尽感慨和不胜唏嘘。

这种感觉,就像同样经历过困蹇穷途的郭德纲后来在舞台上说的:“一步一步地苦熬苦掖,终于我们也看见了花团锦簇,我们也知道了彩灯佳话。那一夜,我也曾梦见百万雄兵。”其中滋味,一言难尽。

但作为我们观者,内心一定要清楚一点,他们不是感谢苦难,而是感慨苦难;不是选择坚强,而是被迫坚强。网上流行的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就像没有人会主动选择胸口碎大石,也没有人会感谢把自己砸得血肉模糊的大锤,真要感谢,也是咬牙硬挺过来的自己。

短短一篇文字,真是说不尽黄国平命途多舛的前半生:12岁,母亲离家;17岁,父亲车祸身亡;同年,照顾了他17年的婆婆又去世……而正如他在文中所说:“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交不起学费的难堪,对于一个孩子脆弱的自尊来说,可能比夏天赤足上学、冬日破衣出现在同学面前,还要让他更抬不起头来。

所幸的是,他没有放弃读书和学习,对于很多穷孩子来说,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可能是压倒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只有读书和学习,才可能是让他们改变命运、脱离苦海的救命稻草。

此前,我曾在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中谈过:读书不一定能让我们富贵,但却可以让我们高贵,读书不一定能让我们发达,但却能够让我们通达,读书不一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却一定能够改变自己。就像《平凡的世界》中说孙少平那样:“从表面上看,他目前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但他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是原来的他了。”正是读书,让他变得与众不同,也让他拥有了此岸世界之外,更为广袤、更为深邃的彼岸世界。

黄国平也是如此,他真正意识到了:“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才能不枉活一世。”现在看来,读书不仅让黄国平走出山坳,改变人生,也让他在历尽苦寒之后,依然不失温暖纯良。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他没有因为自己不幸的遭遇,而变得乖戾孤僻,甚至偏激愤世,而是对他一路所遇的点滴温暖,“命运的每一丝怜惜”,都心存感激,充满惦念,甚至连为父亲和婆婆守过坟的老狗都念念不忘。“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真的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他多像主持人马东说的那种人啊:“心里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能填满。”

但是,他可以把这份感动,作为自己内心深处的珍藏和勋章,我们和我们的社会,却并不能止于这份感动,甚至将其煲成一碗变味的鸡汤。我们必须意识到,黄国平只是幸存者偏差中的幸存者,只是在贫穷的十面埋伏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敢者,在他的身后,还有很多穷孩子的命运没有改变,不被看见……而如何让“黄国平们”的人生之路不再那么艰难坎坷,才是一个社会最需要攻克的课题,才是这个世界最需要葆有的良心。对于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来说,更不要把别人人生和命运的“事故”,只当成感动自己、满足自我的“故事”。

在黄国平的这篇《致谢》中,有一段话尤为扎心,更深深地刺痛着我们:“身处命运的漩涡,耗尽心力去争取那些可能本就是稀松平常的东西,每次转折都显得那么的身不由己。”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拼尽全力,才能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吗?

恰好在最近,看到了这样一句诗:“许多东西一旦落下来,就成了尘埃,所以有人一直在飞,而有人,成了他们的天空……”为了不使自己落下来成为尘埃,一直在飞的“黄国平们”,真的是不敢也不被允许有丝毫的懈怠啊!

不知道还有人记得三年前考上北大,在作文中写下过《感谢贫穷》的女孩王心仪吗?当时我以书信的形式写过一篇评论:《不要感谢贫穷,要感谢那个努力从贫穷中突围的你》,其中就曾谈到:“感谢贫穷,是对社会的纵容,贫穷绝对不是一个社会的光荣,只有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的地区走出贫穷,那才是一个人、一个社会真正的荣光。”

如今,我同样要说,不要感谢苦难,要感谢战胜苦难的自己,和那些在自己苦难的人生中向你伸出援手的人;苦难也绝不是财富,而只有我们面对苦难不屈的斗志,不自弃的精神,和战胜苦难的本领才是财富。

还有一点,身处平凡世界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只有成功之后,你的苦难才有意义,你对于苦难的言说,才会有人倾听,有人感动。即使身为尘埃,我们也要努力做一颗闪闪发亮的尘埃,而不是在泥淖中永陷沉沦,无声无息,终此一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