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与袁绍:名为君臣,实为仇敌!
汉献帝刘协是东汉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而袁绍则是汉末时代实力颇强的一位军阀。从名义上看,二人是君臣关系,这毋庸置疑;但实际上,二人的关系十分紧张,虽有君臣之名,而无君臣之实。更为准确地说,袁绍与汉献帝刘协之间更像一对仇敌。
笔者在此略举三例,以此试论汉献帝与袁绍之间的冲突:
其一:反对刘协为帝
众所周知,董卓为了掌控东汉实权,在汉灵帝死后搞了一场废立的闹剧,最终废掉了灵帝的嫡长子少弟刘辩,而改立弘农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
对于董卓擅行废立的这一行为,袁绍当场就表示了坚决的反对,并以强硬且略带威胁的语气警告董卓:“若公违礼任情,废嫡立庶,恐众议未安”。
从表面来看,袁绍似乎是汉室忠臣,他反对的只不过是董卓擅行废立一事;而从实质上看,他反对的是立刘协为帝。故而,袁绍与汉献帝刘协之间从一开始就结下了重大的矛盾。
其二:不承认刘协帝位的合法性,意图拥立刘虞为帝
如前所说,汉献帝刘协是董卓所立,从起初就遭到了袁绍的反对史称“天子之立非绍意”。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后,袁绍、韩馥等人便不承认刘协帝位的合法性,他们甚至意图拥立宗室刘虞为帝。
关于袁绍、韩馥意图拥立刘虞为帝一事,在《后汉书·刘虞传》中有着明确记载:
二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及山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
这件事情的实质,实际是袁绍意图彻底否定汉献帝刘协的政治合法性。经由此事,汉献帝与袁绍之间的隔阂和矛盾无疑又进一步加深。
值得注意的是,在袁绍后来与其弟袁术的书信中,他甚至指出汉献帝并非汉灵帝之子,即史书中所说的“今西有幼君,无血脉之属,安可复信”。毫无疑问,汉献帝刘协绝对难以容人袁绍的这番说法,其与袁绍的关系已不可修复。
其三:汉献帝东迁,拒绝迎接
兴平二年(195),汉献帝刘协趁李傕、郭汜在长安火并时,率领群臣东迁。袁绍作为当时实力雄厚的军阀,对此采取了漠然视之的态度,既不迎接汉献帝,亦不供奉粮草,对于沮授提出的“挟天子而令诸侯”也是果断加以拒绝。
正因如此,后人多以此指责袁绍目光短浅。然而,袁绍是真的目光短浅吗?答案绝非如此,袁绍其实是另有苦衷。
如前所说,袁绍从一开始就反对刘协为帝,后来又意图拥立刘虞为帝,还宣称刘协不是汉灵帝的儿子,这些行为已经深深地烙刻在了刘协心中。试想:如若袁绍真的迎接汉献帝,他们之间又该如何相处呢?
综合上述三点,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刘协和当时最大军阀袁绍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二人名为君臣,实为仇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