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写《丧乱帖》,就很容易上手!
《丧乱帖》笔法精妙,结体多欹侧取姿,有奇宕潇洒之致,是王羲之所创造的最新体势的典型作品。收藏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8行62字,与《二谢帖》和《得示帖》连成一纸,纵28.7厘米,横58.4厘米。在圣武天皇时期传入日本。2006年3月于上海博物馆举办《中日书法珍品展》上展出。
释文: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
临帖关键
《丧乱帖》是王羲之晚年的作品,也是一帖先行后草、时行时草的行草书。本帖是是给朋友的一封短札——战乱之中,得知祖坟遭毁,痛苦不安又无可奈何。
所以临习之时,就要考虑书法行笔和心情的贯通,先通读全文,再细品书帖,感受王羲之此情此景的书写特点和状态:
先行后草,时行时草,
其感情由压抑至激动剧烈变化,
心境和书写融为一体。
《丧乱帖》字型特点
01\\ 字形空间疏密错落
“羲”字,上面和左面的笔画堆挤在一起,右下角只剩下一个撇画,显得极为宽绰,可谓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临习方法
密处通过笔画位置的紧密和加重来表现,疏处则通过位置远离和笔画变轻来形成。
02\\字形书写收放有致
“之”字,气势往上走,是“羲”、“顿”之间很好的过渡——形成上下字体的衔接,节奏连绵,收放自如。
临习方法
书写时字形纵向为打开的势气,横向为收敛向里走的用笔和笔势,收放有致。
03\\字形呼应动静相宜
“极”字左边极稳重,右面飘逸连绵流动,动静结合,给字形以张力。
临习方法
稳重的地方用笔厚重,字形空间紧密。流动的地方笔势往上走,笔尖行笔书写的特点。并注重留白,加强字形间的空间节奏。
临习体会 - 关键字
【疏密】、【收放】、【呼应】、
【大小】、【藏露】、【动静】、
【布白】、【空间】
临帖提示
切记不可一味地模仿“像”,“像”是表皮,我们要抓住的是临帖的精髓:体会此帖的书写感,还有情绪所导致字形节奏的变化。
临习前可多去分析整幅帖的布局、字形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关联,但不要被这些捆绑住动笔。
以上分析对同学们的创作是有很大帮助,是使临习走向创作的理性思考之路,养成习惯后可帮助思考分析如何借鉴临作来创作,还可以审查自己的创作稿。
王羲之经典行草书《丧乱帖》,用笔挺劲,结体纵长,轻重缓疾极富变化,完全摆脱了隶书和章草的残余,成为十分纯粹的行草体。书写时先行后草,时行时草,可见其感情由压抑至激越的剧烈变化。
临习《丧乱帖》,一方面要注重其笔法的丰富表现——方笔、圆笔、中锋、侧锋、直线、弧线、重按、轻提等,极尽变化之能事。若仔细观察并分析其间的线条粗细对比、速度快慢对比等向对面,会发现其差距拉得很大,如线条中重者如“面”而非“线”,轻者则若游丝、细线,幅度竟有三五倍之大。
另外,此间有大量的方笔,写时须沉着痛快,而不可平庸板结。
另一方面则是间架结构中的力度的体现,须通过分析研究帖文的重心处理、疏密对比、正敧相映、前后呼应等方面的规律,进一步切入其结构原理,了解并掌握王羲之字结体的一般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