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第9讲
对联的基本规则(4)
——意联的表现(2)
意联的表现有五个方面,分别为:立意合拍、取景相容、感情协调、用典互衬、手法类似。今天我们着重讲用典互衬。
“典故”一词,一般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也叫用事,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以古比今,借古抒怀。诗词赋中大量的例子都说明用典的好处是言简意丰,含蓄蕴藉,提升作品的品味,增加厚重的文化内涵;对联用典的例子也俯拾即是。当我们初步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之后,提倡在对联实践中尝试用典。
1、典故的分类
《文心雕龙·事类》:“明理引乎成辞,征义举乎人事,”这是说典故有两种:
1)语言类
前贤先圣的至理名言或者诗词曲赋中的典范句子。
风定花犹落,
(六朝时谢贞的《春日闲居》)
鸟鸣山更幽。
(南北朝时王籍的《入若邪溪诗》)
2)故事类。
有来历出处又为人们所公认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的熟典。
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
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
上下联句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真可谓铢两悉称,令人称赏。
周朝召公辅佐周武王至成王,历任宰相三十六年,功勋显赫;而唐代郭子仪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两者相对恰到妙处。再如:
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极浦遥山”,“极”、“遥”,均含远意。“浦”,指南浦。“山”,为西山。王勃《滕王阁序》:“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帝子”,为皇帝之子,此指滕王李元婴。王勃《滕王阁序》:“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上联称物换星移,建阁之“帝子”虽逝,但因阁存而引起人们的思念。“江上才人”,指王勃。相传王勃在乘船省亲中做一梦,梦见天神要他赶赴滕王阁盛宴。王勃说:“依此船之速,难以与会。”天神云:“吾助汝一帆风。”下联即用此神奇传说,以“安得”领起作诘问语,在表达对王勃倾慕的同时,也寄寓期待“才人”辈出之美意。此联抚今追昔,借景生情,更紧扣帝子建阁、才人作序的事实与传说,给联语增添了神奇的魅力,也给游人增添了浓郁的兴致。
“用典”也叫用事,刘勰《文心雕龙·事类》:“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即以古比今,借古抒怀。诗词赋中大量的例子都说明用典的好处是言简意丰,含蓄蕴藉,提升作品的品味,增加厚重的文化内涵;对联用典的例子也俯拾即是。当我们初步把握了六相之后,提倡在对联实践中尝试用典。
2、用典互衬
对例: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郑板桥题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
“曾”即孔子弟子曾参。他说过:“吾日三省我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每日反省自己的忠心、守信、复习三个方面,此为“曾三”。
“颜”为孔子弟子颜回,他有四勿,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故称颜四。
“禹寸”,是说大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游南子》谓:“大圣大责尺壁,而重寸之阴”。
“陶分”,指学者陶侃珍惜每一分时光。他说过,“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
当惜分阴”。这是正衬,即典故的性质相类,角度不同却相互印证和补充。上写修炼人品,下写惜时为学,围绕一个正能量的主题的两个侧面。
对例: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收于《醒睡录》作者胡寄垣(yuán)。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败后励志,卧薪尝胆,处心积虑,报仇雪耻,终达目的的故事。本联运用典故了说明笃志的重要性,也是正衬例。
对例: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是说人品有真伪,日久见人心,盖棺论定。这是反衬例。(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周公是忠臣例,王莽是奸臣例,这是反衬,即典故的性质相反,立意统一而正反印证。
3、用典方式
1)明引:所引典故时间地点或人物姓名准确,令人一望即知其用典也。上一讲所举三例都是明引:
曾三颜四;
禹寸陶分。(郑板桥题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偿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2)暗引:所用典故的时间地点人物姓名均不出现,只用故事内容,读起来字面自然,貌似无典,这样应用就叫暗引。
安徽霍山县韩信祠联: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上联的故事是这样:韩信初在项羽部下从军,但未受到重用,又改投刘邦麾下,仍未得到重用。韩信一气之下,愤然出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好言抚慰,并向刘邦极力保举,拜为大将,屡建奇功,被封为淮阴侯(成也萧何)。后来刘邦当了皇帝,反而猜疑韩信,韩信知道后,便与夏阳侯陈豨(xī)交通密谋,被韩信一个门客的兄弟举报。吕后知道后便与萧何商量,引诱韩信到长乐宫中,将他斩首(败也萧何)。所以后人说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便是上联“生死一知己”的典故。
下联指的是:韩信投军之前,家贫食不果腹,差点饿死,幸得一洗衣妇人把他接到家中,食住了十多天,才保住生命。韩信谋反被捕后,被吕后所杀,存亡都在两个妇人手中,这就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一知己:暗引萧何,两妇人:暗引洗衣妇人,吕后。
4、用典注意事项
1)用典的联要做到与其人其事其地其情其理密切相关,不违背典故原意或断章取义而又紧密围绕主题。不可用僻典,尽量用古诗词曲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典故。
2)用典虽好,但并不是所有对联都适合。写景状物的联等多不适合用典;名胜古迹的风物联就提倡(如前所引大明湖历下亭2联)。言志抒情咏史论理的联、诗钟更崇尚用典。
3)同样是春联或者婚联寿联也有个雅俗的区别,面对不同读者群体来选择是否用典。例如:“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就通俗易懂一目了然;“国华光夏甸;民众乐春台。”就典雅蕴藉耐人寻味,因为这副春联,用了“国华”、“夏甸”、“春台”三个典故。(“国华”表示国家荣耀繁荣,语出《国语·鲁上》“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夏甸”由“信彼南山,惟禹甸之”演化而来,禹建夏朝,故禹甸又称夏甸,用以表示中国。春台指登高游乐的胜处。词见《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
4)一个故事可能有不同侧面说明不同性质的问题,选用时要侧重联意需要的那个侧面来表述,不可模棱造成误解。这是初学要特别注意的。如果翻新典故的含义也要翻得明白清楚以达意。如下联:
不明才主弃,
多故病人疏。
传说此联为清代大学土纪晓岚所做,因他的府上人多次被庸医所误,故对不学无术的庸医恨之入骨。为此,他将孟浩然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改变成一幅嘲讽庸医的妙对。按原诗的意思是说,因为没有才华而不被当权者重用,因为身体多病,连老友也疏远了。改联不变一字,只调换了“才”、“明”、“病”、“故”四字的位置,意思则变成为由于庸医所致遭财主嫌弃,由于总出事,病人都不来求医。可称神来之笔,令人称奇。此为改造典故的很好范例。当然,对用典的改造,不仅在于动字,有的可用原意,有的反其意而用等等。这要作者通晓典故,掌握好用典的分寸及典故的内涵及外延特点,才能得心应手,改出新意,不落俗套。
5、典故积累
这些词语故事来自于经史子集,可谓浩如烟海,对于我们初学对联的朋友来说,一时难以尽读。于是时有慨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何积累典故,就成了我们的必修或必补的功课了。这里介绍几种短平快的方法:
1)成语作对
大家对成语并不陌生,每个人都掌握一定量的成语,但是,你注意没有,我们的先人,在不自觉中,留下了很多语义相关的成语典故,这些成语,本身互相对仗,试举几例,作为抛砖。
雪中送炭,
锦上添花。 (正衬)
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锦上添花:意指在美丽的锦织物上再添加鲜花。比喻略加修饰使美者更美,引申比喻在原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
雪中送炭,
釜底抽薪。 (反衬)
釜底抽薪: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望梅止渴,
画饼充饥。 (正衬)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同样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乱臣贼子,
志士仁人。 (反衬)
乱臣贼子: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
志士仁人: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
2)启蒙读物
从前的一些启蒙读物如《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等,是前人集约的典故大全,其作者总结了在诗词曲赋作品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汇集举例,读来朗朗上口,品过有滋有味,长期坚持熟读,聊可事半功倍。由于我们经历中,曾经出现过国学断代的现象,缺失了这一课,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亡羊补牢,我们就跟儿子或孙女一起启蒙吧。
3)直接积累
成语作对和启蒙读物都是间接积累,还有一种就是直接积累,直接积累就是直接从五经四书乃至于十三经各种等经典中,每天坚持读一段,此外,笔记小说,稗史逸闻,古体诗词也要多加留意,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吧。在积累典故资料的时候,大家不妨按分类积存,如励志勤学的、忠君爱国的、反腐倡廉的等分别按故事和语言存放备用。
本讲提纲:
意联的表现(2):用典互衬
1、典故的分类
2、用典互称
3、用典方式
4、用典注意事项
5、典故积累
本讲作业
基础理论部分:
1、什么叫典故?
2、用要注意什么?
3、典故如何积累?
二、实际运用题:
1、《声律启蒙》一东(2)中有“颜巷陋,阮途穷。”有两个典故,请从至少两个方面分析这个联句的好处!
1、完成以下对句。(记得署名)
单号
出句:一水环山飘玉带 (村夫)
出句:潸潸秋雨离人泪 (村夫)
双号
出句:未许尘嚣遮望眼 (村夫)
出句:松凭铁骨担风雨 (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