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钱不能构建创新药的护城河
纯属个人的一点妄言。
当前,市场热捧创新药过头了,现在创新药公司融资太容易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都是,供给端拥挤越来越严重,导致投资产出的回报率严重下滑;需求端又被压缩,新药获批家数稍微多点,就是集采或者医保谈判,出下一个恒瑞难多了。
像PD-1这样的前沿创新药,信达生物、君实生物、恒瑞医药和百济神州4家挨着获批,还没有怎么挣钱,立马医保谈判,几家药企叫苦连天,回过头来看,它们算非常幸运的,PD-1在研的有一百多家,后面才是灾难。
像更前沿的CAR-T,也是一百多家在研发,跑在最前面的复星凯特和药明巨诺稍微好点,后面肯定拥挤。
此外,还有一个销售的问题,现在创新药公司普遍没有建好销售渠道,同样的新药出来,销售额拼不过恒瑞医药、正大天晴、石药集团、扬子江药业、复星医药等巨头,和巨头合作是明智的方式,不过利润被吃掉一截。
从这点来说,投资研发型创新药公司,可能还不如投资销售能力突出的药企。
以阿达木单抗为例,阿达木单抗是世界药王,全球销售额200亿美金。国内早前获批的百奥泰、海正两家,再加上水土不服的原研药公司艾伯维,三家公司销售阿达木单抗成了一个笑话。
转引IQVIA CHPA资料(IQVIA CHPA数据代表中国境内100张床位以上的医院药品销售市场),2019年,阿达木单抗在中国境内的销售额约为0.32亿元,2020年度,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于中国境内的销售额约为人民币1.90亿元,就这销售爬坡能力,赚钱是别指望赚钱了,能不亏就不错了。
之前看到百奥泰三个新药研发失败,股价大跌,我觉得就算研发成功也好不了哪里去。
烧钱不能构建创新药的护城河
针对当前创新药研发大量烧钱,而利润却看不见,市场却很买账,反正没有利润,也就没有利润下滑,炒的就是市梦率,传统药企做创新药反而不被待见。
不得不承认一点,资本大量投入研发创新药,对老百姓是好事,疾病能得到更好的救治,药价还能降低;对国家也是好事,科技快速进步,能加快追上发达国家;对投资者很可能是坏事,亏钱的概率反而在增加。
曾经和一个很成功的基金经理聊创新药,对方告诉我就是要这样投资创新药,就跟互联网一样,谷歌、脸书这些曾经都不挣钱,亚马逊现在依然不赚钱,创新药就是要大量投资很多公司,然后不断减少数量,最后拥抱龙头,收益会很高。
本想当面反驳,碍于对方是前辈,且功成名就,只好放弃,但内心其实一直不认同。互联网公司烧钱很多真的能构建起自己的护城河,创新药企业可以吗?
显然不能,药是有专利期的,得一遍遍搞新研发,曾经的成果对以后帮助不大,挑战者会不断涌现,只要几个高级研发人员拿一笔风投就可以搞,所以,创新药研发是不能构建太宽的护城河的,创新药的估值就是不能给太高。
用当下时髦的话说,创新药要打破这种内卷,也是可能的,就是国际化,不过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不仅仅是和跨国药企做几单授权交易,更重要是铺建渠道。
研发失败的承受能力不强
创新药研发失败更像正常状况,成功更像偶然。看到有些医药牛人成天炫耀自己的能力,看好××品种,一定能成功,药效肯定好,用鲁豫的口头禅,我不信。
创新药的研发难度只会不断增加,容易的都被拿下了。很多专家耗费很多年时间研发新药还经常失败,我们这些投资者,要搞懂创新药,是很难的。
前不久的康弘药业的核心品种康柏西普海外临床失败,这个被多少专家吹捧无数的创新药代表,落得了这个下场,这些人现在不知道作何感想。
康弘药业好歹之前还有些利润,有点家底,那些大幅亏损搞研发的,没什么风险承受能力,现金流很差,一个个扛着巨雷。
当创新药潮水退去的时候,才会发现谁在裸泳。不出意外,接下来两年会爆掉一些雷,那时人们才会对创新药理解更加深刻。
很多公司产品压根就在胡吹,投资者搞不懂也就信了。
能力圈
另外,再次重申,非专业人士更不要投资医药股,根本搞不懂,投资和赌博没什么太大差别。
甚至延申开了说,不要轻易投资高科技,这不是普通人要干的事情,很多投资者能在芯片、5G、量子通信、电动汽车、锂电池、燃料电池、单抗、转基因、太阳能等概念股中闪转腾挪,这是一件比较吓人的事情。
不投自己搞不懂的事物,不抱有幻想,保持专注,保持敬畏。
作者:蓦然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