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有用、无用与人生三重境界:什么时候你会觉得知识有力量?
今天读到一个帖子,有人在新华书店里嘀咕了一句:“公元457年是中国古代的什么时代”,旁边有位大叔回答了“宋朝”。他怀疑了下,大叔又说是“大明”。这位年轻人心里觉得大叔是傻冒,宋朝和明朝都到什么时候了。直到回家翻书时看到公元457年是南北朝时宋朝孝武帝大明元年。
这样的事情可能很多人都会遇到,基本上我们也只会当作调侃说说。但是实际上却反映了知识的层次问题。
如果这个年轻人不去找书查的话,他会真的认为这位大叔就是傻冒。每个人也都会遇到这种情景,当你对一个问题给出了正确回答的时候,别人因为不懂,却反而嘲笑你。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浅显的,而很多问题却可能需要绕很多弯才能看到本质所在。对于那种要绕很多弯才能回答的问题,哪怕一堆人没人能答对最终答案,这些人也会因为知识所限对其他人都在心中嘲笑。
一、知识的价值
如果我们看不清最终答案,那么知识的价值就大大折扣。大部分时候,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这样的:由于对房价涨跌认知不同,买房的人和卖房的人互相在心底都觉得对方是傻逼。股市里抄底的人和止损出逃的人也会互相在心底觉得对方是傻逼。如此种种。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中国人的意识里,会觉得理工科更有用。文科确实不如工科那么好量化,知识体系明确。自古文人相轻也是这样的原因。当没有确定的比较标准时,知识本身的价值就很难体现。
当然这种价值也受很多因素限制。从长期的角度,也就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下,确实股票、股市是可以去分析研究的,但说到短期涨跌,哪怕几个月内的涨跌,如果真要拿来衡量你的金融知识与企业商业价值分析能力,也是个笑话。
二、知识的有用与无用
知识什么时候有用,当然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无用就是指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过去也嘲笑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百无一用”,确实在古代社会的模式中,读书人的价值除了去为君王分忧,能体现的地方不多。
如果固执地坚持不能变通、过时的知识,确实还不如没有知识。比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
回到前面提到的理工科与文科的问题。去了波士顿两次后,对比了哈佛大学与MIT两所大学的校园、建筑以及各种细节后,就感受到了哈佛的好,哈佛的文化认同无处不在,处处体现着高贵与典雅,而在麻省理工,只能感受到实用主义。所谓的无用知识的有用性,这也是文科专业的价值所在。
“无用”与“有用”之分,大多是短期与长期之别。一些看似短期无用的知识可能是长期非常有用的知识。文科专业更多地直接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这些东西比具体的知识更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这也是西方国家为什么领导人基本都出自那些看似最无用的文科专业上的原因。
三、知识的层次性
在不同高度或者不同的知识水平时,看到的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层次,站在平地上,完全没有知识也可以乐观积极地看待世界,当然这种也可以看做是单纯或者傻白甜的类型,过去我们印象里没有读过书的老实巴交、善良单纯的农民属于这一类;
第二层次,当你掌握了更多知识时,有了初步的分析判断能力,你其实就能够看到社会现象背后的阴暗面,但这个层次只能发现不公平不合理,却无法深入认识或改变现状。社会上的愤青大多属于这种,由于对社会不满,工作态度消极。如果你只能到达第二层次,无法继续升级,那还不如一直停留在第一层次。
第三层次,随着知识的积累和认知水平的提高,你能看到问题的本质,能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能看到不公平不合理,也知道如何认识如何改变现状。能清晰地看到要走的路,不会再迷茫。到了第三层次,才能看到灿烂的世界。这才是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
这三个层次也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人生三重境界不谋而合,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了人生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每个人认识世界之初,认为看到的就是真实的。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多了,不再停留于简单的第一印象,开始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层的东西。大多数人都只达到了第二境界。倾其一生的时间,忙碌一辈子,最后都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只有少部分人能把人生的高度提升到了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从第二重境界到第三重境界,需要专心致力于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被外界和旁人所干扰。愿每个人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外面的世界再复杂,也要守住初心,从个人起点到所要成就的目标,不迷失自己,找到那条属于自己的知识铺成的阳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