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石匠的故事

三个石匠的故事

相传山脚下准备建一个教堂,有三个石匠在干活。一天,有人走过去问他们在干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说:“我在做世界上最好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

10年之后,第一个石匠手艺毫无长进,被老板炒了鱿鱼;第二个石匠勉强保住了自己的饭碗,但只是普普通通的泥水匠;第三个石匠却成了著名的建筑师。在这里,我们不必为前面两个人的命运惊异。因为从他们回答问题的答案就可以看出,他们只顾眼前的利益,对于未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且,对待工作的态度与第三个也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第一个和第二个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遭遇,完全是因为他们对于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更提不上明确的目标了。因此,第一个对待工作毫无感情,“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第二个呢,对待工作缺乏热情,只是把它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而第三个呢,不仅热爱自己的工作而且充满激情,并且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希望有一天能干出一番理想的成绩。正是这种目标明确的激情和理想激励着他不断努力,不断实现自我,实现理想。所以,最终才造就了他的成功。

---------------------------------------------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一书中,几十年来一直为管理界所津津乐道。最现代的理解,似乎与“愿景管理”联系得更紧密一些,也就是说,管理者的责任是要让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做的每一点努力,都必须围绕企业要实现的美好愿景。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处理好短期行为和长期战略之间的关系,才能利用理想的感召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
     “愿景”(Vision)是一个现代管理学术语,源自于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理论,用来形象地描述企业未来要实现的远大目标。德鲁克50年前讲这个故事的本意是要说明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管理者。他在书中写道:“自然,只有第三个石匠才是真正的管理者。”因为,“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必须注重于企业整体的成功”,他们的职责就是要让企业的每个成员的贡献“都必须融成一体,产生出一种整体的业绩----没有隔阂,没有冲突,没有不必要的努力的重复投入。”因此,就这个意义上说,“愿景原理”只是装扮了50年前德鲁克的“目标管理”的概念。通过讲这个故事,德鲁克真正想说的是下面的话:“麻烦的正是第二个石匠。技艺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技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获得生机。……技艺在企业中必须得到鼓励,但是,它必须与整个企业的需要联系在一起。”德鲁克担心企业对技艺的强调会导致“管理人员不再以他对企业的贡献来衡量他的业绩,而只是以他自己的专业技艺标准来衡量他的业绩”,尤其是“正在发生的技术变革将极大地加剧这种危险。在企业中工作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家的数字必将惊人地增长,因而对这些专家的技艺水平的要求也将大为提高,将技艺或功能作为目的本身的倾向也将随之比今日明显。”
     德鲁克提醒管理者永远不要忘记企业存在的理由和为之奋斗的目标,不要因为沉湎于追逐高深的理论和技艺,而忘记了这些手段要实现的目的,更不能允许将手段等同于目的。德鲁克认为,追求利润不是管理决策的原因,而是对管理决策有效性的检验。企业存在的目的必须“在企业之外去寻找……在社会中去寻找,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器官”。“对经营目的只有一个站得住的定义:即造就顾客。”“……社会把能生成财富的资源委托给企业的目的,就是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这正是德鲁克思想的出发点。
     德鲁克在50年前提出的满足顾客、造就顾客的企业宗旨和对管理者的理解,现在看来依然是如此睿智和富有远见。正如他只拿是否实现企业整体目标作为衡量管理者业绩的标准一样,我们并不能因为管理理论的新旧来判断其价值,而必须根据实践的有效性来做出最终的判别.那些被时间和人类实践反复证明正确的经典理论,恰恰是我们展望未来的起点。
----------------------------------------------------------------------
三个个石匠与目标管理

--彼得.德鲁克对三个石匠的评价

目标管理需要大量的努力和特别的机制,对于商业性的公司来说,经理们并不会自动地朝一个方向努力。

在管理会议上,经常会谈到的一个故事是有三个石匠被问到他们在干什么。第一个回答说:“我在谋生。”第二个一边敲打一边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的工作”。第三个抬起头,注视着远方,说:“我在建一座教堂”。

第三个人理所当然,是真正的“管理者”。第一个人知道他能够从工作中得到什么,而且努力去做。他很可能得到“一天努力的工作换取一天良好的收入。”

第二个石匠是一个大问题。手艺是非常必要的,没它他任何商业都无法繁荣;事实上,一个组织就会瘫痪,夭折。但是真正的工人,真正的专家,宁愿相信他自己能够做成一些大事,而事实上他不过是个磨光石头或者清理废弃石块的人,危险就在这里。手艺在商业性气运然中是必须鼓励的,但是它永远与整体的需要相联系。

摘自《德鲁克精粹》。
----------------------------------------------

这个故事曾经听过,感触很深。
我认为理想和现实其实没有什么界线,重要的是,这二者必须结合。
如果只有现实主义,就会失去精神上的支柱,而只有精神主义的人,就容易空想。所以只有二者结合,才能既有精神向往,又能脚踏实地。
第三个人看得最远,但又是最近的。
第一个人只知道干了眼前的活,能得到工钱,他看得太近,不知道自己工作是为了什么,只有眼前利益。
第二个人是个空想家,看得太远,想得太远,反而无法做好手中的工作。
惟有第三个人,既看到了自己工作的本质,又有自己的理想。他的脑海里已经有了教堂的样子,这是他的梦想。
----------------------------------------------
    流行的分析是:第三个石匠适合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培养,做管理者;第二个石匠适合向专业化人才方向培养,做专家、技师;至于第一个石匠,让其下岗,或者培训改造后上岗。

本人可能喜欢唱反调,对流行的分析不大感冒,总爱坚持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不是懒人的代言人,先作个身份说明。

对第二个石匠,本人无话可说,但管理者大赞的第三个石匠,也可能说不定是一个爱作秀的人,或是一个臆想症患者,在这里,我不想对第三个石匠过分的批判,而让人觉得我是一个好斗的公鸡。我只想说,可怜的第一个石匠招惹了谁?

我认为,第一个石匠就是我们芸芸众生的真实写照,就是我们普通人中的一员。对第一石匠的研究是我们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

第一个石匠的问题就在思想上、意识上的落后,没有上进心,没有进取精神。但说实在的,“混口饭吃”可不是容易的事,您想想,咱们老百姓,“混口饭吃”真不容易,又不想去干伤天害理的事,又不能去干见不得人的事,又不敢干违法乱纪的事,咱先得混个肚饱啊。所以,人的处境决定了人的价值取向,人可以饿着肚子干革命,但不能长期饿着肚子干革命。做管理工作的,对此不能不察呀!

人的层次是有阶梯性差距的,在结构上,好的人才总是少的,天才级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在图示上,就会成金字塔结构。

对待第一个石匠,我们首先得按人的需求层次进行分析,在满足其需求为指引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提升,这方是管理的良方。

另一方面,从管理的现实来看,用管理第二、三个石匠的理论来管理所有的员工会不切合实际。笔者前两天到了一个金属加工企业参观,该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工厂处于郊区,从事金属管件的焊接,冲压,油漆涂装等,工人一百来人,每年的纯利800多万,也算是不错的企业,但生产现场管理混乱,物品堆放无序,工人来来往往,显然,这是一家管理不好的公司。但笔者却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到,该公司员工的文化水平、素质都不高,工资也不高,但自觉性相当高,工作热情也强,劳资纠纷为零。这一点我从现场员工的精神面貌上看了出来,工作场所嘈杂、但员工都在卖力的工作,实属不易。后来我得知,该公司的老板文化水平也不高,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较强的感召力,人性化措施得当,大家都能团结一心地进行工作。

当时,我在想,我若从咨询的角度出发,给这家公司提出如何去规范化管理,如何如何进行制度化建议,如何去进行远景理念的宣贯,并能在几个月内公司达到怎样的管理水平,并忽略了真正的文化性的东西,我想,我的建议的实施,必定会给这家企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这家企业的员工,大多是属于第一个石匠类型,但这家企业的管理,有它不成功的一面,但更有它成功的一面。

    对待第一个石匠,可不能一下岗了之,或培训了之。管理者不可不察。
-----------------------------------------------------------------------------
 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他的行为方式,人们通过他的行为方式就能看到他的精神状态,也就是所谓的精,气,神。

在现在的生活中,我不敢说,我是在建一座伟大的教堂,但我肯定不是在混日子,我每天都希望自己能给客户带去更多的帮助,让他们能通过我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大的提升和帮助,当你想着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活的很有价值。相反,如果你虽然能赚到钱,却不能给客户提供帮助和带去价值,那我觉得你就是骗子,骗子每天生活在提心吊胆,诚惶诚恐之中,他哪能有很好的精气神呢?

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你心里想什么,都会完全的表现在你的语言上和行动上;

        所以请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更多的人建筑更美的教堂
---------------------------------------------------------------------------------------------------
我有时像第一个人,有时像第二个人,很少像第三个人,那我是属于哪类人,呵呵呵呵。。。。
(0)

相关推荐

  • 《目标管理》第一讲:小心,目标管理的误区

    阅读: 公司需要的管理原则,是以提供个人力量及责任充分的范围,提供愿景与努力的共同方向,建立团队工作,以及在个人及公众的目标协调一致的原则.(德鲁克先<管理的实践>第11章"目标 ...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七讲:三个石匠的故事

    目标管理 公司每个成员的贡献有所不同,但所有人都必须朝共同目标贡献.所有人的努力必须朝同样的方向,将贡献配合在一起,以生产整体贡献,而没有差距,摩擦与不需要的重复努力. 组织绩效的要求是,每个工作都必 ...

  • 系统思考:三个石匠的故事

    有三个石匠在打石头.有个路人经过,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打石头,养家糊口." 第二个石匠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说:&quo ...

  • 让人开悟的三个道家小故事,送给迷茫中的你!

    一道长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的手指.道长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 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 道长答:"蜇人是蝎子 ...

  • 三颗糖的故事启发:教育孩子不能靠“打骂”!

    正确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教育究竟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呢?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则小故事. 陶行知任校长时,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

  • 第一百三十四个故事——致清明的第三十四封信

    清明: 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一阵迷茫,写文的时候心情总不在一根弦上,像那小猫钓鱼般,一会儿抬头看看电视,一会儿低头玩玩手机.望着空白文档,心是那么空荡,好似乎被掏空一般,榨不出半点灵感.也奇怪,灵感 ...

  • 第一百三十五个故事——致清明的第三十五封信

    清明: 小时候没钱,想放烟花,但每次只能看别人家的,大年三十吃完年夜饭,早早的守在外面看人家什么时候点起第一簇烟火.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的序幕,屋子外全都是噼噼啪啪的声响,尘土不时掉落在瓦片上也听得清脆 ...

  • 第一百三十六个故事——致清明的第三十六封信

    清明: 两三年的东西就这样轻易的删除了,仿佛剔除了一长段记忆,心头一片空白,惋惜之余,再无其他感概.大概写作确真是遗忘的一种方式吧.经常觉得自己写作,并没有什么长进,偶尔也会才思枯竭,为此不得不多看书 ...

  • 第一百三十八个故事——致清明的第三十八封信

    清明: 你听见过那种声音吗?似蝴蝶扇动翅膀的轻盈,亦如小虫啃噬骨髓的痛痒. 那一年,青柠十八岁,正上高三,是个平淡如水的女孩.和多数人一样,日子过的安安静静,不急不缓.­ 突然有那么一天,不知为何,她 ...

  • 第一百三十九个故事——致清明的第三十九封信

    夕阳烧红西方的天空,霞光洒满整条河流,金光闪烁.原野上茂密的芦苇随风拂动,轻轻地轻轻地,像流动的海浪. 河岸边掠过一道身影,那极其瘦小的身影就像蹿动的小精灵.哦,不过大家可别相信那真是精灵.那是小比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