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说影视】陈凯歌《赵氏孤儿》:大义未必凛然 真性更见真情
英国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过:“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因此,每一代都有权来作出自己的解释。”所以,一部《赵氏孤儿》,在《左传》、《史记》、元杂剧以及陈凯歌那里,均有不同的演绎,而每一种演绎的版本其实都折射着作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
如果说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左传》中主要说的是奸情权斗,在《史记》中则是朋友之义,在元杂剧那里又发展成了江湖道义,而在陈凯歌这里,主要说的就是人性了。应该说,每一种版本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不过,陈凯歌版的《赵氏孤儿》对于人性的阐释和发挥,显然更符合当代人的思想和口味,也更贴合现实的复杂人性。
可能有人觉得,陈凯歌的改编,让程婴这个角色显得有些窝囊,而屠岸贾却又显得太“多情”了,减少了故事本身紧张激烈的冲突,并降低了程婴的人格高度和精神境界。但我却觉得这种改编更符合人性真实和复杂的一面,我们中国的传统叙事,常常是非忠即奸、非此即彼的符号化脸谱化模式:大公就一定要无私,大义就必须要凛然,就义肯定是慷慨的,赴死当然是从容的。这种叙事模式和人性认知,显然有些单薄和苍白。就像曹操,你单用一个“奸”或者“雄”,都很难一言以蔽之的。
陈凯歌将程婴主动把自己的儿子与赵氏孤儿互换,改编成了半推半就,被动而为,我觉得这更符合人性真实与生活真实,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让亲生儿女去“送死”,甚至比自己做出牺牲都更难。其实,在《史记》中的描述,也还是“取他人婴儿”来救赵氏孤儿的,而舍子救孤的情节,是在讲求忠孝节义的宋明理学大行其道的时代前后,才开始陆续出现甚至登峰造极的。说自杀就自杀,说献子就献子,这非但不人道,也不现实。
其实,所谓英雄义士,也无非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罗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开篇就曾经写道:“英雄并非就没有卑劣的情操,只不过他们没有被卑劣的情操所俘虏罢了。”我想,如果可能,没有人会愿意做一个悲苦的英雄义士,但或迫于时势、或感于义愤,才使他们能够挺身而出、义无反顾。这并不会减低英雄在我们心目中的分量,因为愈人性,愈英雄。
所以,在看《赵氏孤儿》的时候,我常常会想到老舍的《四世同堂》,书中一向闭门饮酒养花的落拓诗人钱默吟,在外敌入侵时,“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的祁老太爷,在吹拉弹唱中自得其乐的小文夫妻……都是些原本渴望过太平生活的小人物,但在日本侵略者的欺压和凌辱下,都最终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就像《赵氏孤儿》影片中屠岸贾说的那句台词:“人的热血一旦被点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我们看,陈凯歌版的程婴虽然显得有些卑微、怯懦,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是苍蝇”。剧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当屠岸贾对儿时的赵氏孤儿说“有铠甲和剑才是真正的男人”时,赵氏孤儿就指着程婴说:“他就没有铠甲和剑”。其实,剧中的潜台词就是“没有铠甲和剑”的程婴,同样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虽然他的选择是情势所迫,但最终还是义不容辞。
现实生活中,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人很多,也很容易,但能做“行动的巨人”的人,哪怕是语言的矮子,甚至是性格的矮子,也更弥足可贵,更值得我们尊敬。
在我看来,陈凯歌版的程婴其实是很合逻辑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人的需求像一个金字塔,最底层的需求是生理需求,第二层是安全需求,第三层是爱与归属的需求,第四层是尊重需求,第五层,也是金字塔的最顶层是自我实现的需求。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先寻求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等到低层次需求有相当程度满足后,才有心思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满足。而如果“道德超越利益打算,只是因为它本身是最高的利益打算。”(克罗齐语)《四世同堂》中那些小百姓的反抗是如此,《赵氏孤儿》中程婴等人的义举亦是如此。人之大义不是与生俱来,更不是想来就来的,它需要的是外界的形势刺激和内心的道德养成,而这都需要一个时机、一个过程。
但是,毋庸讳言,陈凯歌版的《赵氏孤儿》也有一些遗憾的漏洞甚至致命的硬伤。《史记》中程婴的身份是赵盾的朋友,而在陈凯歌版的《赵氏孤儿》中,他只是个医生,这样的“舍子救孤”就少了感情基础,让人很难信服。陈凯歌删去了程婴主动“出卖”公孙杵臼,卖友求荣、卖主求荣,因而受到国人鄙视的情节,但这就很难解释屠岸贾为何会不杀程婴,甚至信任程婴了。而且在程婴当着屠岸贾的面,喊出是屠岸贾杀了赵氏孤儿的母亲时,屠岸贾居然只像孩子撒骄似的说一句“咱们不说好不告诉他吗”就了事了,而赵氏孤儿也竟然没有任何的情感波动,这种处理就未免有些近乎儿戏了。
在影视剧中一般都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剧情开始时出现的道具,那么这个道具到最后一定会派上用场,而影片中程婴书写水墨丹青的情节,在后来居然没有任何的展示,这就有些不可思议了。要知道京剧中关于这段情节,可是有着非常著名的一段唱的:“为孤儿我也曾把心血用尽,说往事全靠这水墨丹青。”如果陈凯歌不想用水墨丹青说事,那么当初安排程婴画它做甚!
另外,该片还有一个道德上的硬伤,那就是程婴处心积虑让赵氏孤儿与屠岸贾相亲相爱,然后再杀死他,而且坚持不让赵氏孤儿上学,这对赵氏孤儿本身也是不公平甚至是很残忍的,那么他到底是想报复屠岸贾还是赵氏孤儿?
不过葛优和王学圻的出色表演,还是可以让我们在观影的过程中,暂时忘掉这些漏洞和硬伤。而且不管怎样,我还是很感谢陈凯歌版的《赵氏孤儿》的,因为它既让我们感到了命运的无常与残酷,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暖与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