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消癥汤治疗经行腿痛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初诊:2014年5月26日。黄某某。31岁。经期右侧大腿外侧缘疼痛明显已1年半,热敷则舒。平素月经规则,月经周期25天,经期5-6天,末次月经5月14日来潮。1年前足月顺产1个活婴,而后出现月经量少,3天干净,较前减少二分之一,呈暗红,无血块,无痛经,无乳胀,伴腰酸。白带尚正常。纳可,寐安,二便调。既往史:体健。生育史:2-0-0-2,2次顺产,现工具避孕。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分泌物量中,色白,质地中等,宫颈肥大,见多个纳氏囊肿,重度糜烂,子宫平位,增大,质地中等,活动,压痛,两附件无压痛。阴道后穹窿可触及多个痛性结节。B超:子宫内膜16mm,回声不均匀。子宫壁异常回声区51mm×39mm ×49mm,提示子宫腺肌症可能。
中医诊断:癥瘕(湿热瘀结)。 西医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炎。
治则:清热利湿,活血消癥。
方药:消癥汤(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三棱10g、莪术10g、没药4g、乳香4g、橘核10g、皂角刺15g、海藻30g、牡蛎30g、石见穿15g、荔枝核10g)加地龙10g、丝瓜络10g、牛膝30g,7剂。
二诊:2014年6月4日。经期将近,舌脉如上。
方药:消癥汤加地鳖虫10g、地龙10g、益母草30g、川牛膝30g,7剂。
三诊:2014年6月12日。月经6月9日来潮,量中等,夹块,大腿疼痛消失。
方药:中药守上方,14剂。
按语:患者顺产后月经量骤减,后出现经行大腿疼痛,妇检阴道后穹窿多个痛性结节,此为产伤胞宫,冲任不能固摄,经血不循常道,积于阴道及大腿经络,瘀血余滞,与下焦湿热互结,化为癥瘕,阻滞气机,不通则痛,经后瘀血减少,疼痛缓解,病久为痼,当以清热利湿,活血消癥为法,马老以其经验方消癥汤化裁,其主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三棱、莪术,破血逐瘀;没药、乳香,活血止痛;橘核、荔枝核,行气散结;石见穿、皂角刺,消肿排脓;海藻、牡蛎,软坚散结。因其大腿疼痛,病在经络,故以地龙通络止痛,功擅走窜;丝瓜络解热毒,通经络;牛膝通利关节,补肾强腰,引诸药下行,以去恶血,通经脉,直达病所,药效专著,复诊患者经期将近,加益母草活血通经,三诊月经量转多,带出恶血,以其瘀得除,块下痛消故也,继续守方治疗,除其癥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