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富春:心与物的关系
心灵在思考的时候,它总是在思考物。但在这一活动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心灵思考物在根本上意味着它照亮和反映了物,具体而言,就是照亮和反映了人类社会与自然。我们说,心灵自身具有光明。但心灵是人的心灵,因此它就是人的光明。没有心灵,人自身是黑暗的,如同其他动物一样;社会同样也是黑暗的,变成了丛林并且遵从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此外自然也是黑暗的。它虽然是已经存在的,但是被遮蔽的、神秘的和不可通达的。只是心灵照亮了人自身、社会与自然,才呈现了人、社会和自然的真实本性。心灵不仅是光明,而且是具有光明的镜子。它首先反映了人自身,让人知道了自己;其次反映了社会,让人知道了社会;最后反映了自然,让人知道了自然。
心灵不仅能照亮和反映物,而且能指引人去创造物和改变物。这实际上意味着人能创造和改变自身、社会与自然。作为有意识的存在者,人正是根据心灵有意识地创造了自身,成为了人性的人。同样人正是在意识的指导下,建立了社会作为人类共同体,告别了自然法则而追求正义法则。此外人在认识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让非人的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通过如此,自然也成为了人的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虽然心灵能照亮、反映和创造物,亦即人、社会与自然,但心灵的伟大的作用不能曲解为随心所欲的幻想,不能导致唯心主义的片面主张。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强调心灵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从而认为心灵决定物质,物质被心灵所决定。但是唯心主义没有阐明心灵是如何为自身建立根据的,同时是如何意识和创造物质的。虽然我们否认片面的唯心主义的主张,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要走向它的对立面,亦即坚持片面的唯物主义的主张。历史上的唯物主义在心与物的关系上,强调物质第一性,心灵第二性,从而认为物质决定心灵,心灵被物质所决定。但是唯物主义没有阐明物质是如何为自己建立根据的,同时是如何决定和支配心灵的。
事实上,片面的唯心主义和片面的唯物主义对于心灵与物质的关系的解释都是错误的。这在于心灵与物质的发生之处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作为生活世界本身,它既有心灵,也有物质。因此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没有全面解释人的生活世界的真正本性。这就需要人们放弃片面的唯物主义和片面的唯心主义的僵硬思维。
人的生活世界是心灵与物质发生的本源之地。人的心灵之所以能够意识万物,是因为人已经在生活世界中与万物相遇,共同存在一起。离开了人的现实存在活动,人的心灵只是一个空洞的心灵,万物也只是一个僵死的万物。人的心灵作用于身体的感官,而感官作用于万物,从而产生了对于万物的意识。无论是照亮,还是创造人、社会和自然,心灵始终只有在人的存在活动中才能实现。正是现实的活动使思维和存在达到了同一,意识和物质达到了同一。那所思考的,是那存在的;同时那存在的,是那所思考的。这种同一的关键之处在于,人的现实活动使物质变成了精神,同时也使精神变成了物质。心灵与物质的同一作为心物合一实际上也包括了心身合一。当物质是指一般的物质的时候,它既包括了人的身外之物,也包括了人的身内之物,所谓的物质和精神的同一也就是一般意义的心物合一;当物质是指一种特别的物质,亦即人的身体的时候,所谓物质和精神的同一就是心身合一。但无论是心物合一还是心身合一,它们都只能发生在人的现实存在活动之中。
网络图片:《论大道》
除了创造人、社会与自然之外,心灵还建立了自身所独属的领域。它不同于自然与社会,而是独特的精神世界。它主要表现为宗教、哲学和文学艺术等。
宗教是人对于自己与世界的终极本源的信仰。汉语宗教的宗字意味着宗主和根本。这个根本一般被认为是神或者上帝,当然它们会以多种形态出现,如自然的、人格的和精神的。人们相信神或者上帝,并怀有敬畏、崇拜之情。所谓信仰是持以为真,也就是把真理当作真理。宗教回答了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和人的本源是什么。它不仅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神或者上帝,而且认为人的根本也同样是神或者上帝。关于人的根本可具体化下列三个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第一个问题是追问和回答人的来源问题:人源于神或者上帝。第二个问题是追问和回答人的本性问题:与神是不死者不同,人是要死者。第三个问题是追问和回答人的目的问题:人归于神或者上帝。根据所信仰的神的不同形态,宗教可分为数种。万有神教是泛神论,认为宇宙万物皆充满神灵;多神教崇拜许多神灵;一神教只崇拜唯一的神灵。现在世界一般的宗教都是一神的宗教,如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上述宗教形态都是有神的宗教,但现代也许能兴起无神的宗教。这种宗教依然追问和回答世界和人的根本,但它认为此根本不是神,而是非神。对此禅宗可能有所作为。这在于它所信奉的佛并非神灵,而是人的本性本心。佛就是心,心就是佛。通过心的觉悟,人达到自己与世界的本源,从而解决人的生活的终极关怀问题。
与宗教的信仰不同,哲学则是思想。哲学的古希腊本意是爱智慧,亦即追求智慧。但在西方的历史上,哲学成为了理性的科学。理性是人的思想建立根据的能力。科学是知识学,亦即是关于知识的系统表达。根据这样的解释,哲学就是理性的系统表达。根据理性自身的区分,它可以分为理论理性、实践理性和诗意创造理性。理论理性关涉认识的洞见,实践理性关涉意志的行为,诗意创造理性关涉于作品的制作。到了西方现代,理性哲学终结了,而转向存在的思想。现代哲学则将存在、思想和语言变成了自己的主题。
一般而言,如果说哲学是理性的科学的话,那么哲学就只是西方的,而不是中国的。这在于中国并没有与西方相同的理性的科学。但如果说哲学是关于真理的思想的话,那么哲学不仅是西方的,而且也是中国的,甚至也是全人类的。在这样的意义上,中国具有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哲学。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们可以将古典的儒家、道家和禅宗思想称为哲学。
作为追寻人与世界的真理的哲学,其核心的问题是真理。所谓真理是存在的真相,亦即如实存在。因此与此相应的思想就是如实思考,揭示存在的真理;相应的语言就是如实言说,说出存在的真理。从追问真理出发,哲学需要相应的方法。这个方法正是遵道而行,也就是依照真理之路而行。哲学的方法无非是把真理作为其自身明晰地揭示和阐释出来。
既不同于宗教信仰,也不同于哲学思考,文学艺术则是用具有生命力的符号来构建审美的形态,如小说、诗歌、戏剧、音乐、舞蹈和绘画等,从而创造出美。
一般的艺术借助于感性媒介来表达自身,其主要是色形与声音,从而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因为色形与声音是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之中的,所以它们也可以叫做为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同时也因为它们是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的,所以它们也可以叫做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当然现在的多媒体艺术已经将空间和时间、视觉和听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造了一个综合的感性世界。
在一切艺术中,文学具有独特的地位。不同于一般艺术既用空间的物诉诸人的视觉,也用时间的物诉诸人的听觉,它是用语言来直接诉诸人的心灵。文学语言既不是一般的日常语言,也不是逻辑语言,而是诗意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诗意语言是一种创造完美真理的语言。基于这样的理由,诗歌在文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文学体裁,而且也是一种文学特性。因此它在根本上要理解为诗意和诗性。一种非诗歌的文学可能是诗意的,反而一种诗歌的文学可能是非诗意的。
文学艺术所创造的美是人的存在的最高目标,也是世界的本性的完满实现。
本文作者系武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系列学术专著“国学五书”(《论国学》、《论老子》、《论孔子》、《论慧能》、《论儒道禅》,均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发行)。本文选自《论大道》,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