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残篇之六十八 太阳系演变过程假设
原著:无极道人
生死轮回一场梦,
迷悟只在一念间。
俊鸟出笼游太虚,
大道无极任逍遥。
我们前面根据《列子‧天瑞》所讲内容将星云假说进行补充完善,讲解了无中生有和无极生太极的星系产生过程,并把《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内容与恒星核聚变的过程对应,发生核聚变的最初元素是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氢元素,对应乾卦一,核聚变形成的最终产物是恒星寿命将尽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铁元素,对应坤卦八。
我们知道,乾为天,坤为地,太极图的含义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代表的是阴阳转换,生死相续的动态模式,那么我们可以根据类地行星的共同特点以及现有的天文知识,来分析太阳系的演变过程,并将其演变过程的假设做成如下图表(如图所示),根据图表进行讲解。以下内容是根据已知现象来推理,个人意见,纯属假设,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我们前面讲星系初期并不稳定,可能是几颗行星和几颗恒星同时存在,其运转规律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的混乱状态,这就是“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当一些恒星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其核聚变停止反应进入休眠状态,就变成了类木行星,星系中只剩下一个恒星的时候,所有行星开始围绕这颗恒星有序运转。现在我们假设当星系中只剩下一颗恒星的时候,其它恒星都进入休眠期,也就是变为类木行星,那么第一代星系就是以金星为恒星太阳,其它行星都变为类木行星围绕其运转。
当恒星内部燃料大量消耗,形成的重核元素积累到一定限度,核聚变就会停止,形成以铁和岩石为主的核心,以及其他核聚变残余物质的外壳。根据天文学知识,较小恒星死亡前会将其最外层物质抛出,剩下铁的核心与硅酸盐石的地幔变为类地行星。抛出的外壳碎片较大的部分形成矮行星或者小行星之类,细小的部分形成宇宙尘埃,这些物质在向外扩散时经过行星轨道,可能会被行星捕获,形成行星的卫星或者卫星环,例如地球的卫星月亮,木星的多颗卫星,土星的土星环等。未被行星捕获的外壳物质最终扩散到太阳系的边缘位置,形成柯伊伯带,包含有冥王星在内的大量矮行星、小行星和尘埃物质。
根据天文学知识,我们知道,木星上的大红斑是其显著特征,这可能是恒星的外壳碎片因为速度角度的问题,没有形成木星的卫星,而是直接击中木星而形成。而土星环上具有卡西尼环缝,则说明其卫星环不是一次性产生的,很可能是经历两次以上捕获尘埃的过程而形成。我们地球上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很可能是核聚变中间产物碳的大量残留,而石油、天然气则是碳与水及其它物质,在地下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长时间作用而形成,目前我们可以通过现代化工技术将煤转化为煤油汽油,就是例证。
每当一颗恒星死亡的时候,就会有邻近的类木行星(休眠的恒星)被激发唤醒,重启核聚变反应,形成恒星来接替它的工作。核聚变产生的高温高压使类木行星的体积膨胀变大,内部的特殊机制会产生巨大的引力,形成新的太阳,星系内部又重新确立了一个中心点,其它行星继续围绕新的恒星有序运转,这又是一个“无极生太极”的过程。太极生而阴阳判,“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当获得重生的星系运转到一定的时间,适当位置上的类地行星开始孕育生命,就会形成新的地球。
星系的恒星更替经过九次,所有类木行星的能量都被耗尽,那么星系就只剩下恒星的尸体以及其碎片,如类地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和尘埃等物质,从而进入漫长的物质衰变过程,重核变为轻核,轻核变为气体,最终回到原始的状态,这就是“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道家讲“无中生有,有必归无”也是同样的意义。
如果把前面的内容与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传说相联系,我们就可以知道记载这个故事的《山海经》并不是荒诞不经的。因为上古时期科学技术落后,人的智慧还不足以理解恒星行星小行星带等这些天文知识,更不可能理解星系的演化过程,所以只有把这些内容编写成故事,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才能流传下来,等到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故事的本来面貌就能被还原。所以,上古时期的奇书,我们都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来解释,《易经》就是古代版的数理化学科,《山海经》就是古代版的史地生。
星系初期并不稳定,可能是几颗行星和几颗恒星同时存在,其运转规律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的混乱状态,所以有了后羿射日的传说来反应这一现象,后羿射日的故事还讲到,十个太阳其中的一个没被射死,而是变成了月亮留下来晚上为百姓照明,这表示月球的形成,可以用恒星碎片来解释,月球不具备类地行星的内部铁核结构,也是证据之一。
恒星更替过程导致星系在一定时期内不稳定,所有才有了女娲补天的传说来反应这一现象,天地受创之后不稳定,女娲炼石补天,用几万块五彩石把天补好,那么火木之间的小行星带起到维持轨道平衡的作用,正好与之吻合。
无极道人乘鹤去,
空留残篇八十一。
谁能解得其中意?
不枉人间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