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男人最大的魅力不是家财万贯,不是貌比潘安,而是……

来源:大老振读经典(ID:dalaozhen18)

作者:大老振

“儿啊,以后白天你就不要再出门了。”

“为什么啊母亲,我每天都要出门散散步的。”

“这,昨天隔壁大娘说他家孙子一看见你就哭。”

“母亲,我懂了,他们都说我长得丑,还给我起外号,把我比作那个捉鬼的钟馗。母亲,我虽然长得丑,但我一定要成为这世界上最有魅力的男人,您等着瞧!”

说话的少年就是晚唐诗人温庭筠(812—866)。

他接下来做的事情令所有人刮目相看。

他穿着很邋遢,从来不讲究。

他考试作弊,自己考完还主动帮别人答卷子,简直是人见人爱的考场活雷锋。

他名声不好,整日和歌妓混在一起,给她们填一些“艳词”来传唱,被很多人看不起。

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温庭筠都和“魅力”这两个字相隔着十万八千里。

新旧两《唐书》里对他的评价是:“薄行无检幅”,说他是一个“潦倒失意、有才无行之文士”,而他写的词不过是“侧辞艳曲”。

别说魅力了,他的人品和作品也被全面否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需要从几个关键词说起。

01

关键词一:宫斗。
宫斗?这怎么还上演起宫廷剧了?
是啊,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这舞台中的一份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不那么闪亮地登场,踉踉跄跄、避之不及地成为主角。
在温庭筠生活的短短半个多世纪里,他经历了七个皇帝,而且这七个皇帝中有三个都死于宦官之手。
皇帝、宦官、妃嫔、太子、大臣、节度使、边塞少数民族纷纷登场,一台大戏令人惊心动魄。
太和九年(835)十一月二十一日,扣人心弦的一幕发生了——唐文宗暗中发动剿灭宦官的行动,结果事情败露,反而被宦官给挟制起来,史称“甘露之变”。
他想铲除的那个宦官头子仇士良,把持朝政20余年,猖狂到杀死二王一妃四宰相。
文宗的妃子杨贤妃在宦官授意下给文宗吹枕头风,说太子天天唱卡拉OK不务正业,文宗迫不得已废掉了太子李永。之后,太子莫名其妙死去,死后被封谥号:庄恪(kè)太子。
一个皇帝,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保不住,儿子死了,他却只能迁怒于那些无辜的下人,这是怎样一种痛彻心扉的无奈!
开成五年(840)正月初四,文宗病死在大明宫太和殿,年仅32岁。
在那个年代,当皇帝真是高危职业。
那么温庭筠又是怎么登上这个舞台的呢?
温庭筠18岁从家乡苏州来到长安,24岁时他和年龄相仿的庄恪太子成为朋友,当文宗迁怒于那些下人的时候,他正好不在长安,否则他也难逃其咎!
太子死后,没想到温庭筠竟自投罗网,他写下了许多怀念太子的诗篇,其中就有影射“甘露之变”的内容。
在这样恐怖的形式下,他居然有胆子写这样的诗文,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吗?就在此时,文宗驾崩,宫廷又起政变,温庭筠才算躲过一劫。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温庭筠是不是以后要走运了呢?
No!他的悲剧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

02

关键词二:克星。
温庭筠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唐才子传》中说他:“少敏悟,天才雄瞻,能走笔成万言。”
想想吧,一个少年,万把字的文章,他不费吹灰之力,一挥而就,这要让多少人羡慕得哭晕在更衣室呀!
温庭筠有个非常好听的字,叫“飞卿”,可是大家都喊他“温八叉”。别误会,这可不是“母夜叉”的“叉”,而是叉手的“叉”,温庭筠习惯在思考的时候把双手交叉在一起。
唐代以赋取士,每赋八韵,温庭筠双手交叉八次,好了,一篇四五百字的赋就写完了。这速度,堪比曹植七步作诗。
多么令人羡慕嫉妒恨的聪敏!
温庭筠还有个特殊的本事:如果你给他拿根小姑娘头发上的皮筋儿,他能给你弹出个调调,如果你给他个空矿泉水瓶子,他能给你吹出一曲美妙的音乐。
“有弦即弹、有孔即吹”,你说厉害不厉害?
这还不算,除了诗、词、赋、音乐之外,他还写过小说,连茶叶方面的专著他竟然也写过!
先天长得丑,后天才华补!
所以温庭筠少年时在家乡参加考试名列前茅,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于是他准备去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他首先来到扬州,扬州的娱乐业在全国首屈一指,温庭筠简直看花了眼。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人生中的克星,他的表兄姚勖(xù)。姚勖为了奖励他,赠给他一些钱,结果温庭筠把钱都花在了烟花柳巷。
姚勖大怒,拿鞭子打了温庭筠一顿并把他赶走了。
一个初次离家、才华横溢的少年,在那样一种社会风气中,就算做错事,能有多么十恶不赦?非要用这种方式来惩罚他?
就这样,温庭筠的坏名声传开来,使得他在京城的科举考试中落第。
其实温庭筠刚一到长安,就受到了一群仰慕他的粉丝的追捧,甚至还有一个渤海国王子殷勤地向他请教诗词的写法。
温庭筠在渤海王子回国的时候为他写下的诗句,现在读来仍然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唐朝诗人的底气: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不过晚唐时代不比盛唐,国力的衰弱,使得“时代的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
一个开放的大气磅礴的时代已经过去,时势衰颓,留给文人书写的,也只剩下了爱情。
此时“词”这种文学形式在民间渐渐繁盛,写词要求“依声填词”,温庭筠不知道,他杰出的音乐才能和超凡脱俗的才华就是为这个时代而生,他即将成为一代宗师!
然而,他还需要继续遭受磨难。

03

关键词三:男闺蜜。
北漂的生活不容易,温庭筠一边等着下次考试的机会,一边找工作,同时给歌女填词作曲赚些生活费。
“爱情”这种题材是最受欢迎的。
温庭筠用女子的口吻、女子的心情来写离别、写相思、写爱慕、写闺怨,一夜之间成了长安城的红人,大街小巷都在传唱他写的词。
新添声杨柳枝词(其二)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tóu)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是一位深情而又聪明的少妇,她的丈夫要出远门,她想说的其实就是三个字:早点回。
可是她却用了大量的谐音来表达自己的难舍难分、柔情蜜意。
“井底点灯深烛伊”,为什么要在井底点灯呢?因为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就是“深嘱”呀!
“共郎长行莫围棋”,“长行”既暗示了丈夫即将远行,同时这也是一种掷骰子的游戏,而“围棋”就是“违期”的谐音。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是指他们玩游戏的时候用的骰子,刻在上面的那颗颗红点,就好比红豆一般,代表了深入骨髓的思念。
所以这首诗翻译过来就是:
今日与君共游戏,只掷骰子不下棋。
我想深深嘱咐你,切记早归莫违期。
细看手中玲珑骨,颗颗红豆是何意?
声声呼唤郎啊郎,妾心相思记心里。
可是这样直白的语言,哪里还能表现出少妇的情意缠绵、细腻曲折的心思呢?
此后,“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成为了当时最火的流行歌曲,长安的大街小巷都能听到人们在唱这首词。
而用骰子做的各种项链、手链等饰品也立刻风靡京都。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是一个贵妇,她白天对着“玉炉香”发呆,晚上望着“红烛泪”难眠。听着外面单调的雨打梧桐叶的声音,一叶叶,一声声,令她更加辗转反侧、愁肠百结。
温庭筠用他的笔抒写女子的情思,无论是唱着他的词的歌妓,还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宫廷里的贵妇,都被他凄婉的文字、忧伤的曲调所打动。
在这些女子的心里,她们的心事,她们的落寞和哀伤,只有他最懂。
温庭筠,是长安所有女子心中的男闺蜜。

04

关键词四:站队。
温庭筠的远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温庭筠要振兴自己的家族,就必须走科举这条路。
可是他一出生,“牛李党争”就开始了,牛僧孺和李德裕争了四十年,影响了太多文人的命运。
和温庭筠并称“温李”的李商隐,与世无争,根本不想选择站在哪一边,最后还不是落得个声名狼藉?
温庭筠和李商隐不一样,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如果让他选择,他一定要站到李德裕这一边。
因为他曾经见识过李德裕的风采,深深地被李德裕的气度和政治才能所折服。
然而他想多了,他压根儿就没有资格站队。
机会来了!开成四年(839),温庭筠28岁,他在京兆府考试中名列第二!
他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让那些说他丑的人都来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魅力”吧!
可是接下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一件事发生了:在礼部任命官员的考试中他竟然弃考了!
难道温庭筠脑子进水了吗?
温庭筠自己对“等第罢举”这件事讳莫如深,只说是生病。据推测应该是受庄恪太子事件的影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呀!
从那以后,那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霸开始放纵自己。
他和当朝宰相令狐绹的儿子令狐滈(hào)天天混在一起,这个人是典型的纨绔子弟,私底下买官卖官,被人称作“白衣宰相”。
温庭筠呢?反正坏名声已经落下了,就不在乎让这个名声更坏。但是他从心底看不起令狐滈,甚至连他爹令狐绹他也看不起。
唐宣宗非常喜欢《菩萨蛮》,令狐绹为了讨皇帝开心,就让温庭筠帮他写,宣宗看了那些词大喜,赞叹不已。
令狐绹于是让温庭筠帮他写了十四首《菩萨蛮》,并且嘱咐他说,一定不要说出来这些词是他写的。
如果温庭筠答应,这是多么好的一个机会!
一个“牛党”的领袖伸来了橄榄枝,干嘛还要在乎“原创”的版权问题呢?令狐绹能给他带来的好处不知道比他的稿费要多出多少倍!
可是温庭筠竟然把这件事说出去了!多么幼稚的文人的傲娇和自负呀!
然而这世间的得与失谁又能说得清楚?
十四首《菩萨蛮》,一个文人的政治生命被终结了,而一个划时代的“花间词祖”即将诞生。
菩萨蛮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那些等着被人爱的女子,和他这个等着被人赏识的文人是多么相似啊!
为什么,温庭筠词里的离别总是那样残忍,不是夏天,不是秋天,更不是冬天,偏偏是在那样美丽的春天呢?
因为他非常清楚,为了一个根本就很虚无的政治理想,在最好的青春年华里,他亲手把未来埋葬掉了。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05

关键词五:转运。
温庭筠离开了长安,离开了这个让他留恋不已,也伤心不已的城市。
他漂泊的脚步来到过边塞,来到过江淮,也来到过吴越,他的梦里时时会出现家乡苏州的美景,那些荷花,那些莲藕,还有,那些划着小船的江南女子。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千万恨,千万恨,可是走到天涯海角又能怎样?只有让心事像眼前这被风吹起的粼粼波纹,摇落所有的惆怅,在暮色中随风散去吧!
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词中的女子含情脉脉,她的心上人犹如悠悠江水,一去不复返,她禁不住肝肠寸断。
殊不知,写词的那个人,想到自己每日里奔波流浪,连个给他提供工作机会的人都找不到,也是寸断肝肠啊!
大中二年至九年(848—855),也就是温庭筠36岁到44岁这八年间,温庭筠赌气地回到长安,不断地参加科举考试,不断地扰乱考场。
八年!这个男人真是疯了!
是啊,他是疯了,为什么科举考试不是凭着真才实学、而是靠着那些权贵的推荐?为什么他在考场上帮别人答卷,别人都考中偏偏他没有考中?
为什么做什么事都要拼爹!拼爹!拼爹!一个普通老百姓考个试都这么难吗?
他义务当枪手出了名,最多的一次居然帮了八个人,因此获得外号“救数人”。
闹得最凶的一次是一个官员子弟提前搞到了试题,请温庭筠代为作答,然后被录取。
这件事惊动了皇帝,主考官被贬官,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处罚,当年录取的十人也全部作废。
没想到,温庭筠居然时来运转了——他接到一道奇怪的圣旨:他被贬官到隋县(今湖北隋县)做县尉!
真是笑话!温庭筠一介布衣,何来贬官之说?也许是因为他的确太有才华,或者皇帝也不想每年科举考试都有人在这里胡闹吧?
45岁的温庭筠百感交集,人生已经过了一大半,他竟然用这种方式获得了官职。
他早早地起床,背起行囊出发了。
残月还挂在半空,空气清冷清冷的,途经商山(陕西商洛市东南)的时候,他听到鸡叫的声音,他还看到,板桥上有着一层薄薄的清霜,上面还有比他起得更早的人留下的足迹。
他忽然想起江南的家,想起长安的大雁,想起自己这么多年在外漂泊的辛酸,忍不住吟诵出一首诗: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他没有想到这首诗竟然被那么多人所喜爱,就连北宋的欧阳修都为这首诗痴迷不已,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让这位文坛领袖为之着迷到了要去模仿的地步。
温庭筠是不是从此可以过上他想要的生活了呢?
没有,他根本没去隋县。

06

关键词六:贵人。
事情是这样的:温庭筠听说徐商到达了襄阳,立刻投奔他而去。
徐商是谁?山南东道节度使,隋县属于他的管辖范围,所以他把前来投奔的温庭筠留任为巡官也不算抗旨。
温庭筠很早以前就很仰慕徐商,徐商也非常欣赏温庭筠的才华,温庭筠找到他,可谓是千里马遇到了伯乐。
这五年里,温庭筠快乐得像个孩子。
他经常在工作之余和段成式互相写诗调侃。
今天你写《嘲飞卿七首》,“曾见当垆一个人,入时装束好腰身”;明天我写《答段柯谷见嘲》,“彩翰殊翁金缭绕,一千二百逃飞鸟”,玩得不亦乐乎。
温庭筠和段成式、李商隐写的骈文在晚唐并称“三十六体”,因为他们三个在家族里排行都是十六。李商隐也经常和他有书信往来。
这期间唯一令温庭筠难过的是:李商隐去世了,年仅47岁。
后来徐商调离襄阳,温庭筠在咸通四年(863)冬天又重新回到长安。途经扬州的时候,50多岁的温庭筠遭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奇耻大辱。
温庭筠被人给打了!毁了容还断了牙齿!
《旧唐书·温庭筠传》记载:
咸通中,失意归江东,路由广陵,心怨令狐绹在位时不为成名。
既至,与新进少年狂游狭邪,久不刺谒。又乞索于扬子院,醉而犯夜,为虞侯所击,败面折齿,方还扬州诉之。令狐绹捕虞侯治之,极言庭筠狭邪丑迹,乃两释之。
自是污行闻于京师。庭筠自至长安,致书公卿间雪冤。属徐商知政事,颇为言之。
这段话颇有令人怀疑之处:
为什么偏偏是令狐绹在扬州的时候发生了这件事?
为什么说温庭筠“久不刺谒”,就是令狐绹来扬州那么长时间他不去拜访,到底是谁对谁心存怨恨?
温庭筠到扬子院“乞索”,扬子院是管盐铁的部门,明明是到那里寻求入幕,找工作而已,为什么文中两次提到“狭邪”一词?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才子在政客面前,尊严扫地,体无完肤。令狐绹,才是温庭筠一生最大的克星。
温庭筠在长安闲居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人生中的贵人徐商举荐他任国子助教,也就是在大学里做讲师。
然而他只在这里做了一年就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这件事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悬崖。
咸通七年(866),温庭筠主持考试,参加考试的一千三百余人中,有五百人是官员子弟,八百人是平民子弟。
温庭筠没有采纳任何人的推荐,他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把选拔出来的举人文章,全部张贴出来,在当时引起轰动。
温庭筠竟然以一己之力在向唐朝的科举制度宣战!最终的结果是他被贬方城县尉,病死在了前去赴任的路上,终年55岁。

07

关键词七:魅力。
就这样,温庭筠度过了他潦倒失意的一生。
他“命”不好,出生在日薄西山的晚唐;他“运”也不好,遭遇到他人生中的两个克星。
朋友说他“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可他自己却偏偏要“经济怀良画,行藏识远图”。
他一生郁郁不得志,又一生没有学会和这个世界妥协,只好把自己藏在音乐里,藏在“词”里,自笑谩怀经济策,不将心事许烟霞。
有人说:温庭筠的词里有很多阻隔的意向:“帘、幕、纱窗、烟、梦”等多次出现,给人的感觉总有一种落寞。
还有人说:温庭筠的词过于艳丽:不是“金”、就是“翠、红、碧、黄”。
他词中最常用的就是“水晶帘、玻璃枕、鸳鸯锦、翠翘、屏山、红烛”。
他描写的女子经常是“画眉、弄妆、匀脸、倚栏、卷帘、流泪”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温词“'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
大家也说“温词绮艳”。
绮艳吗?是的。因为世界太灰暗,人生太灰暗,那就把一切的美好和灿烂留在词里吧,至少,这是他自己可以做主的天地。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可是再打扮还有什么意义呢?那个爱她的人始终没有出现,这就是那位美丽的女子的命运,这就是空有一身才华的温庭筠的命运。
温庭筠带着满心的遗憾死去了,可是他不知道,他的朋友、他的学生、他的同事,还有那些歌女,他们都去参加了他的葬礼;
他也不知道,他唯一的儿子后来当上了官,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出于皇帝对他的补偿心理,他的女儿嫁给了朋友段成式的儿子,生活非常幸福。
他若地下有知,当心安矣。
他更不知道,在他去世七十四年后,后蜀赵崇祚编选《花间集》,开卷便是温庭筠词六十六首。
中国词史上第一个重要流派“花间词派”诞生,从此成为“婉约词派”的直接源头。
他的粉丝都是大腕级人物:北宋欧阳修、南宋陆游,至于李煜、柳永、晏几道、李清照更是他的隔代的门人弟子。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评点《花间集》,明朝文人间一时掀起温词热,人人读花间,少长诵温词。
清朝乾隆末年,一统词坛百余年的常州词派把温词视为经典;
最令人感动的是清代顾予咸、顾嗣立父子重新笺注温诗,父死子继,终成《温飞卿诗集笺注》。
直到当代,词学大家唐圭璋、袁行霈、叶嘉莹、俞平伯、浦江清等无不解读评点温词,曲尽其妙;
作家施蛰存读温词,做《读温飞卿词札记》,作家李金山为他做《花间词祖温庭筠传》;相关硕士博士论文浩如烟海,收录温诗温词选本不计其数……
这,就是温庭筠的魅力。
他做到了,他证明了:
男人最大的魅力不是家财万贯,不是貌比潘安,而是守住一条做人的底线,拥有一颗柔软的心。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大老振读经典(ID:dalaozhen18),作者:大老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