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楼坝轶事
饶超然
排楼坝,位于今茶阳镇恋墩村。因旧时恋墩与太宁等附近村庄合称为太宁,故史书多称太宁排楼坝。排楼坝曾是闽西到大埔的必经之地,东距永定县境不足十公里,西往县城茶阳仅五公里。每逢茶阳、下洋圩日,这里人来人往甚是热闹。排楼坝保存着一条百余米长的百年古街,黑瓦灰墙,木板骑楼,卵石街道,杉木铺栅……无不透着古朴与神秘,让人不禁萌生探寻此中故事的想法。
排楼坝又名排头坝,其名由来,传说颇多。有说是清朝年间,长教谢姓大地主到太宁收租,被太宁农民抓起丢进一个空谷仓并投进一窝蚂蚁咬,其在朝廷做官的儿子后来勾结县官带领清兵从村头到村尾大肆杀戮,并把人头割下摆放在路两旁,一直摆到排楼坝,故得此名。也有说是太平军10万余众由永定进入太宁(时称小靖)遭遇广东清兵伏击,死伤700余人,人头被割下后排放在排楼坝街尾河边的河滩上,由此得名。笔者查阅《民国大埔县志》,确有太平军汪海洋部在太宁打仗,死伤700余人的记载,但未见人头摆放排楼坝河滩的说法。排楼坝有一块乾隆年间立的千家墓墓碑,笔者向一村民考证,她说,“据上辈人讲,十个大水缸装了近千个人头,埋于此墓。”传说归传说,当不得真。笔者还查证《中国共产党大埔县地方史》和《太宁革命斗争史》发现,排楼坝确曾发生几件值得称道的红色故事。
1927年10月12日,朱德、陈毅率起义军由永定初溪进入太宁排楼坝,支援农军击退肖雨史商团军后在此驻夜,受到太宁村民众的热情接待。中共大埔县委书记兼农军独立团团长饶龙光安排朱德、陈毅等领导人在其岳父罗治平的永泰昌烟丝店阁楼歇息。饶龙光妻子罗友英则组织群众为起义军做饭、洗衣,并打草鞋送给战士。接头户张光达为熊连长等伤病员治伤治病。太宁民众还捐助粮食等物,帮助起义军度过缺粮难关。次日,起义军由饶寿田、张佳来、江弼群作向导经长教、青溪进入永定的峰市,踏上了上井冈山的征程。
永泰昌烟丝店位于排楼坝上街,对面有一间绸缎店,后门有三棵大桔树。朱德等在此歇息时吃过隔壁熟食店做的老鼠粄。当时,永泰昌烟丝店是附城区工农革命政府联络站,区政府设在茶阳,区长为张高友(北坎人)。饶龙光等曾在这里秘密开会。一次,饶龙光他们正在开会,突遇国民党军进剿,幸得村民汪宽洪报信,饶龙光等急速从后门疏散到附近山上,才得以脱险。
排楼坝街尾有一座石墩木板桥,系广东和福建两地群众共同筹资修建,故名福广桥,是两地人员、商贸频密往来的历史见证。木桥有八驳木制桥板,七个高约2米的石墩,本地村民习惯称之为八驳桥。八驳桥发生过一个十分神勇的故事。1928年2月11日清晨(旧历),国民党军勾结肖雨史商团军偷袭太宁,饶龙光、张鼎丞(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原国家领导人)等率十五团第一营在此与两倍于我军的国民党军和商团军激战。敌人疯狂进攻我军阵地,企图冲过桥来,神枪手饶寿田(一营营长)率二连猛烈狙击,他自己更是一枪一个,弹无虚发,连续击毙敌连长、排长等多人。他们击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为县委机关和军民转移赢得时间。此后,神枪手之名不胫而走。史书评价:“八驳桥大战,饶寿田立功”。
1949年6月,大埔全境解放后,粤东、闽西出现大好形势。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和闽粤赣边区党委成立了闽西南联合司令部和接管团,准备解放、接管闽西南。13日晚,在联合司令部指挥下,四支队十三团、七支队十五团、十七团和接管团共2000多人在排楼坝河滩集中,举行誓师大会,司令部政委范元辉和七支队政治部主任胡伟等首长作了动员讲话,提出了“进军闽西南,解放漳州龙岩城”的口号。会后,部队浩浩荡荡地由排楼坝北上,17日接管了永定等县。
如今,了解这些奇闻轶事的人并不多。人们来排楼坝,大多奔着这里的一棵奇异的老榕树——“石上盘龙”而来。“石上盘龙”亦称“石上盘榕”,位于排楼坝街头附近,今恋墩小学门前右侧。该树有400多年的生长历史,长势奇特,整个树干生长在一块约3米高的巨石上,树干粗大,需5人合抱,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其根沿巨石四周扎入地面,好象巨龙盘绕,因此又有'石上盘龙'之雅称。(本文作者为梅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
本帖最后由 忆茶阳风物 于 2021-1-28 19:43 编辑
本文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