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自驱型成长(二)

这章一开头就讲了两个故事,亚当是一个15岁的高二学生,上公立学校,哥哥被枪杀,他的情况很糟糕,这是我们都可以理解的。第二个故事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同样15岁的萨拉住在豪宅里,在豪华私立学校上学,她的父母希望她争取全国绩优奖学金,简而言之就是家庭条件非常好的学霸,但是她的睡眠质量也很糟糕,还频发头疼。

也就是说这两个孩子都处在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而他们的压力都很大,慢性压力对大脑会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对于年轻的大脑尤为如此,压力诱发疾病的概率非常大。如今年轻人,不管是美国的还是中国的,都越来越容易出现焦虑症、饮食功能失调、抑郁症、酗酒、甚至一些自伤行为。和我们通常感觉到的情况不同,调查显示,在既富足又竞争激烈的青少年群体中,心理问题尤其高发。其实这也就是对标我们中国现在所谓的鸡娃中产家庭。

而控制感就是应对压力的解药。所谓的压力,都来自我们未知的、嫌弃的和惧怕的事物。有学者把压力缩写成了NUTS(坚果)这个词,分别代表了:

novelty(新奇)你之前从没经历过的事。

unpredictability(不可预知)你预想不到却发生了的事。

threat to the ego(对自我的威胁)你作为一个人的安全感或能力遭到质疑。

sense of control(控制感)你感到几乎根本不能驾驭局势。

对于人类的幸福来说,自主权可能是最重要的元素了。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的孩子也是如此。所以两岁大的孩子会说,我自己来!四岁的孩子会说,凭什么要听你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个孩子,他必须坐在自己没法选择的班级里,必须听被随机分配来的老师授课,还要和恰好被分配进同一个班的孩子相处;他们要整齐排队、服从安排、有序就餐。

我们怎么评判自己的孩子?不是通过他们付诸实践的努力程度,也不是通过他们进步和提升的幅度,而仅仅是通过上周六碰到的别人家的孩子跟他的比较。

很多孩子会对此颇感无力,实际上,他们的生活他们说了并不算,我们说了才算,随之而来的沮丧和压力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们,并且会影响到亲子关系。

怎么解决呢?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感。

这一点其实也和我们的终极目标一致。我们其实并不是要迫使孩子走上我们为之定下的道路,而是要帮助他们成长,进而让他们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孩子终究还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凭借一己之力修正这条路的方向。

刚才说的是压力的坏处,但孩子并不是就应该被保护得密不透风,规避掉所有的压力体验。当孩子长期被屏蔽在压力之外,接触不到导致焦虑的情境时,他们遇到焦虑就会更加严重。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怎么才能成功地应对压力,也就是培养出较高的的压力耐受性。韧性就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如果一个孩子能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可以掌控的状态,那么有朝一日,就算处于不可控的状态之中,他的大脑也能更好地处理这些压力。实际上,他已经获得了应对压力的免疫力。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将压力归为以下三类:

  1. 正向压力能促进儿童(还有成年人)的成长,让他们更能够承担风险,并表现得更出色。

  2. 可承受压力如果只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出现在孩子身上,也是可以增强韧性的,关键是必须要有成年人在旁边提供支持,而且孩子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压力与恢复元气。

  3. 毒性压力被定义为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应激系统被频繁或长期地激活。毒性压力要么非常严重,比如目睹了严重的侵害事件,要么是慢性的,比如日复一日地经历某种压力情景。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多地运用正向压力和可承受压力,而尽量规避毒性压力呢?理论上很简单,但执行起来很棘手。

首先,孩子身边需要有一个能提供支持的成年人;其次,孩子需要时间从压力中恢复过来;最后,孩子还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控制感。

在培养和维持健康的控制感方面,有四个主要的大脑系统与之相关,分别是:执行控制系统、压力反应系统、动机系统和静息状态系统。

执行控制系统就好像大脑里的领航员,主要受前额皮质影响,前额皮质需要多巴胺和去甲肾线上素组合得恰到好处才能高效运转。压力一来,前额皮质就难以发挥功能,大脑就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和思考,你就更有可能冲动行事或者做出愚蠢的决定。

压力反应系统被比喻成斗狮战士,这是一种更原始的本能反应。当斗狮战士统领全局的时候,你也许能在狮子出没的大草原上拥有更机敏的本能表现,可是在英语课堂上就未必了。

动机系统就像拉拉队长,是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会导致更高水平的多巴胺,进而会引发“心流”体验。多巴胺是驱动力的关键。当你处于慢性压力中,多巴胺的水平就会逐渐下降,动力也就随之流失了。

静息状态系统是当我们什么都不做的时候才会激活,健康的默认网络模式可以帮助大脑恢复活力,并将信息存储在能永久保留的位置,更深刻地看待事物,处理复杂的思绪,还能促使我们发挥真正的创造性。

对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里充斥着激素,这些激素会弱化大脑的高级功能,也会遏制孩子的情绪反应。在压力的影响下,负责记忆、推理、注意、判断和情绪控制的脑区会遭到抑制并承受永久性损伤。

一个全情投入、尽己所能的大脑,与一个在毒性压力的影响下高速运转的大脑相比,看上去截然不同。如果你不给自己的大脑和身体恢复的机会,慢性压力就会转化为焦虑。

慢性压力会让人产生茫然无助的感觉,还会导致一系列行为问题,比如睡眠障碍、暴饮暴食、办事拖延等等。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被压力影响。长期的疲劳感与紧张感,就是焦虑与抑郁的配方。

这本书在每一章最后,都会有一个“今晚怎么做”,指导家长采取具体行动:

  • 把你孩子能支配的事情列成清单

  • 问问孩子,有哪些事是他感觉自己能说了算,可现在不行的

  • 制定计划时,多考虑一下你的措辞,给孩子选择机会

  • 跟10岁以上的孩子聊聊压力的话题

  • 如果你的孩子非常焦虑,请向医生求助

  • 不要把孩子和轻微压力隔离开

  • 测量一些相应的量表

以上是这本书第一章的主要内容。下周二再来继续分享如何做一个顾问型父母👋

(0)

相关推荐

  • 益心菌:你的肠道细菌和你的心情

    近十年,肠道微生物的研究从默默无闻到引起了科学界,乃至公司的高度关注.肠道细菌能够影响人类健康,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如今,关于肠道菌群与大脑的关系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道菌群可以与 ...

  • 一个杭州中产家庭的叹息:我们鸡出来的娃,为什么会抑郁?

    这两天偶然刷到一个综艺节目,叫<告诉世界我可以>,里面有一期,讲到杭州的一个6岁小女孩甜心. 讲真,看这期节目有点跟看恐怖片似的,隔着屏幕都能感到强烈的压迫感. 在甜心的家里,贴着一张一周 ...

  • 平衡脑波,增强脑力!

    导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总是很平静?即使周围环境很嘈杂混乱.而有些人即使没有兴奋的事情-却总是容易激动?你知道这些差异的原因吗? 01 什么是脑电波? 我们所有思想.情绪和行为的根源-是 ...

  • 【戒毒百科】戒冰毒时为什么会感到焦虑、抑郁?

    冰毒是苯丙胺类兴奋剂,因其原料外观为纯白色结晶体,晶莹剔透,故被吸毒者.贩毒者成为"冰".同时,由于其毒性剧烈,人们便称之为"冰毒".冰毒对人体最主要的危害是损 ...

  • 手机别看太久,这样可能活得更久

    你可能和很多人一样,已经下定决心要--少盯着手机看. 这个想法不错!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正在干扰我们的睡眠.自尊.人际关系.记忆力.注意力持续时间.创造力.生产力以及解决问题和 ...

  • 生活中有很多压力,怎么办?

    本文共有 5100 字 如果觉得页面很长 那是因为留言很多 在这篇文章的最开始,我想跟你一起做一个思维实验: 假如现在有一个按钮,按下去之后,你会过上一段新的生活.这段生活的走向跟你原本生活的走向大体 ...

  • 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最好的控制是自我控制

    这两天正在看一本很好看的书<自驱型成长>,这本书和我之前写的一篇幼儿园实习日记"不是你让我玩这个,是我想玩这个."有点关系,所以读起来很有兴趣. 开篇讲的是" ...

  • 读书|自驱型成长(十二)

    这一章的内容可能和你没关系,但具有这些问题的孩子比例,其实还是很大的.作者说了一个很惊人的比例,说他们很难想起,某个拥有三个子女的家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存在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或自闭症谱系 ...

  • 读书|自驱型成长(四)

    这章开头的故事: 马特满18岁的时候,还是个高中生,他的妈妈跟学校签署了一份协议,他自己成了自己的法定监护人.也就是说,他可以随意外出离校,他的父母也无法访问他的任何私人信息,包括成绩. 他的妈妈可能 ...

  • 读书|自驱型成长(三)

    这章的题目很有意思,我那么爱你,才不愿意跟你吵家庭作业的事.开篇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每天假装做一个半小时作业.作者评价说,为了什么都不做,这孩子倒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原因之一 ...

  • 读书|自驱型成长(五)

    现在的家长都很焦虑,其实我们现在不应该那么焦虑,为什么?你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我是70后,我小时候家里吃肉还是要肉票的,粮票.肉票,没了就吃不上肉了.我小时候想看个动画片,那得看电视台几点播,时间过了没 ...

  • 读书|自驱型成长(一)

    从这周二开始,我想和大家分享这本<自驱型成长>,这本书我在群里提到过很多次.如果是喜马拉雅会员或者kindle unlimited会员的同学,可以直接去听或者读原文.没有的,我也建议你去买 ...

  • 父母的日课 | 二年级自驱型成长

    文:环哥 来源:桃花蔡(ID:Tomhuannn) 图片来源:moon planet 去最近在知识付费平台,收集到了一个很不错的词:自驱力.本身这个词的内涵,已经有着很丰富的解释.我在尝试着用到孩子的 ...

  • 读书|自驱型成长(六)

    内驱力,简直是我们最想让孩子拥有的东西了.但尴尬的是,我们不能强迫他拥有对某些东西的内驱力,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只能干等着孩子"开窍"呢?好消息是,书的作者说,我们有很多事情 ...

  • 读书|自驱型成长(七)

    我们无论做什么,都需要动静结合的交替.这个道理在运动和健身的时候最为明显,间歇训练让我们知道,运动的相当一部分好处其实就来自身体在休息期间的自我恢复. 这在脑科学领域中也同样适用,白日梦.冥想和睡眠都 ...

  • 读书|自驱型成长(八)

    20世纪初,美国的成年人每晚都能睡9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然而电力和科技的普及改变了这一切.现在我们已经比当时平均少睡了两个小时. 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如果你白天会困倦,或者需要摄入咖啡因让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