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设悬念,篇末巧点题 |《翻过那座山》衣星悦

《天天读写》2021.3
     学生佳作
 翻过那座山 

山东招远市金晖学校初四(1)班 衣星悦

“娃娃快点儿,家里做了好饭,回去晚了可就没有了,我来捎你回去,好不好?”爷爷又推着他那辆老式三轮车停在了校门口,朝着我的方向挥手呼喊。他微笑着,那张刻满了岁月风霜的脸颊上,嵌着无限柔情,那双潭水般低沉的眼眸里,浸染着莫大的期待。我大步奔跑起来,风刮在我的脸上。

【爷爷接“我”回家——先声夺人,直入情节,吸引读者】

呼啸的凉风中,记忆的匣子猛然打开。三年前,深秋。我和同学肩并肩,彳亍在路上,脚踩着枯黄的落叶,发出“咔咔”的声响。“娃娃!来,爷爷接你回家。”我闻声顿住脚步,愕然抬头,入眼便是那辆破旧的三轮,爷爷倚在车边,脸上堆满了笑容。他看我听到了,又朝我挥起手来。“他在叫你?”同学笑了几声,眼里露出异样的神情。我脸上顿时红了一片,窜入人群中慌忙逃走了。【既然“逃走了”,那下文爷爷的表现不会看得如此真切,可改为“窜入人群中避开了爷爷的视线”】爷爷的笑容凝固了一下,整个人像是缩小了一圈,看看自己,又看看那落单的同学,眼里闪过一丝落寞。他扯了扯布满褶皱的外衫,朝这边快走了几步。似乎是要来寻我,最后却只张望了一会儿,推着车子,淹没在那人群里了。那座山在无形之中陡然立起……【爷爷和“我”的情态描写细腻、传神】

之后,校门口不见了那个身影,也不见了那声饱含深情的“娃娃”。我偶然注视到墙边那辆结满蛛网的三轮,胎面竟已跟铁圈粘在了一起。它就在那个灰暗的角落,静静立着……

【回忆三年前“我”回避坐爷爷的车——“那座山”的形成】

“爷爷,我要坐车吹风!”八年前,春节。红色的爆竹碎片撒在雪被上,映着羞赧的白。爷爷忙得脚不沾地,我扯着他的衣角,吵嚷着要坐车。爷爷轻声叹口气,擦了一把额头上沁出的细汗,一手把我抱起。“成,爷爷先领你兜一圈!”“好喽,好喽,要吹风喽!”我坐在三轮车后面,向风中伸出手。微风拂过我稚嫩的脸颊,吹在爷爷清癯的脸上,掀起他灰白的头发。我激动地手舞足蹈,兴奋地叫喊着“以后我上了学,爷爷也要每天带我吹风哦!”爷爷脸上洋溢着幸福,“当然啦,爷爷每天都去接你放学。”“耶!”我从后面搂住爷爷的脖颈,把红扑扑的脸蛋贴在爷爷的面颊上,四周微冷的空气被幸福和欢愉温暖着。【景物、人物描述生动、具体】

【八年前“我”缠着爷爷坐他的车——亲密无间,无“山”相隔】

“嗯,当然好。”呼呼的风声仍在耳畔,我猛地从记忆里苏醒,鼻尖有点冰凉的酸。我跨上三轮车,坐在小时候坐的那个位置,看着湛蓝的天空,一下子明白了很多。我倚在爷爷肩上轻声回答。“啊?我没听清。”爷爷朝我侧了侧脸。“爷爷,你以后每天都来接我吧!”我捏了捏手心,凑到爷爷耳边说。爷爷怔了怔,嘴唇抖动了几下,却没发声。“爷爷!好不好嘛!”我含着笑戳了戳爷爷。“啊好,好,当然好!”万点碎金瞬间挥洒在爷爷的眸中,闪烁着熠熠光辉。那银白色的头发依旧随着风轻轻摇曳,爷爷的笑容也依旧漾着,是那么一张温情的笑容……我心底的弦被拨动了几下,脸上不觉留下两道泪痕。

【如今的“我”感受坐爷爷的车的幸福——翻过了“那座山”】

“嗯,当然好。”我终于翻过了那座充满隔阂和虚荣的山,却不知道在山的那边,早就浸满了爷爷十几年来,对我深沉的爱……

【形象比喻,篇末点题,抒发情怀。省略号的运用,让人回味无穷】

(指导教师:徐敏)

赛作文点评

本文题目“翻过那座山”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一探究竟。原来“那座山”是一座无形的山,一道心中的坎,是由“我”造成的一道横亘在“我”和爷爷之间的鸿沟。文章以“我”爷爷的三轮车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写了如今的“我”、三年前的“我”和八年前的“我”乘坐爷爷三轮车的经过。写的是坐车的经历,也是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心路历程。十几年不断变化的是“我”的心,永恒不变的是爷爷对“我”的情。人物情态描写,丰富、细腻;对话描写,朴实无华,很好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复杂的心理变化。

写法借鉴:讲求结尾技巧,注意篇末点题。篇末点题又称卒章显志,是文章结尾构思常见的技巧之一。其突出特征就是在文章的结尾处,常以议论抒情的方式把中心思想或写作主旨表现出来,从而把文章推向高潮,使意境得以升华。本文题目“翻过那座山”,设置了悬念,文章的主体内容却一直没有明写翻越的到底是哪座山,仅仅在写三年前“我”避开用破旧三轮车接自己回家的爷爷时,写道“那座山在无形之中陡然立起……”,而“那座山”的含义也没有明确,只是写了“我”几次乘坐爷爷的三轮车的心理变化情况,这就始终给读者一个谜,直到文章结尾,才点明“我终于翻过了那座充满隔阂和虚荣的山”,至此才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写八年前的那次乘坐爷爷的三轮车的经历,是为了和三年前发生的事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虚荣心在作祟。这些都为后来的篇末点题积蓄了能量,做好了铺垫。直到在文章的最后才点明了那座山的含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篇末点题的目的,常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结、概括前文内容或特点;2.揭示事情的意义或道理;3.画龙点睛,议论抒情;4.升华意境;5.评价人物或事件。

篇末点题的常见类型:

1.有水到渠成法。按照事情的自然发展顺序或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对相关事情进行叙述,对相关道理进行阐述,直到文章结尾的时候,才顺理成章地把中心章思据示出来。

2.重复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再次对标题进行回应,再次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刻意的重复。

3.议论抒情法。就是把文章的主旨以议论抒情的形式揭示出来,引起阅读者感情上的共共鸣

4.思想拓展法。这种方法往往用在选择“以小见大”手法的文章,在小处落笔”的同时,不要忘记了“大处着眼”,要在结尾处进行必要的拓展,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小”背后的那个“大”揭示出来。

(0)

相关推荐

  • 高考小说:小说技巧总结

    芦苇语文读书 VOL ❤ 所有资源全部免费分享 分享资源我们是认真的 表达技巧 1.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2.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卒章显志.象征.衬 ...

  • 中考优秀作文:“翻过那座山”话题作文【附范文7篇】

    中考优秀作文:“翻过那座山”话题作文【附范文7篇】

  • 翻过那座山

    我时常遥问星空, 山的那边是什么? 还是山吗! 海的那边是什么? 还是海吗! 星空告诉我: 山的那边是海, 海的那边是山. 山中有海,海中有山. 那比山高的比海深的是啥? 山海成经! 于是, 我不愿意 ...

  • 【305】翻过那座山

    八年级语文学科竞赛大作文<翻过那座山>下水作文 提笔写到"山",脑海里还留存着刻骨记忆.许是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许是杜甫 ...

  • 张恩利:翻过一座山才能看到下一座

    张恩利·Zhang Enli 张恩利,1965年生于中国吉林白城,1989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大学,曾在上海东华大学艺术系任教.2009年成为英国Hauser & Wirth 画廊签约的第一位中 ...

  • 2021年中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翻过那座山

    2021年中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 作文题目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④不得少于600字.( ...

  • 组诗||翻过那座山,见到那片海

    翻过那座山,见到那片海 周振英||湖北                  在黑夜里追赶黎明  请忍许  世界万籁俱寂  心鼓与脚步的铿锵 合而为一 翻过那座山 读懂  匍匐在山脚 仰望在山腰 俯瞰在山 ...

  • 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翻过一座山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有人说,所有通向哲学之路的人都要翻过一座山,这座山的名字就叫作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请想象,你的人生将无限次地重新上演,一个细节都不少:初恋.求职.分手.跳槽.生育.病痛--总之,包括一切.如果你 ...

  • 文学新秀刘飞燕作品:《翻过那座山》

    翻过那座山 刘飞燕 我不知将去何方,但我已经在路上. --题记 "罗袖熠浅色兮,望残烟火倚翠,葳蕤灯火缱绻,满目星辰,独倚斜阑".看着同桌执笔,三两下写出几句美词,一种熟悉的.时时 ...

  • 你如果只是想晒晒太阳,为什么还要百般周折翻过那座山?

    灵魂追问一些问题,往往不是为了寻找那个最佳答案,反而是为了思考问题,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存在答案,也正是那些问题,回答了我们自己的人生. 本身或许就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可以有那么一个答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