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入门级专家
唐三彩,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一种多色彩的低温釉陶器。在同一器物上,黄、绿、白或黄、绿、蓝、赭、黑等基本釉色同时交错使用,形成绚丽多彩的艺术效果。“三”是多的意思,并不专指三种颜色。
高仿唐三彩在胎釉造型、色彩风格上跟真品几乎是没有根本差别的,就连胎釉的各种化学元素和物理特征的百分比都基本一致,年龄和釉的老化程度也根本难不住仿造高手。那么我们还怎么从胎上分辨真品和高仿呢?我们可以看陈旧感。唐三彩是1000多年前的东西,出现在人们眼中之前在土里埋了上千年,受到了水分和泥土的侵蚀,胎表己经毫无新意,是一种自然的陈旧,从里到外都是一种层层浸透的陈旧。高仿无论怎么处理,都没有那种自然的沧桑感,而且是外旧内新不像真品旧感与胎互为一体且不可分割。还有一种土锈是经过千百年的时间形成的,是无法去除的。高仿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就算仿造也是强加上去的,显得不自然且有的直接能洗掉。
从目前发现的唐三彩来,明显不是的。它由黄、绿、白、褐、蓝、黑等多种颜色构成,但最主要的颜色,还是黄、绿、白三种,所以才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凭借其本身特殊的功能,也成为了唐朝文化的缩影。最初的唐三彩作为一种生活用具,以其生动形象的造型,色彩明艳的釉色,成为了人们所喜爱的工艺品,而唐三彩的本身制造工艺也体现着唐朝文化的包容开放。
到了玄宗时期,唐朝走向了开元盛世,为唐三彩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朴实无华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规律的生活充满了枯燥,唐朝人民的生活开始向奢华转变,每个节日都载歌载舞,日夜不息的庆祝曾经上元节的盛况仿佛历历在目。
自1880年唐三彩出土后,无数工匠和艺术家们,为了恢复和发展这一传统工艺呕心沥血,终于使唐三彩获得了第 二次生命。
唐朝国家强盛,唐太宗统一了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护送文成公主去西藏和松赞干布“和亲”,开启了各民族大融合的安定局面,大大促进了中原和边疆的成长发展和经济繁荣,这是唐三彩繁荣的重要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