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老板”是个传奇

义演离王佩瑜登台演出只剩下十来分钟了,化妆师在紧张找补,今晚的演出是她组织的,实在马虎不得。这时,门开了,有位老戏迷捧着本子进来,满头白发,一脸的热切:瑜老板,方便给签个名么您呐?自然方便。王佩瑜不急不躁,写得认真。老先生称谢,双手接过本子,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出门走了。台上,京胡试音的声音传来,是出场的时间了。这是一次义演。一位年轻的京剧演员陆地园患了白血病,过两天就要手术了。珮瑜和其他13位同样年轻的同行想为他做点事。王珮瑜是活动的发起人,也是这次活动的招牌。多少观众冲着这个名字来,无从统计,只知道她一上台,还没张嘴,就是掌声四起。等到她唱出嘎调“叫小番”的时节,叫好声一个接一个,在剧场里转腾滚动。当晚演出中,只有从业四十余年,人称“胡琴圣手”的燕守平老琴师也享受了如斯礼遇。那天,恰是珮瑜28岁的生日。

王珮瑜是个传奇

在京剧界,王珮瑜是个传奇。1978年,她出生在苏州,是做票友的舅舅把她带进京剧的大门。开蒙学的是老旦,才几个月工夫,就以一出《钓金龟》获得江苏省票友大赛第一名。后来改学老生,听着余叔岩先生留下来的十八张半唱片咿呀学唱,度过晨昏。后破格进上海戏校,入上海师范大学艺术表演学院,上第三届中国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在学校,她学唱“一轮明月照窗前”,学唱“陈宫心中似刀铡”,《文昭关》、《捉放曹》、《搜孤救孤》……以余派为主,兼学其他。曾四获全国少年京剧大奖赛一等奖,三赴港台演出。2001年,获全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又获全国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最佳表演奖榜首。曾两次在沪个唱,三次进京办个人专场。个唱现场现在还经常在央视戏曲频道反复播放。据说,著名老生谭元寿先生看了她演出,说,“这不是又一个'孟小冬’么?”遂传出“小冬皇”之名。

毕业后,进上海京剧院,26岁便任一团副团长。后组建自己的工作室,探索以市场养艺术之路。

“舍本逐末”和“四不像”珮瑜对两种所谓“改革”的路子进行了质疑。一种是对噱头等外在的手段过分依赖。扎橡皮靠在水里“打出手”,用机关在舞台上放出人造的蟒,这些手段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用过,热闹离奇,当时看似乎能起到一点效果,但观众奔噱头而来,看完噱头就去。下次就不来了———因为它毕竟是噱头,没有长久的魅力。“清初洪升编写的<长生殿>,是戏剧史上的名作罢?排演时也下了心思,用烛火轻纱营造出通往月殿仙宫之路的氛围———可数百年后,留下的只是优美的行腔,而不是噱头。噱头只能锦上添花,不能成为支柱和依靠。”

有人把精力更多地用到舞美、灯光上,珮瑜也不以为然———你再加声光效果,比得过《指环王》么?增加成本不说,主要是吃力还不讨好。唱念做打上有功夫,最简陋的灯光,照样是好东西,耐看。珮瑜曾提出“贫困戏剧”的概念。简单、节约,不铺张、不搞大排场,把精力和资金用到表演的本体上来。既便于收回成本,又是好钢用到刀刃上。还有一种路子,是改变规范的程式。“想听西皮二黄,人家才来听你京戏,如果行腔运气用美声的方法、流行歌曲的方法,表演上照搬话剧、或者百老汇的舞剧,那用《论语》上的一句话,真是'吾不知其可也!’”珮瑜认为,如果改完之后,新观众不来,旧观众要走,这才是最可怕的。

走小步,不停步这么年轻,做了那么多的事,有人评价说,王佩瑜果敢干练,她最为坚持的,便是京剧。她认为京剧固然不宜暴炒,但更不能断。要文火慢炖。“艺术上,一定要先继承好传统。在坚持传统程式、坚持京剧本体的前提下,在行腔上、在二度创作上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大胆的创新,这才是正路子,观众才会认可;慢慢的,恢复一些不经常上演的老戏,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编排新戏,走小步,不停步,京剧才有希望。”她现在在谋划,能否探索一条把演出日常化、经常化的路子。现在一些名角演出的机会相对还多些,青年演员只能隔三岔五演一次。这样既不利于积累舞台经验,提高表演水平,也不利于培养固定的观众群。她想尝试做做这方面的事。

“瑜老板”

珮瑜的戏迷们在互联网上有个论坛,叫“瑜音绕梁”。珮瑜还常登陆、发帖、回帖。网友们管她叫“瑜老板”,她就用了这个ID名。那年有人叫她一声'瑜老板’,嗬,王佩瑜这心里头,美!回去还跟她妈说,今天有人叫她'瑜老板’啦!———为什么这么喜欢?因为过去的好角儿都叫'老板’。”虽如此,当面叫她,她抿嘴偷笑,得意中还有点不好意思。珮瑜办过一场纪念余叔岩的个人演唱会,名叫“余音三日”。“余有三层含义———”她掰起手指头,“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自古是演唱者的理想境界;余叔岩的姓氏;古文中的'我’。”汉字的多义替珮瑜钩住了先贤的衣角。据悉,珮瑜在一些老剧院演出时,站在台口,会突然有一种感觉,觉得冥冥中有眼睛看着自己,仿佛能听见祖师爷在耳边说,孩子,你放心唱罢,一定能唱好!于是她头脑空明,气定神闲,锦绣腔韵便在喷薄中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