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

  • 360docimg_0_
    科普中国 | 本词条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提供内容
    审阅专家马庆宇

手少阴心经穴即手少阴心经的所有腧穴,左右各9穴,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 中文名
    手少阴心经穴
  •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 概念
    指手少阴心经所有的腧穴
快速
导航
  • 中医应用

解读

手少阴心经穴指手少阴心经所有的腧穴,即所有经穴。分布在腋下,上肢掌侧面的尺侧缘和小指的桡侧端。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穴,分别为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
诊断方面,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治疗方面,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其中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和整体作用。

中医应用

一、手少阴心经穴应用概要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心、胸、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治疗心脏病常用极泉、阴郄、神门;神志病常用神门、少冲;舌咽病用通里、阴郄;血证常用阴郄;上肢内侧后缘痛、麻可用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针刺极泉时应避开腋动脉。
二、各穴简释
1、极泉 Jí quán(HT 1)
定位: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臂丛、腋动脉、腋静脉→背阔肌腱→大圆肌。浅层有肋间臂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腋动、腋静脉等结构。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胸闷气短,胁肋疼痛。③肩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
操作:上臂外展,避开腋动脉,直刺0.5~0.8寸。
2、青灵 Qīng líng(HT 2)
定位: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臂内侧肌间隔与肱肌。浅层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深层有肱动、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尺侧上副动、静脉和肱三头肌。
主治:①头痛,胁痛,肩臂疼痛。②目视不明。
操作:直刺0.5~1寸。
3、少海 Shào hǎi(HT 3)合穴
定位: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旋前圆肌→肱肌。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深层有正中神经,尺侧返动、静脉和尺侧下副动、静脉的吻合支。
主治:①心痛。②腋胁痛,肘臂挛痛麻木,手颤。③瘰疬。
操作:向桡侧直刺0.5~1寸。
4、灵道 Lín gdào(HT 4)经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等。
主治:①心痛,心悸。②暴喑。③肘臂挛痛,手指麻木。
操作:直刺0.3~0.5寸。
5、通里 Tōng lǐ(HT 5)络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深层分布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
主治:①暴喑,舌强不语。②心悸,怔忡。③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
6、阴郄 Yīn xì(HT 6)郄穴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尺神经。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等分布。深层有尺动、静脉。
主治:①心痛,惊悸。②吐血,衄血,骨蒸盗汗。③暴喑。
操作:避开尺动、静脉,直刺0.3~0.5寸。
7、神门 Shén mén(HT 7)输穴,原穴
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和尺神经掌支。深层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
主治:①失眠,健忘,呆痴,癫狂痫。②心痛,心烦,惊悸。
操作:避开尺动、静脉,直刺0.3~0.5寸。
8、少府 Shào fǔ(HT 8)荥穴
定位: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取法:仰掌,手指屈向掌心横纹,当小指指尖下凹陷处取穴。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环指的浅、深屈肌腱与小指的浅、深屈肌腱之间→第四蚓状肌→第四骨间背侧肌。浅层有尺神经掌支分布。深层布有指掌侧总动、静脉,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分支)。
主治:①心悸,胸痛。②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③小指挛痛,掌中热。
操作:直刺0.3~0.5寸。
9、少冲 Shào chōng(HT 9)井穴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布有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指背支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支形成的动、静脉网。
主治:①心悸,心痛。②癫狂,热病,昏迷。③胸胁痛。
操作: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0)

相关推荐

  • 阴郄

    阴郄 <针灸穴名解>: 郄与隙通.隙为狭长之罅隙,俗称裂缝.本穴为阴经之郄穴,故名"阴郄".治失音.振寒.盗汗.胸满,宣泻而通之.<铃灸大成·标幽赋>谓:& ...

  • 【穴位】郄门

    郄门 <针灸穴名解>: 本穴为手厥阴之"郄",穴在前膊两筋间,掌后去腕五寸处,两筋夹隙中.其穴深大.故称"郄门".治诸虚不足.吐衄.呕哕.宜用补法. ...

  • 神门

    神门 <针灸穴名解>: <内经>:"心藏神".<道藏>:"玉房之中神门户."玉房即心也.本穴为本经主要穴位.治恐.悸.呆.痴 ...

  • 【穴位】曲泽

    曲泽 <针灸穴名解>: 穴在曲肘横纹正中凹陷处.因平于曲池及尺泽,故名"曲泽". 治时疫.热症.呕逆.风疹.臂手振颤诸症.凡治急症,多取放血.  观本经数穴,由天池而天 ...

  • 少海

    少海 <针灸穴名解>: 海为诸川之汇,深阔无量.在人身以少阴为六经之最里.又本穴治症,极为夏杂,牵及多经之病,有如众症来归者,故曰"少海".所谓少者,指少阴经言也.其所 ...

  • 太渊

    <针灸穴名解>: 本穴为脉之大会,通达十二经络,犹水流之交汇也,故名"太渊".太,大也:渊,深也,会经渠之总汇而得名也. 治肺胀.喘满.狂言.嗌干.妒乳等症,总以清凉退 ...

  • 【穴位】通里

    通里 <针灸穴名解>: 本穴为手少阴之络,可由本穴横通手太阳经.其所治症为目痛.汗闭.喉痹.心热.悸动.胀满.崩漏等.凡此诸症,其由涩滞抑郁所生者,本穴统能治之.综而观之,是本穴以通为治也 ...

  • 《中医基础理论》: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1.循行部位: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出来属于"心系"(心系,指:心脏与其他脏器相联系的脉络),向下通过横膈至任脉的下脘穴附近,络小肠. 2.分支 心系向上的分支:从心系上 ...

  • 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点总结(建议收藏)

    中医基础理论 一.总论和阴阳学说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 ...

  • 《中医基础理论》相火

    相火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一般认为,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而其根源则在命门." 中文名 相火 释义 ...

  • 太全了,从头到尾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赶紧收藏吧!

    太全了,从头到尾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赶紧收藏吧!

  • 中医基础理论

    今天讲一下五脏关系中的心与肺之间的关系,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希望您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同学. 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肺主气:心主行血,肺主呼吸.这就决定了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反映在气与血.血液运行与呼 ...

  • 潘毅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第100集

    潘毅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第100集

  •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1集

    中医基础理论:由辽宁中医学院李德新教授主讲,他是国家"二十一世纪中医四大基础课程"系列之<中医基础理论>教程的主编者,被列为精品课程,广泛用于本科中医基础教学和远程网络 ...

  •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2集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2集

  •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3集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3集

  •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4集

    《中医基础理论学》第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