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一定是细菌性病害?大错特错!深度解析溃疡病,这样才能可防可治!

葡萄溃疡病——真菌性病害!

火龙果溃疡病——真菌性病害!

苗木(杨树、香樟树、女贞、蓝莓等)溃疡病——真菌性病害!

番茄溃疡病——细菌性病害!

猕猴桃溃疡病——细菌性病害!

柑橘溃疡病——细菌性病害!

一说溃疡病,大多数第一印象就是细菌性病害,但是,在葡萄、火龙果、苗木上还真不是细菌性病害,而是真菌性病害。并且大部分溃疡病病菌是真菌性的,只有感染柑橘溃疡病、猕猴桃溃疡病、番茄溃疡病、甜瓜溃疡病才是细菌性病害侵染。

溃疡病菌

溃疡病菌是能引起植物局部组织溃烂、坏死以及木栓层增生的病原菌。

真菌性溃疡病病菌常见的有苗木上的丛赤壳属(苹果溃疡病)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的真菌性(杨树茎溃疡病),以及新暗色柱节孢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火龙果溃疡病),和葡萄广发的葡萄座腔菌、可可毛色二孢、色二胞属真菌、小新壳梭孢这4个真菌性质的病原。

细菌性溃疡病病菌最常见的是柑橘上的革兰氏阴性、好气性短杆菌,是黄单孢杆菌属的一种细菌,危害严重,分布广泛!其次是番茄溃疡病,是属于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然后是猕猴桃溃疡病,属于丁香假单胞杆菌及多种原因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生较少的是甜瓜溃疡病,同样是细菌性病害的一种。

不同作物上溃疡病发生不同,真菌性溃疡病一般属于弱寄生病菌,侵染后不会出现症状呈潜伏侵染,一般在生长衰退时开始大面积出现。下面针对细菌性溃疡病和真菌性溃疡病常见发生作物分别详细介绍。

葡萄溃疡病

葡萄溃疡病在2010年被正式报道病原为葡萄座腔菌的真菌性病菌,随后共发现可可毛色二孢、色二胞属真菌、小新壳梭孢这三种真菌病原也可侵染,所以我国葡萄的溃疡病主要有这4个真菌性质的病原侵染的。

自该病确认以来,目前我国25个主栽葡萄品种都对这4种病原菌均没有显著抗性表现

葡萄溃疡病在我国20个葡萄主种植省份均有发生,病害造成葡萄减产10%-20%,严重地区可达50%以上

葡萄溃疡病主要为害穗轴、果梗及果刷部位,受害的穗轴上会出现黑褐色病斑。果梗干枯,果实极易脱落,一般情况下,除果刷部位会干枯,变成黑褐色外,果实无明显症状,最大的特点就是掉粒。枝条感病会出现灰白色梭形病斑,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横切病枝条维管束变褐;有时叶片上也表现症状,叶肉变黄呈虎皮斑纹状;也有的枝条病部表现红褐色区域,尤其是分支处比较普遍。

区分溃疡病与穗轴褐枯病、白腐病、房枯病及水罐子病

葡萄溃疡病一般在病枝条、病果等病组织上越冬越夏,主要通过雨水传播,树势弱容易感病。病害表现爆发期在转色期和成熟期,往往造成大面积的落粒现象,树势弱、挂果量大、肥水管理差、激素使用过多的更为严重,减产十分严重!

火龙果溃疡病

火龙果溃疡病同样是真菌性病害,是由新暗色柱节孢菌引起,该病为害火龙果茎杆和果实,幼茎容易感染,初期形成圆形白斑,逐渐转变成褐斑或黑色溃疡斑。

火龙果溃疡病非常难治,因为真菌性溃疡病都有一个潜伏期,溃疡病从感染病害到出现“小黄点”病斑,最快需要14天左右,14-20天是出现病斑的高峰期。等发现病斑已经迟了,只能一定程度抑制火龙果溃疡病蔓延加剧。在发病严重的果园,基本上难以用化学药剂防治,应及时剪掉发病茎秆,并带到园外烧毁或掩埋。

由于火龙果的蜡质层非常厚,对老熟枝条有很好的保护。枝条上出现红斑的表皮及组织已经坏死,药剂也无法通过表皮进入。因此,火龙果表皮的蜡质层既是火龙果抗溃疡病的主要手段,也是溃疡病难以治疗的重要原因,一般铜制剂是渗透不了病发组织的,只能起到表面杀菌的作用,不能杀灭韧皮内的病菌。

火龙果溃疡病侵染时间较长,侵染能力很弱,温度在25℃,湿度95%以上的条件下,溃疡病分生孢子需要4小时才能侵染成功。但是,一旦侵染成功,会有14天以上的潜伏期,一旦出现病斑,说明已经到中后期,加上本身较厚的蜡质层,药液不容易进入,所以很难治疗。

当前发生最严重的为广东、广西产区,其中,广东粤西产区三年以上的果园发病率达30%以上。在各个生长期都有发生,6-9月和高温多雨时期发病最为严重,尤其台风事后更容易大面积暴发。

溃疡病与炭疽病区别

如果药剂能高效抑制火龙果溃疡病,病斑会稍稍凹陷,周围没有透明的凸起斑

柑橘溃疡病

柑桔溃疡病是黄单孢杆菌属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被称为柑橘八大病害之首,而且果树一旦染病,将会终身带病,在适宜的条件下柑橘溃疡病可反复发生。具有突发性强、传染速度快的特点,特别在沃柑、茂谷柑和橙类柑桔上发生严重!

柑橘溃疡病菌属于弱寄生病菌,需要气孔和伤口进行入侵,侵染后其潜育期为3-10天,一旦染病,现有手段无法根除寄生在叶肉细胞间隙与栏栅组织之间的致病菌,感染树将终生带毒,条件合适必然反复发作。就算暂时治好,天气稍微变化就会复发。

柑橘溃疡病好多文章都已经讲了很多了,就不再重复了,具体可以看:一分钟看懂柑橘溃疡病!

柑橘溃疡病与疮痂病和脂点黄斑病的区别

猕猴桃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的致病变种引发的细菌性病害。不但感染叶片,还侵染枝干,嫩梢,花柄和叶柄。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具有范围广、致病性强、传播迅速、根除难度大等特点,已成为危害猕猴桃的最严重病害之一。与其他高温高湿溃疡病不同,猕猴桃溃疡病是属于低温高湿病害

主干和枝条感病后病斑初呈水渍状,皮层组织变软、隆起,与木质部分离,之后病部龟裂,病部溢出清白色粘质菌脓,伤流期植株伤流液混合后呈现红褐色或锈红色。以侧枝和结果枝发病为主,一年生枝条病枝死亡率和枝条死亡率最高。

叶片感病先形成红色小点,后呈现不规则形褐色或暗褐色病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潮湿条件下病斑扩大,导致叶片焦枯、卷曲。叶片发病时期一般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

花蕾感病后不能张开,随后变褐枯死并脱落。

猕猴桃溃疡病与叶斑病的区别

番茄溃疡病

番茄溃疡病是番茄毁灭性的细菌性病害,与青枯病并成为“番茄两大绝产细菌性病害”,番茄溃疡病幼苗至结果期均可发生,不过番茄生长中后期发病最重,一旦发病,几天病情就会蔓延全田,并且很难防治,轻者减产20%~30%,大发生减产80%以上。

幼苗发病:子叶期至2叶1心时易发病,从叶缘开始表现症状,叶片由下部向上逐渐萎蔫,有的在胚轴或叶柄处产生溃疡状凹陷条斑,维管束变色,髓部中空,致使幼苗卷缩、矮化或枯死。

成株发病可感染叶片,茎秆,果实。

叶片感病:起初中下部叶片边缘褪绿萎蔫或向上卷缩,似缺水状,然后扩大叶片黄褐干枯。有时侵染一侧叶片到顶梢,其余部分正常生长。

茎秆感病:枝条上出现黄色或黑色狭长条斑,逐渐上下扩展,病斑长度可由一节扩展到几节,后期茎秆出现中空,最后下陷或开裂,茎杆会变粗,有时茎部会生出许多不定根。湿度大时白色菌脓从病茎或叶柄中溢出或附在其上,污染茎部,最后全株枯死。

果实感病:幼果皱缩、滞育、畸形,果实凹陷。果面出现大量泡泡,果面上形成隆起的圆形外白、中褐病斑,像“鸟眼”的形状。

番茄溃疡病种子可带病,病菌可以在土壤表层存活2年,传播主要是靠风雨、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操作,可以通过植物表皮的毛孔、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连作地块、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温暖潮湿、连阴雨、伤口多,易发病

番茄溃疡病与青枯病区别

两者都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都会造成死棵现象,但是青枯病只危害番茄植株,而溃疡病茎、叶、果均可受害,并且溃疡病发病持续时间较长,从萎蔫到死棵有的长达一两个月,青枯病就快的多,2-3天就可死棵。

溃疡病发病初期从下部叶片开始,青枯病发病初期按照上部叶片、下部叶片、中部叶片的顺序依次发展。

溃疡病难防治的原因

溃疡病菌是属于弱寄生病菌,不管是真菌性和细菌性的病菌侵染,只要侵染成功,都有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温度、湿度合适时,病症一下爆发,根本来不及有效的清除病菌,并且一旦染病,现有手段无法根除寄生在叶肉细胞间隙与栏栅组织之间的致病菌,目标寄主将终身带毒,虽然当时治愈,只要条件合适,必然复发!

传播蔓延速度快:在一定潜育期内根本不显示具体症状,并且传播途径很广,可在种子、土壤、病残体中存活很长时间,通过风雨、灌溉水、昆虫和农事操作(整枝打杈、修剪、采摘、耕地等传播),通过气孔、伤口、害虫携带进行侵染,方式多样。

防治药剂

细菌性溃疡病

根据“种柑人”欧老师的整理,常见的防治溃疡病有以下几种药物。

推荐药剂:铜制剂+亚磷酸钾,康普森溃之星+亚磷酸钾

真菌性溃疡病

市场反馈效果不错药剂:丙森锌、多菌灵、抑霉唑、异菌脲、唑醚·代森联、精甲霜·锰锌、丙环唑、啶菌噁唑、丙森·醚菌酯和康普森溃之星+亚磷酸钾

因为溃疡病病菌是弱寄生病菌,树势弱,长势衰弱易受侵染,连作地块、偏施氮肥、大水漫灌、温暖潮湿、连阴雨、伤口多同样易受侵染,所以一定要加强田间管理,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

·end·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创作者:植保家!如需转载请注明!深度原创,如有洗稿必追究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