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为什么有十殿阎王?
每一殿负责一方。每个阎王分工明确。
微信公众号“有鬼”前两天发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冥府为什么不设十九个副阎王”。文中说冥府之所以不搞一正九副,而采用十殿阎王扁平化管理,是因为各司其职,冥府的公务员制度建设非常高效云云。
各路不明真相的群众纷纷转发,这说的是事实吗?
十殿阎王是哪十殿阎王?《西游记》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中写:“秦广王、初江王、宋帝王、忤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这和《玉历钞传》中的略有不同,《玉历钞传》中所记十殿阎王为:“秦广王蒋、楚江王历、宋帝王佘、五官王吕、阎罗王天子包、卞城王毕、泰山王董、都市王黄、平等王陆、转轮王薛。”最后一个字为姓氏,除此之外,《西游记》中“初江王”后者为“楚江王”、《西游记》中“忤官王”后者为“五官王”,都是同音不同字。此外,《西游记》第三回也与后文真假美猴王故事时的排序不同,在那一回中,卞城王排在四殿、忤官王排在九殿。
阎罗是梵文Yamaraja的意译,“阎魔罗阇”的简称,意译为平等王,或译为缚,即捆缚罪人。古印度传说阎罗王是毗沙国的一个国王,他生性好战,而维陀始生王统治的国家与之连年交战,最终,毗沙国国王被维陀始生王打败,他带着十八个部下索性到了地狱,于是,他就成了阎罗王,而他的十八个部下则成为十八层地狱里的判官。
在《梨俱吠陀》中,耶摩神居住在天界的乐土,人死后的灵魂都要到那里去见耶摩神。耶摩神有两个使者,它们是两条狗。这两个使者经常在人间界巡游,当用嗅觉发现有人快死的时候,就把他的灵魂引到天界。耶摩神就是阎王的最初来源。
不论是毗沙国国王的传说还是《梨俱吠陀》,我们发现在最早的印度神话中,阎罗王只有一个人,十八层地狱也没有分十八个阎王,可是为什么后来冒出来个十殿阎王呢?
我们看这十殿阎王的名字,秦广王,生前是三国时期的秣陵尉,姓蒋名歆,字子文,三国时期的广陵人,也就是今天的扬州人。“十殿阎罗”里的第五殿阎罗王天子包,被认为是北宋时的大臣包拯,虽然楚江王历等人具体指的是谁尚待考证,但我们从中国人与印度宗教的奇妙组合中就能看出点端倪,佛教传到中国后被汉化了。
在汉化的过程中,有一位道教神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就是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在道教中,太乙真人掌管地府,他化身是十殿阎王,之所以是十殿,是因为每一殿负责一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为四面八方,加上下成为十方,每个阎王分工明确,才有了十殿阎王的分身。
太白金星是颗星,太乙真人其实也是颗星,非它,就是在北半球指明方向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北极星。《史记·天官书》:“中官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汉武帝在长安东南郊设太一坛,以五常为辅。《礼记》亦载有太一天帝。道教尊为天皇太乙,加以祀奉。陶景弘之真灵位业图第一神阶中,列有玉天太乙真君,居玉清仙境,号令群真人。《楚辞》中有东皇太一,这是《九歌》中最高天神,也是东夷先祖崇拜的天神,有说为洪荒时代妖族首领。至于他是不是就是殷商的成汤,则尚待进一步考证。
太乙以一为太极生二目(主、客目),二目生主客大小客与计神共八将。以太乙八将所乘十六神之方位关系定出格局。可占内外祝福。又临四时之分野,可占水旱疾疫。再推三基五福大小游二限,可预测古今治乱。其作为术数文化中的重要一员,太乙在道教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绝非我们在《封神演义》中看到的配角而已。
在佛教中,地府还有一位高级神祇存在。那就是孙悟空大闹阎罗殿之后,十殿阎王去找的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梵名乞叉底鹐沙。据《地藏十轮经》讲,由于此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所以称为地藏。
地藏王菩萨在《西游记》中是配角的配角,走过场的龙套,但是作者的生花妙笔把这样一位龙套都让大家记住,实在不得不佩服作者文笔之高妙。
这倒也不是通过阎王,而是通过他的坐骑谛听。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两只撞脸的猴子跑到地藏王菩萨处讨个公道。连观音都没辙,这地藏王菩萨的坐骑,居然能认出,可见他绝非凡物,只是它不敢说而已。
谛听的原身是一条白犬,因为地藏法门以孝道为基,狗性忠诚,故为白犬。相传唐开元末年,古新罗王子金乔觉削发为僧,白犬一路相伴。贞元十年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坐化,白犬亦随之傍息。三年后,金乔觉尸身开缸,见其面目如生、骨如金锁,众人方知金乔觉乃是地藏菩萨化身,故建寺连白犬同请供奉,白犬也被尊为神犬,人们相信它具有“坐地听八百,卧耳听三千”的能力。
后来谛听成了九华山的镇山之宝,现在,世间唯一留存的谛听神像,就存于地藏王菩萨道场九华山。它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而其形象也大为改观,集众瑞象而成为具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的瑞兽。各有各的寓意,独角表公断力,龙身表吉祥,虎头表示智勇,犬耳表善听,狮尾表有耐性,麒麟足表四平八稳,以善为宝。
这世上终究没有谛听这样的神兽,如果有的话,它也许就存在于我们的内心,等待着我们去倾听我们内心的善与恶,如果你明白了的罪与罚,当你面对阎王与地狱时,就会多一份坦然,少一份恐惧。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