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的大潮下,“国际郑”飞速蝶变

地盘说

大数据产业、数字经济浪潮涌动,带来了郑州再次腾飞的新机遇。

✍️ 撰文 | 陶谦☞ 《地盘》特邀撰稿人

10月10日,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在郑州市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情况汇报会上强调,要打造数字城市,营造美好生活,将郑州打造成全国数字经济领先城市,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支撑。
郑州市举办“产城融合PPP模式创新发展论坛”、出台各项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而新型产业用地M0政策的出台,则从国土规划上直接助推郑州产业发展。
2019年9月29日,郑州市新型产业用地M0首个落地项目,敲定郑州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标志着郑州产业转型、产城融合发展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郑州首个M0项目落地
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郑州这些年备受国家战略青睐。
而前段时间的民族运动会,让全国人民再一次刷新了对“国际郑”的认知。

以人为本

产城融合”发展路径

时代变化的比我们想象的更快。

城市规划也进入到一个新时代,新型产业不断发展,城市更新需求日益突出。通过M0新型产业用地促进产城融合,“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成为越来越多城市谋求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大都市区布局谱写产城融合新篇章

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平台,城市无疑是最大的公共产品。把城市孤立地划分为居住区、工业区、行政区的做法,是过去计划经济思维的产物。
而“产城融合”正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它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

“产城融合的根本是为人创造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凡是脱开人的规划理论只能兴盛一时,无法长久。”

不同于传统手工业时代和机械制造业时代,在当今知识—文化—经济时代,人在哪里,产业就在哪里。

©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

城市发展逻辑已经转变为造城——聚人——引产。

通俗的讲,就是哪里宜居,知识-文化分子就会到哪里居住;知识-文化分子到哪里居住,人类的智慧就会在哪里集聚;智慧在哪里集聚,人类财富最终就会在哪里汇聚。

事实求是的说,产城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回归人的视角,应对人的诉求,这里面既包括基本诉求,也包括品质诉求。

过去的发展逻辑是招商引资,现在是招商引人,非常多的开发区严重缺乏人气。许多开发区土地资源非常充足,但却面临只有工业、而无人气的问题,“白天车水马龙,晚上黑灯瞎火”成为开发区以及园区的现状。

©生态人居才是发展产业的重心

产城融合的1.0版本,简单来说是住宅和工作的匹配。强调组团发展,推动在中小尺度内的生态、生活、生产有机融合,减少城市内的来回奔跑迂回、长距离摆渡的生产生活方式。
而且,产城融合的内涵与版本应该是动态发展的。

产业转型到产城融合

“国际郑”大步向前

各大城市在推动产业发展时,总会出台各个类型的M型用地政策,以促进产业发展。

早在2014年,深圳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城融合,率先提出了新型产业用地M0这一概念。但由于政策的不完善,深圳M0用地推进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屡遇瓶颈,但此举也为之后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M0创新型产业用地灵活而新颖

而随着十九大“产城融合”发展策略的提出和各城市新型产业的不断发展,新型产业用地M0的发展与管理被重新摆上桌面。
2018年9月,广东东莞印发了国内第一份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围绕“产业为核”和“去房地产”两大任务,对新型产业用地(M0)的管理办法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郑州、广州等城市紧随其后,M0用地的推进重新启动。
如今,包括北京、天津、南京、杭州、绍兴、威海等城市在内,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开始积极探索创新型产业用地,尽管形式不一,但内容上大同小异,基本都具有开发强度高、土地功能复合等一些特点。
2018年12月,河南郑州推出《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产业用地试点的实施意见》,成为中部地区最新推出M0新政的城市,并以高新区为试点率先推行。

©相关政策规范指引

郑州市新型产业用地M0是指:符合郑州高新区产业发展导向,对居住和公共环境基本无干扰、无污染和安全隐患,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等具有显著创新特征的产业功能以及相关配套服务活动的产业用地。

通过对郑州市M0新政的解读可以看出:新型产业用地(M0),具有开发强度高、用地形式多样化、土地使用灵活、功能混合利用等特点,可以实现地块内的“一揽子”配套,从研发、生产、总部经济、商业办公甚至住宅,全部“集成”,避免产、城、人的分离,实现“产”与“城”进一步融合;同时,新型产业用地(M0)以其有效提升土地利用效率,让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得到更为集约化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郑州高速发展过程中土地稀缺的问题。

©相关产业用地指南管控标准变化

郑州发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乏在创新改革试验田的摸索中前进,核心城区周边存在巨大的“洼地效应”。
郑州高新区,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30多年发展已成为产业集聚的沃土,成为M0政策当仁不让的试金石。

©老骥伏枥的高新区成为高新产业承载之地

高新区不断优化功能配置与空间结构、丰富产业发展、商业服务、文化娱乐等城市功能,打造以科学大道为主轴的产业带,以双湖科技城为核心的生产、生活、生态新城。
郑州高新区拥有各类市场主体400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64家、大数据相关企业268家;科技人才8万余名、市级以上研发机构747家;金融、券商、法律及审计机构百余家;郑州大学、国家级超算郑州中心、联通中原数据基地、移动数据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级工程中心、众创空间等产学研机构汇聚,新华三、启明星辰、威科姆等知名企业汇聚。

©双湖环岛汇一心效果图

当前,高新区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明确“聚焦智慧产业、建设智慧社会”的主攻方向,围绕产业链,布局科创链,完善金融链,强化政策链,建设宜创、宜业、宜居智慧新城”。
高新区启动智慧传感谷、北斗应用产业、大数据产业基地等十大抓手级工程;出台了'瞪羚十条’和'独角兽十条’双十条政策;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深化提升便捷政务体系、增设事项审批直通车、支持高校和企业建立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
同时,高新区还宣布投资600亿元,在郑州市建设占地50平方公里的“未来科技城”,打造成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标志性区域。

©打造高精尖产业让高新区焕发新生

作为M0宗地的首个试点区域,连番高效执行力的操作,也让我们看到了高新区作为优秀城市运营者的魄力和胆识。
首个M0项目落地郑州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更是让M0新型用地的推出为现代园区集产业、生活、服务于一体提供了可能性,为城市与产业的共生提供了新的道路。
现代产业园区与传统产业园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为企业和就业人士提供周到、全面的综合服务,产城融合的意义亦在于此。而M0多用途的特性,恰好与产城融合需求相吻合。

©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鸟瞰图

对于企业,这是极具吸引力的一点——因为它符合产城融合的理念与提供服务性产业空间的思想。
虽然各城市定义有微小差异,但综合来看,M0主要用于满足创新型企业的用地需求,甚至允许在用地内兼容商业用地,用于对工厂进行商业配套建设,有助于产城融合,一改“白天车水马龙,晚上黑灯瞎火”这一传统工业园区的状况。
以郑州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为例:郑州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并非建设一个园区,而是创建一个符合企业发展、满足人才需求的良性生态圈。园区内除了规划企业总部、高层办公等办公型产品之外,更充分发挥了M0宗地特性,增加人才公寓、星级酒店、配套商业等丰富业态,解决企业办公、研发,员工居住、生活等需求。

©天健湖大数据产业生态系统

园区围绕“产业为本,运营为魂”的经营理念,确立以大数据产业链条的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安全3个核心环节为基础,涵盖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等6大相关产业和N个大数据衍生产业的“3+6+N”产业生态系统搭建准则;开设六大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资金、人才、技术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服务,通过打通产业链、完善服务链、丰富配套链,搭建一个适合大数据企业发展的赋能型平台,让企业在此无忧办公,让员工在此无忧生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发展思路。

“产城融合”战略下

房企转型

2019年,是产业地产爆发的一年。随着越来越多的M0用地项目的落地,郑州产城融合发展将步入快车道,“产业新城、产业兴城”也不再只是口号。

©产城融合让郑州发展步入快车道

反观传统地产,随着调控政策的深入,传统房企逐渐进入瓶颈期。原本“圈地建房、坐地升值”的土地财政模式早已不可持续。龙头房企的目标基本已经从原来的高速增长改为有质量的增长,原先四面出击的多元化业务,近来也呈现了收拢聚焦的趋势。

而“产城融合”的国家战略规划,无疑给传统房企开辟了新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嗅到了国家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从传统的居住型地产转向产业地产。

2016年8月,碧桂园发布“产城融合战略”,宣告正式进军产业地产,投入千亿元建设科技小镇;郑州控股旗下国投置业与高新投控旗下高新城建联合打造的天健湖大数据产业园均是房地产进军产业地产的直接体现。

©大数据产业

不管是以服务民生为主体的住宅用房还是以产业发展为主体的园区建设,房地产行业都在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服务城市发展、服务人民生活,为城市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着企业力量。

新兴企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企业的优化转型,都最终助益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产业助推郑州发展

城市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产业的发展,《浮现的世界:21世纪的城市和区域》中,斯科特也提出了城市化的“第三次浪潮”的概念,即:第三次浪潮是以数字技术和高技能知识型劳动力为基础的新资本主义体系,并将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新的城市形态。

在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和国家产业发展战略的时代大背景下,郑州通过定政策、圈试点、抓典型的一系列举措,聚焦新型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建设工作,展现着国际化大都市雷厉风行的一面。

郑州的城运已然到来,随着产城融合战略的不断深入,一座国际化的智慧新城跃然眼前,“国际郑”正在飞速蝶变,千亿级国际化大都市正向我们走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