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金拾骨 | 岭东潮俗
人生历程的生老病死中,与死相关的各样事情,之于世人而言,总是忌讳莫深,最是神秘。死亡,是人在世上最后一件切身事,按传统,都会办上一个或简单或繁复的丧事礼仪,这与在生时候的其他仪式,其实也并没什么不一样,只是因为神秘。在如今,随着高速的现代化发展,与农耕和儒教相关的很多传统民俗礼仪,土崩瓦解,几近消失。毕竟这些是被认为与现代人快节奏生活格格不入,碍手碍脚。当然,传统归传统,现代归现代,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是应运而生,应运而灭,自古至今皆都如此,所以也没什么吧。
话归正题。人死后,都望回归大自然,所谓入土为安,最终,尘归尘,土归土。这不单我岭东如此,不单我中华如此,全世界都这样。不过世间万物是个奇遇,入土为安,只是一个时间状态,或许在N久后,也会发生变化。以岭东为例,人逝而入土,其后可能还会有其他相关民俗仪式,比如一些地方还流行古老的二次葬,比如地方不好而移葬,比如修路建小区拆迁的迁葬,比如年久失祀成为孤坟甚至表面什么都看不到了而被发现而被集中收埋,除此,更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情况,数不胜数。所以说,死亡入土为安,也不一定就成为永远,或许还有很多后续故事。
近日因故在山里到处跑,本以为尘埃落定告一段落了,不想周周转转择好做好的地方再挖深一尺于埕角处就遇先人。按岭东潮俗,大人们找来专门师傅做捡金拾骨仪式,并称,既然遇到失祀的福德先人,就得将之扶起来,让其再享香火。关于捡骨,可算是死亡相关的仪式中一件神秘事情,难得遇到,且也事关自家,就百事无忌吧,来做个记录。这是一件切身的民俗事。
先人的圹灰三合土是在地面一米以下碰到的,地面部分经过山移水改又没碑石也已失祀,故而全无迹象。在一碰到圹灰时,山工师傅就马上停下,且说下面有先人,得找另外捡骨师傅来办事。请来捡骨师傅后,捡拾前,师傅要先卜杯问明先人的男女身份,随后嘱咐主事人去安排各种祭品并收骨的金斗来。待一切先头工作准备好,就开始捡骨仪式。
先人的圹上是一层薄薄的三合土贝灰,捡骨师指挥山工去掉山土找出圹位整体,是一个接近两米的长条状,可辨其原为棺葬。去掉表层圹灰,大概挖下三十公分,却未见棺木,所见全是淤泥固化后被白蚁掏空修筑的巢穴,捡骨师讲,这些是白蚁土,木应是被白蚁蛀完了,搞不好,骨骸也可能没了,不过还得再挖深看看。
再多十公分,开始发现沙层,捡骨师傅亲自下去慢慢翻找,不久,一锄头下去就看到了白骨,师傅确定并讲骨骸完好,另安排山工细心清理表层沙土。随后,表层被清理出来,因其夹杂有骨碎,所以都要用米筛来筛选,择捡出来后,置于草纸上。圹中,师傅开始心细的从下往上慢慢捡骨,按部位排好置于草纸上。待圹中大部分骨骸捡出,为表诚意,还得将沙子全部过筛再选。
在圹土中除了清理捡出先人遗骨,还有十几粒铜钮,并八支锈蚀严重的铁钉,至于棺木就真是化得干干净净了。铜钮满满铜绿,几乎锈蚀没了,按推是先人的衣物遗存。从先人的遗骨化剩程度,以及铜钮的样貌推测,这应是清代下葬的。
完成捡骨一节,要用早前备办好的饭菜、碗钵、匙箸、酒饼糖、公纸、衣包、香烛等,对先人遗骸进行祭拜。捡骨师称,这是让先人吃饱,换上新衣服,带好财宝,高高兴兴另换新居。三巡香后,祭拜仪式告之完成,最后化去纸仪。接着,开始把先人的遗骨按以坐的方式,即从脚到头的顺序收入金斗,最后盖上红纸并盖子,置于一旁,待择日另葬。
炎热的处暑下午,来做一个人文记录,见识民俗仪式的事死如事生,感受对乡间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温情。有种沧海桑田,让人无限感叹。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署名并保留水印。
请尊重劳动成果!谢绝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抄袭。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图文不得直接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行为,违者必究。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